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江杀婆惜看其阴暗心理

施耐庵善用对照法来写人物,达到刺心目的。

譬如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送金翠莲20两银子,是雷锋精神;而写宋江宋阎婆惜、宋玉莲20两银子,则是抄底投资,为了纳为小妾。

从宋江杀婆惜看其阴暗心理

鲜明对照,人心可见。

世界由男女组成,小说作者有自己的偏好,红楼主写女孩,以宝玉为主角,水浒主写男人,以宋江为主角,宝玉是可爱的,宋江则是可恶的。

这可不是我的发现,几百年前的金圣叹就认为水浒全书看似赞宋江,实则诋毁宋江,即“独恶宋江”论:“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单八人中“定考下下”,金圣叹把宋江当成时迁一样的鸡鸣狗盗之徒,被很多人忽略。

现在,我们从宋江杀婆惜看其阴暗心理。

动机于心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为了金翠莲,武松杀嫂为了哥哥,动机很明显,宋江杀美人,则是关切自身原因,难道因为红杏出墙吗?

可是文中写宋江听闻风言风语,就说阎婆惜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好和好散的啊,非常大度,似乎排除了这一动因。

不过,我们参照宋江如何其他女性,这事情又不那么简单。

在水浒好汉中,最有女人缘的是宋江,阎婆惜、宋玉莲、扈三娘、李师师、九天玄女,还有绯闻中的刘太公女儿。

宋江久闻扈三娘芳名,捉上山当晚,书中写“坐而待旦”,宋江为何当晚失眠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攻打祝家庄大事。

后来,扈三娘成了宋江义妹,被嫁给丑陋好色的矮脚虎王英。没有了爱,就毁掉她,这是非常令人恐怖的!

王英、周通之桃花劫,作者细致描绘,也就一两次而已,而写宋江之女人缘,却是贯彻全书,例如去拜访李师师办公事,还忘不了去隔壁赵元奴家看一看,一点空闲都受不了啊。

没有遇到赵元奴是好事,如果遇见呢,整点诗词洛神赋,可不又牵扯出一桩风流案?

这是宋江盗贼本能,拈花惹草成性,看莺莺也不放过小红,“不空手而归”,是盗贼惯例。

六祖慧能《坛经》有云:“既非幡,亦非风,心动也”。

缘起缘灭

宋江没有那样高的道德修养,不过是生活中聪明人,那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宋江的“罗曼史案”:“怒杀”还是“诱杀”。

西门庆能一举成名,得力于王婆这个策划专家。

宋江与阎婆惜同居,牵线搭桥的也是王婆,这俩王婆是否同一人,作者没有说,也许是媒婆的代称,也有可能是同一人,因为宋江所在的郓城县与西门庆所在的阳谷县是邻居城市。

且听王婆介绍道:“这阎婆无钱津送,停尸在家,没做道理处。央及老身做媒。我道这般时节,那里有这等恰好。又没借贷处。望押司可怜见他则个,作成一具棺材。”

宋江很大方地送了二十两银子,这只是开始,第二日,果见王婆来提媒,宋江半推半就,顺水推舟,同居了阎婆惜。

阎婆惜年方一十八岁,并非没有见过世面的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而是东京过来的漂泊歌手,只是没有机会在大赛中拿得名次。也许参赛机会都没有,人家白秀英好歹也是东京歌手,更不敢攀比花魁李师师与亚姐赵元奴了!

从宋江杀婆惜看其阴暗心理

阎婆惜虽然没有李师师的才华,欣赏水平却是有的,从大都市东京流落到小城镇郓城,自然生活上不适应。

所以,宋江与阎婆惜之间新婚之后,就因为没有共同语言而开始疏远。

施耐庵大爷文中说宋江不好女色,打死我也不信,他又不是晁盖、卢俊义、武松、林冲等英雄光明磊落、顶天立地。

宋江是何等聪明,于是心生一计:金蝉脱壳,就请后司贴书张文远到家里饮酒,并且中途退场,给他们俩共同语言的机会。

他们俩果然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于是绯闻就来了,宋江被戴绿帽子,却难得糊涂,其实,这是给他写休书提供了理由:休怪我宋江无情,是你背叛我在先!

