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深企一季度盈亏图鉴:大消费板块阵痛,政策补贴托底

截至北京时间4月28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300万例,累计死亡超20万人。疫情之下,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总体下行,上市深企经历了哪些挑战?

据南都记者统计,目前,已有近200家上市深企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绝大多数深企都将“疫情影响”列入其中。通过对一季度“首亏”标的进行分析发现,疫情对交运、旅游、房地产等大消费板块的生存现状造成冲击。

目前来看,工业生产明显恢复,消费也在3月份出现复苏迹象,随着各行业复工复产步入正轨,内需方面,微观层面二季度数据有望回暖。但与此同时,海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这难免对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大的深企造成负面影响。

上市深企一季度“首亏”图鉴大消费板块阵痛,政策补贴托底

一季度上市深企经营状况并不乐观。仅从亏损企业数量看,2019年一季度,329家上市深企中,亏损仅60家;但在2020年一季度,仅在公布数据的198家公司中,亏损就有138家。其中“首亏”49家,“续亏”30家,从该数据来看,亏损比例远高于去年同期。

“首亏”,即在业绩预告中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因此今年一季度首亏的企业更能够反映疫情的“突发”影响。统计数据显示,上市深企一季度首亏企业49家,在一季度公布业绩企业数量中占比26%。且首亏深企名单中,亏损额超过亿的有8家公司。

上市深企一季度盈亏图鉴:大消费板块阵痛,政策补贴托底

当中,亏损金额最大的是中集集团,预计一季度亏损6亿元-8亿元。

就中集的核心业务集装箱而言,其主要针对港口外贸为主,受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全年净利润仅15亿元,同比下降54%。今年一季度,全球疫情发酵,世界贸易按下暂停键,对中集业务的影响在加大。公司也表示,集团各业务板块均受到疫情不同程度影响,销售未达预期,导致营业收入下滑,业绩出现亏损。

其次,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广深铁路、深高速、深圳机场一季度业绩亏损较大。其中,广深铁路亏损额靠前,亏损4.5-5.5亿元;深高速、深圳机场均亏损过亿元。这显示出疫情对铁路、公路、航空等贸易运输业的冲击加大。

而与交运相关的旅游业也不好过,旅游巨头腾邦国际继去年债务爆雷后,今年一季度录得巨亏,且正在被债权人中信银行申请破产清算;旅游业上游企业,主营文旅照明工程的名家汇则受行业政策及疫情双重影响,一季度亏损严重。

以上个案,基本勾勒出疫情影响最为深远的几大行业:交运、旅游、家电、房地产,这不约而同地指向大消费板块。

不过,整体来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正逐渐消退。宏观数据显示,消费方面,3月社零下降15.8%,较1-2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必选消费保持稳健,粮油食品、饮料、中西药品类等保持正增长,3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9.2%、6.3%与8%。在刚需层面消费的延续,也表现出民众购买潜力。

与此同时,政策端也在发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已有山东、浙江、贵州、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四川、北京、江西、宁夏、辽宁、广西、重庆、广东等省市共计52个城市和地区宣布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总金额从10万元到20多亿元不等。通过补贴促进内需,有望缓解疫情对大消费行业的负面效应。

海外疫情加剧冲击外贸企业这些公司亏损加大

与大消费板块一样,疫情对外贸行业的冲击也很大。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使得外贸企业亏损加大,其表现除了港口交运、航空业的萎靡外,以往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大的深企,其一季报业绩也受到了负面影响。

南都记者统计,按2019年年报数据,上市深企中共有29家的海外营收占比超过50%。从行业上看,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以13家的数量位列第一,其次是计算机行业。其中,莱宝高科、贝仕达克、华盛昌位列前三,海外营收占比分别高达94%、93%、92%。

上市深企一季度盈亏图鉴:大消费板块阵痛,政策补贴托底

截至目前,29家“吃海外饭”占比高的公司里多数已发布一季报业绩预告,其中有20家预亏,9家为预增。

梳理了29家公司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后,发现亏损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一是海外疫情暴发造成外需缩减、海外客户取消订单等;二是被上下游企业的延迟复工所拖累;三则是去年业绩不佳,今年继续亏。

上市深企一季度盈亏图鉴:大消费板块阵痛,政策补贴托底

其中,海外收入占比63%的电器制造商深康佳A一季度首亏2.2-2.4亿元,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380%。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全年公司利润仅2.2亿元,即去年赚的钱仅今年3个月就亏没了。

深圳康佳集团以彩电制造出名,是中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企业。对于2020年一季度出现亏损的原因,深康佳A表示,由于春节长假后工厂开工率不足、用工成本增加、物流供应受阻及市场需求下滑等原因,营收同比大幅下滑。

而早在1月8日,2020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康佳集团总裁周彬就宣布为推动康佳品牌国际化,今年将重返美国市场。且据了解,康佳率先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负责整个北美业务。本想借全球市场扩张,弥补市场竞争上的不足,却没想到随着海外疫情加剧,原来的全球布局倒变成负担,导致巨额亏损。

此外,受海外市场变动亏损的较大的还有开立医疗、科瑞技术、太辰光、信维通信、四方精创等公司;数据显示,其2019年的海外营收占比分别高达50%至90%之间不等,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在75%至216%之间。

业绩逆势上扬!部分或是产业链上游需求预先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一季度业绩受挫的出口企业较多,但也不乏维持盈利甚至实现增长的企业;这些保持盈利甚至实现增长的出口企业中,多家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处于高位水平。

上市深企一季度盈亏图鉴:大消费板块阵痛,政策补贴托底

其中,海外占比95%的莱宝高科预计净利润增长771%;鹏鼎控股预计净利润增长70%,其海外营收占比为70%。而知名“白马股”立讯精密一季度业绩也没受到多大影响,预计净利润9.55亿元至9.86亿元,同比增长55%至60%。

不难发现,无论是触摸屏供应商莱宝高科、手机元器件产供应商立讯精密,还是手机电路板供应商鹏鼎控股,三家一季度增长强劲的公司都属于手机产业链上游行业。

此前市场上就曾预判2020年会是行业周期中起底回升的关键年份,这在产业链层面也有所表现。受益于2019年末订单的延续,不少近日陆续披露的财报都显示出,产业链一度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据IDC全球硬件组装研究团队研究经理高鸿翔分析,海外疫情爆发相对较晚,但也正因为在一季度还没明显看到海外市场会受到疫情影响,在3月期间,不少厂商还在积极为这两大市场备货。而且,那时候很多零部件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备货订单量似乎是要比手机组装需求量要高的。基本在3月中上旬之前,需求一直很强。

不少业内上市公司也在业绩预告中指出,虽然在3月已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但下游行业近期的消费欲减少会导致公司收入减少。且鉴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发展,仍未能确定今年余下的时间,会否继续对全球经济及终端使用者需求带来冲击和不利影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黄良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