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天地会是如何产生的?

秦右史


个人通过查询资料,整理如下

清朝最大的会党,在北为哥老会,在南为天地会。天地会亦称三合会,又称三点会,南方的清水、匕首、双刀等会,皆为其支派。天地会是清代著名的秘密结社组织之一,我们对天地会的了解多来源于影视作品,实际上自康熙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天地会一直广泛活跃于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对清朝时期的封建统治发起过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其来源据说是在福建莆田九连山中,有南少林寺,僧众都身怀武艺。康熙十三年,有西鲁国犯境,南少林僧众自愿请缨,为国杀敌。得胜回朝之日,在金殿之上面见康熙帝,帝欲赐封赏,众僧谓曰:方外之人,为救黎民而行凶事,虽意在慈悲,终究为戒律禁,若再贪功利,必为佛祖不容。遂坚辞不受。帝虽收回成命,但龙心不悦,认为此一班僧众武艺高强,又不能为功利诱之,因此暗自忌惮。又有奸臣深谙上意,进谗言蛊惑。于是清主派兵剿灭,于寺四面密布火种,是夜举火,想把他们尽行烧死。有一位高僧,后世叫做达尊,使其使者朱开、朱光,把十八个和尚引导出来,且战且走,战死十三人,剩下五个,即所谓前五祖。后又得五勇士和后五祖相辅,矢志反清复明。

他们自称为洪家,因明太祖开国年号洪武,又洪与红同音,红与朱同色,寓意明朝国姓之意。后来三合会党的举事,连续不绝,其中最著名者,为清乾隆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之变;清道光十二年两广、湖南的瑶乱。后鸦片战争起,三合会党尚有与海峡两岸殖民政府接洽,图谋颠覆清朝统治。其反清复明之志,可谓始终不渝。天地会成立之初,即在闽粤、闽浙的边界地区迅速传播,并图谋举事。1783年,福建平和人严烟将天地会传入台湾。1787年1月(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台湾即爆发了天地会发动的有数十万群众参与的大起义。起义军杀死了台湾知府孙景燧等贪官污吏。清王朝花了一年多时间,先后调遣7省10余万兵力,动用军费1000万两,才将其镇压下去。清王朝于此总算认识到天地会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靖台湾”之举被乾隆皇帝自诩为十全武功之一。《大清律例》中更具体规定了惩办天地会的律例。但天地会还是从福建、台湾一带传至浙赣、两广、两湖、云贵等广大地区,甚至传布到南洋。其结拜仪式和隐语暗号等渐趋严密复杂,反抗官府(反清)的意识也渐趋强烈。如原在四川的啯噜会也在天地会的影响和渗透下,逐步发展为晚清时期在长江流域具有很大势力的哥老会。其后进一步发展为以“青红帮”并称于世的“红帮”。


人生一杯老酒


  •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有两个:

一,天地会 二,哥老会

  • 一个共同点,都是封建帮会。

一句话慨恬:

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九流本一家。

红即洪门,绿为青帮(包括哥老会),白莲藕就是白莲教。

換言之,晩清名目众多的帮会组织,都缘自嘉庆年间的白莲教活动。而洪门和青红帮 〈哥老会)都是根上的枝蔓。

第一个问题一一天地会的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天地会就是洪门。

我们按照惯例,仍然称天地会为洪门。

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朱元璋年号为“洪武”,故用洪字起名。这个说法太牵强,因为当白莲教处于萌芽状态时,朱明王朝立即取缔。当时也不可能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应该理解为泛泛而谈的“汉留”观念,就是汉族兄弟团结的意思。

直到郑成功成了洪门主力,才有所谓“明大复心一”的反话。这时的组织发展是横向的,没有师徒之说,看了金庸小说中的“丐帮”,他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是广泛的关系。

(江西抚州的白莲教遗址)

二,洪门即汉门。这是汉留思想的解释,这种解释只是存在而已。

三,“洪”是一个人名,洪门的基础来自于被清军打散的明朝散兵游勇。

洪是一个什么人的姓呢?应该是楊州督帅史可法的幕僚洪英。据载,洪英字启盛,山西省平阳府太平县人,崇祯四年进士,他成为史可法幕僚时,正值他一手扶持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拥兵三十万。其实多铎只有二万铁骑。