无巧不成书,宋江遇到梁山下来刘唐,受贿了一根金条,这根金条,也成了宋江杀阎婆惜的一个理由:谁让你贪财呢?

阎婆惜无情吗,只是宋江不如张文远,如同武大郎一样“不懂风流”;阎婆惜贪财吗,她看到金子就想给张文远买点补品而已。

因此,阎婆惜罪不该死,只是红杏出墙,需要道德法庭来审判而已,而宋江一刀杀了阎婆惜,却是残害了一条生命。

千里姻缘一线牵,拉高出货也断然。

这也是宋江一贯的投资思路:吸货,洗盘,拉升中出货。

断崖式出货,正是那晚血案写照。

案中人张文远,得以善终,也是令人意外,难道宋江不恨他吗?

你看卢俊义杀妻贾氏之后,又杀了李固。宋江大王后来为何不派个人结果了张文远呢?

其实,如果不是有张文远抬轿,宋江之诱杀计谋如何能得逞呢?

所以,张文远不过是宋江的一枚棋子而已!

从宋江杀婆惜看其阴暗心理

张文远与阎婆惜

不破不立

我们再看案发现场,冷战之后,分头睡了。宋江把头上巾帻除下,放在桌子上,脱下盖衣裳,搭在衣架上。腰里解下銮带,上有一把压衣刀和招文袋,却挂在床边栏干子上。

放在明显地方,显然是让阎婆惜一眼就可以看到。

女人,对男人的钱包,向来是非常关注的,呵呵。

捱到五更,宋江起来,口里骂道:“你这贼贱人好生无礼!”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骂,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

疑点就出来了,你就走吧,该上班了,何必吵醒"尤二姐"(宋江叫阎婆惜为姐姐),可见宋江意思提醒她看我留下的东西,而那东西,没有藏起来,偏偏放置在显眼的床头。

五更天,已经亮了。

果然,婆惜见了,笑道:“黑三那厮乞嚯不尽,忘了鸾带在这里。老娘且捉了,把来

与张三系。”

阎婆惜也是痴情文艺女青年,作者也感叹男女之情毒:

看官听说,原来这色最是怕人。若是他有心恋你时,身上便有刀剑水火,也拦

他不住,他也不怕;若是他无心恋你时,你便身坐在金银堆里,他也不睬你。常言

道:“佳人有意村夫俏,红粉无心浪子村。”

发现金子倒不打紧,识字的阎婆惜居然看到了宋江的“通贼”证据即招文袋,这不是天大的把柄吗?

幼稚的阎婆惜就像懵懂的散户追涨停板,却不知下面就是断崖式跌停。

宋江走了之后,再回来,就和阎婆惜打开了口水仗,阎婆惜也不是省油的灯,道:“可知老娘不是贼哩。闲常也只嗔老娘和张三有事。他有些不如你处,他不该一刀的罪犯,不强似你和打劫贼通同。”

阎婆惜提出三件事,其中是大量现金,那时候没有提款机,宋江怕她报案,于是杀人灭口。

这段故事,水浒标题是“宋江怒杀阎婆惜”,其实,是“诱杀”!流浪歌手涉世不深,被贪官污吏榨取了剩余价值之后,无情抛弃,还浪得一个“及时雨”的好汉大名!

“宋江取过招文袋,抽出那封书来,便就残灯下烧了,系上鸾带,走下楼来”。

这一句看似闲笔,却大有考究,为何宋江此前不烧掉信函呢?

是哦,信函已经在阎婆惜身上用过了,没有用了,而鸾带还是自己的,不能张文远系。

阎婆子道:“苦也!却是怎地好?”宋江道:“我是烈汉!一世也不走,随你要怎地。”

至于善后工作,宋江满口答应,但是当趟牛儿过来搅局之后,“宋江得脱,往闹里一直走了"。

这个”走“,是跑路!

还有王公的棺木钱,宋江也在当晚许诺,后文也不见说。

要之:小说人物宋江取材自历史宋江,但已面目全非,单就小说而言,宋江与鲁智深、武松等英雄从心而论算不得好汉,更与岳飞有天壤之别,但能大把撒银子救人为难也是有良心的投资客,金圣叹诋毁其人,斯亦太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