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深度好文)

在小区花园里抽完一根烟,掐着时间再转个两圈,孩子的作业应该做得差不多了。每天这个时间我都会下楼溜达,走到一楼还能听到老婆训斥孩子的声音。

孩子的奶奶经常对我老婆说:你消消气,身体要紧。

然后我们都会默默地走开。

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深度好文)


壹,

老婆总是抱怨我,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你怎么不管,要累死我啊?BalaBala…… ,这个时候我知道我要做的就是一声不吭地听着,一旦开了口战火直接会烧到自己身上。

其实吧,我也不是不想管。

一开始,我也给儿子辅导过几次作业,结果老婆回来一看,勃然大怒,“你怎么辅导的,错了这么多,这里那里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去了学校,儿子铁定要挨训了。”

我默默地看了一遍,发现的确漏掉了一些问题,只好投降认输。老婆撂下一句,以后再也不用你检查了,只会帮倒忙!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陪孩子写过作业。

“丧偶式育儿”的意思是,现在的女性养育孩子几乎要独自承担所有的照顾责任,丈夫完全帮不上忙,跟丧偶似的。

其实作为爸爸,我们也很无奈,不是不想帮忙,是真的帮不上忙。时间久了,作为父亲的存在感会越来越低,除了挣钱养家,好像也没什么其他作用了。

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深度好文)

贰,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7岁了,错过了很多他的第一次。第一次荡秋千,第一次游泳,第一次下棋赢得比赛。

儿子的兴奋,害怕都是从老婆那里听来的,我时常觉得遗憾。

从内心来说,其实也想多陪陪孩子,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总是因为工作,事业,应酬不得不放弃很多亲子时间。

要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很难,于是我反而会花更多地时间去外面拼事业,来用这样的方式给予支持。

也因为我之前的教训,被我老婆打击后,我就直接弃权了。

其实,我认为这是爸爸与妈妈的标准不一样造成的。

妈妈们不放心,我们辅导完了自己还要再去检查一遍。有点什么事情告诉了我们,转身再告诉孩子一遍,诸如此类的让我们在水与火之间游走。

我们也很无奈,索性我们就想着清静点,省心点不是刚好,索性交给她们去做好嘞!

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深度好文)


叁,

这事儿吧,想来也是挺尴尬的,相信和我一样想陪孩子却因为各种原因放弃的爸爸们不在少数。

我也承认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平衡家庭与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爸爸来说,既要顾家陪孩子,又要拼事业打拼,爸爸的压力何尝不大呢?

其实就教育理念上来讲,很多爸爸是倾向于“放养孩子”的。

认为我们自己小的时候调皮捣蛋一样可以成材。即使在补习班那么盛行的今天,在小学阶段前不上甚至少上各种兴趣班仍然是很多爸爸的观点。

妈妈则不尽然,总是恨不得三头六臂配上所有的好资源。当儿子进入小学后,老师的要求,同学的比较,社会的大环境,让我也开始接受孩子游走于各个兴趣班的常态了。

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深度好文)


肆,

其实想想,身边也不乏在亲子陪伴中做得很好的爸爸。

我有一个好朋友刚哥,工作很忙,也很爱玩(游戏,户外活动,钓鱼),但是他的朋友圈到了每周二,四晚上和周末,大部分晒出来的都是陪着孩子运动,上课,下棋,学习的照片,是我们兄弟几个中间公认的晒娃狂魔。

我也见过他和儿子之间的互动,小家伙一脸崇拜地跟着爸爸,号称和爸爸是铁磁。

有一次朋友聚会,我不禁问他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调和与老婆的不同理念的。

他给我看了几张照片,春节期间他和老婆一起,把书房和客厅装饰一新。

为孩子辟出独立的阅读角,玩耍角,搭了一个工作台。书房里同时有父母和孩子的书桌。同时书柜里又换上了一批新书。

他和孩子的妈妈,定期都会沟通孩子的变化,平时妈妈发现孩子的问题都会及时与他交流,让爸爸也知晓的孩子的动态。

爸爸工作忙,妈妈主动去收集和请教育儿信息,回来与他分享。

两人一起商议好了改装计划,分配了各自的采购任务,在一个星期就把所有事项都搞定了,效果出奇的好。

他告诉我,这样他的参与感反而很强,同时并没有占用很多的时间。

他是这么说的:放下手机和应酬,把时间调头。如果你们和我一样,把时间花在工作和应酬的99%中间抽1/3,你们也可以和我一样享受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少80%的第一次。千万不要说什么“我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他们”,因为育儿不是花钱就能行的。生个孩子只要一颗精子,育儿却要花精力才行。

我就是“丧偶式育儿”的那个爸爸(深度好文)

伍,

我想也许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虽然错过了孩子的很多第一次,但是为了孩子接下来的更多的第一次。

为了让我的家庭不再是“丧偶式育儿”家庭,我开始着手起来。

首先改变了房间的格局,给儿子弄一个阅读角出来。里面放上他这个年龄段所需要阅读的书籍,墙上贴上“静”。每周至少两次(不少于1小时)陪着孩子一起看书。

与老婆分工,比如数学,围棋类全权归我辅导,语文,英文由老婆负责。同时排下各自工作和可能需要应酬的时间,各兴趣班排好接送时间表。

因为我周一到周五会较晚回家,老婆负责校内所有作业的辅导,而我包下周末提高班的陪同任务。

平时只要在家里,如无特殊情况,19:30-21:00

放下手机,直接关闭WIFI断网。相信我,不接一个电话不会怎么样。

周末两天选一天作为亲子日,陪伴孩子游戏,运动和学习。

每个周末的一个晚上与老婆交流孩子的情况,也听听她的感受和她需要的支持。

这个改变已经持续了3个月,我的收获非常大。孩子在成长,我自己也是。

与此同时,我与老婆的关系竟然也有了一个飞跃。我们再也没有吼过孩子,我们一起去听父母课堂,我们甚至与孩子成为了同学,一起参加社群学习。

忽然发现那些育儿有力的爸爸们说的没错,这其实并不难。

只要你愿意,就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参与者,而不再只是旁观者。

借用正念之父卡巴金的一段话为自己和天下所有的爸爸们一起共勉。

卡巴金说:“为人父母即修行。”他说:“孩子的需要既繁多又不断变化,这都是父母的大好机会,可以全然与他们同在,而非落入自动驾驶模式;可以有自觉地面对他们,而非机械化;可以去感觉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让他的活力、生命力和纯净,唤起我们的活力、生命力和纯净。

我觉得如果让孩子和家人成为我的老师,时时记着仔细去认识、去倾听生活中来得又快又猛的教训,为人父母正是加深正念的绝佳机会。”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现在的我已经荣升为2个孩子的爸爸了。我真的很享受现在的亲子关系。

我是旭爸,我在这里为爸爸育儿打Call,让爸爸不再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旁观者,而是亲历者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