由于南明军队的拥兵自重,史可法战败殉国。幕僚洪英带领残余逃出杨州,这些人就是“汉留”的第一批“原始股。”

顺治二年(1645)五月十三日,洪英及“原始股”在芜湖的三汊河囗,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儿子洪旭与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色开突出重围,来到浙江杭州,投奔明潞王。

不久明潞王降清,洪旭等人只有去台湾投奔郑成功。其它部下散落在南方各地,逐渐形成一些组织如:三合会、红花会、大刀会、小刀会等等。

这些组织以后逐渐演变成“青红帮、哥老会(袍哥)。

投奔到台湾的郑成功的一派逐渐成为“汉留”的核心。为了联络、团结大陆的“汉留”力量,洪旭在郑成功支持下,完善洪门组织,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在台湾创立“金台山”、“明远堂”、“汉罄香”、“挽澜水”、与在台大臣将领结为异姓兄弟,同时与部卒一起,正式打出“反清复明”口号。

他们制定了洪门中各种规矩。应该说这是中国第一个复杂又充满意识的管理文档。

那个时候,无论任何地方,只要沾上洪门关系,清政府马上灭你的门是必须的,我们看金庸小说巜鹿鼎记》即可知一斑。中间的韦小宝即是一个十分义气的复杂人物。

洪门这个松散的组织是因为到了台湾后的“治理整顿”,天地会成为洪门的主要力量,所以谈洪门,也是谈天地会。

天地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再略谈一下正文下的副标题:哥老会一一

哥老会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在四川和重庆就称为“袍哥”,什么叫袍哥,巜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示兄弟情谊。

四川的袍哥分为“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四川民间称“清水袍哥”为“仁义”袍哥,称“浑水”袍哥是土匪、棒老二。

“清水”和“浑水”当然有门坎区别,两种袍哥也经常为民间纠纷闹矛盾,但是,他们往往对外提劲:“关了巫山峡,袍哥是一家。”

两种身份的袍哥,经常互相转化,假如道貌岸然的清水袍哥这一阵子没得烟饭钱了,可能晚上用锅烟子抹个花脸就倒拐抢人去了,一旦有了两个钱,立马把脸洗干净,戴上纸糊的瓜皮帽,整一件半长布衫穿起,龙抬头䄂子挽起露白,来个鸡足神戴眼镜,崩正神了。

(四川和重庆的袍哥)

在清代,袍哥是非法的民间组织,不管你清水浑水,一律称为土匪。于是真正的土匪也标榜自己是袍哥,所以清未民初天下大乱,都是袍哥惹的祸。

说明一点,并非四川和重庆都众口一辞称为“袍哥”,有区别滳。

川北叫刀客,可能是接近秦地的原因。

川东叫啯匪(可能与流落于大巴山的白莲教残余有关,民间称为“啯噜子”)

川南和成都省称为“棒客”。

自从革命军兴,四川熊克武成为蜀汉军政府都督,并成为四川的袍哥总舵大爷,在推翻满清政府的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于是四川、重庆的各种堂口林立,三教九流登堂入室,部队、机关、民间,都有人参加公口,成为袍哥。

(堂口成立也要证照齐全)

写在后面:

天地会和袍哥、青红帮都是依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畸形社会的产物,给老实奉公的民间百姓带来灾难。伟人大手一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限于篇幅和水平,就到此为止。


良人执戟2


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台湾林爽文起义,清军水陆两路提督进台平叛乱,这场起义持续了好几年,一开始由于清廷的轻视,出师不利,后来乾隆不得不调陕甘总督福康安以“钦差协办大学士”的身份,统领湖广、四川、广西、贵州等省6万余军队登台作战,耗费千万两白银方才彻底平定。

清廷在这场民乱中,第一次听到了“天地会”这个秘密组织。

事实上,在民乱发生的第二个月,也就是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起义军副元帅杨振国便被俘获,从他的口中,天地会浮出水面。

“听得严烟说及天地会根源,是广东有个姓洪的和尚,叫洪二房,同一个姓朱德一起。洪二房和尚居住后溪凤花亭,不知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住在哪里?”

随着杨振国的交代,清廷拉来了全国范围内持续数年的追捕天地会行动。

乾隆严谕两广总督查办。在嘉应州海阳县,还真查到有洪和尚和姓朱德两个人,只不过,经过审讯,发现这两人并非天地会众,也没有不法行迹,而那个传说中的“凤花亭”也毫无下落。而这俩倒霉蛋,最终也被发配伊犁为奴。

1787年正月,两广总督孙士毅奏报,在饶平县拿获了许阿协、赖阿思、林阿俊等天地会会犯。许阿协供认自己是被赖阿边勾引入会,赖告诉他头人姓名为“洪李桃”,还传了他两首诗,其中有两句“木立斗世知天下,顺天行道合和同”。

据许阿协说,“木立斗世”是隐语,木字指顺治十八年,立字指康熙六十一年,斗字指雍正十三年,世字指的是天地会成立的乾隆三十二年。

到了二月,孙士毅再次奏报,拿获了一名新会犯林功裕,供出赖阿德、洪李桃,朱红德等七人,这些人都是福建天地会会众。

于是,清廷的办案方向转向了福建。乾隆甚至大胆猜测,杨振国所供的后溪凤花亭洪二和尚和朱姓之人,会不会便是洪李桃和朱洪德?

后来,杨振国供出来的第一个到台湾发展天地会的严烟被捕,押到北京后在刑部吐露了更多天地会秘密。他自己是在乾隆四十七年被陈彪劝入会内,天地会的根由、暗号都是陈彪所告知。他听陈彪说,此会年代久远,朱姓叫朱鼎元,李姓实不知名字。陈彪曾教他两句口语:“三姓结万李桃红,九龙生天李朱洪。”据他说,朱姓李姓在四川,万和尚在广东。

作为要犯,严烟的供词很受重视,他为追查案件提供了两条线索。,乾隆一方面让闽越追查陈彪、陈丕和张破脸狗等他供认的要犯,一面令四川总督在省内严密查办。

案情进展很快,张破脸狗很快被抓捕,供认来自广东的赵明德、陈丕、陈栋在他家赌博,被赵劝入天地会。之后,陈丕被关东驯服图萨布所抓,查明此人籍贯是护肩漳浦县,三十三年与张破脸狗同入天地会,拜提喜和尚为师。

据陈丕说,师傅提喜在漳浦高溪乡观音亭,他还供出陈彪住在平和县,赵明德也在漳浦云霄城北门内仓边巷。

提喜——陈彪——严烟——林爽文,这样一条传会线索便完整了。提喜城了天地会最重要的会犯。乾隆下旨让福康安舞弊抓获僧人提喜。福康安很快就抓到了陈彪和僧人行义。在漳浦被抓的行义供认,他的师傅提喜是他的亲生父亲,提喜“因乳名洪,排行第二,故多称洪二和尚,已于四十四年身故。”提喜活着的时候,教他三指诀。不过,行义说,那只是用来诓骗银钱。陈彪则坚称,并不晓得天地会是洪二和尚传自何人。

最终,清廷找到了提喜的墓地,开棺验了尸骨,这桩持续数年的案子才算了结。

在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以前,闽浙总督伍拉纳与福建驯服徐嗣曾多次提审行义和陈彪,最终,天地会这个秘密组织才得以显露大致轮廓。

查明天地会起源于提喜,他的俗家姓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号洪二和尚。在给乾隆的奏折中,伍拉纳说这个洪二和尚边是天地会众口中的万和尚,天地会所谓的“结万”,便是指结交万河而上,因为在漳浦土话中,“万”和“洪”是同音。

至于天地会的创会元老们,朱、李、桃中只出现过李少敏一人,其中朱鼎元、桃元及马九龙和尚,提喜传法时只说他们是远省会法术的人。

出生于福建漳浦的僧人提喜,最初在本村(高塘)寅钱寺出家,后来才到高溪观音亭为僧。乾隆二十六年,他以结拜兄弟的方式,在高溪观音亭创立秘密组织,并以“人生以天地为本”之义,取名天地会。

他创造了三指诀,大指指天、小指指地,直伸中指按于心口,接烟递茶都用三指这个暗号,会内之任一见便知是自己人,又用五点二十一隐指洪字。

这大致就是清廷档案中记载的“天地会”之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