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局有入局,2020持牌消金“香”否?

来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新浪、百度、平安、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持牌消费金融队伍,神州优车竟拟转让河北幸福消费金融39.25%股权,出让价仅2.5亿?


据瞭望消金所知,幸福消金于2017年6月由张家口银行联合神州优车、蓝鲸控股于共同发起,2019年神州优车还斥资1.51亿元增持。


财报显示,幸福消费金融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约171%;净利润为0.49亿元,而2018年净亏损为0.13亿元。


面对亏损2年刚刚实现盈利的幸福消金,神州优车为何急于出让幸福消金所有股权?是幸福消金的不“幸”?还是消费金融行业不够“香”?


持牌消金再亮战绩,几家欢喜几家愁


4月初,瞭望消金曾盘点已披露年度业绩的10家持牌消金。当时,招联消费金融“独占鳌头”,是唯一净利润超过10亿元,同时也是业内第二位营收破百亿的玩家。(回顾:持牌消费金融企业的年度战绩:冰火两重天)


截至目前,幸福消金、海尔消金、苏宁消金也陆续揭露了2019年战绩。


有出局有入局,2020持牌消金“香”否?


纵观13家已披露战绩的持牌消金机构,苏宁消金的营收与净利润是大不如前。营收虽有4.4亿元,同比却减少了40.71%,净利润仅1011.2万元,同比骤降77.7%。


对于苏宁消金来说,2020年将是艰难的一年。不仅面临着如何扭转连续两年净利润严重下滑的问题,还包括主发起人之一的南京银行有退出苏宁消金的计划。


瞭望消金从多处获悉,南京银行有意向发起南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并已开始准备。有业内人士表示,“会采取企业参股、南京银行控股的模式。”


另外,2018年下半年,苏宁消金总经理陈鸣也已离职,回归南京银行,此前他曾担任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总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苏宁消金于2014年12月获批筹建,2015年5月正式成立,由苏宁易购、南京银行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申请设立。


2016年11月,苏宁消金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6亿元。2019年5月,云南红塔银行投资参股苏宁消费金融,持股数量为2.4亿股,持股比例为15%,与南京银行持股的比例相同。


根据银保监会规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5年内不能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如今,苏宁消金获批已有5年,南京银行有望“解套”。


如果说,苏宁消金被“嫌弃”,是因为南京银行对苏宁消金的经营情况大失所望,加之南京银行亦有自行申请持牌消金牌照之意。那么,幸福消金才是真的不“幸”。


幸福消金“意难平”


据财报显示,2019年,幸福消费金融营业收入3.8亿元,较2018年1.4亿元增长约171%,增长率是仅次于已公布战绩13家持牌消金的“黑马”长银五八消金之后,第二高增长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幸福消金在2019年结束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2017净亏损3630.43万元,2018年净亏损1327.54万元),首度盈利约为4958.86万元,同比增长473.54%。


此外,2019年2月,幸福消金正式批准将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了6.37亿元。并于2019年7月,核准迎来两位新高管,分别是幸福消金董事长苏娜,幸福消金副总裁李博。


然而,在一片岁月静好中,幸福消金却惨遭第二大股东神州优车“抛弃”。


瞭望消金了解到,在幸福消金业绩出炉当天,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拟向福建优车投资或其子公司转让其所持参股公司幸福消费金融39.25%股权,预估转让对价总额为2.5亿元。


企查查显示,幸福消金由张家口银行联合神州优车、蓝鲸控股于共同发起,2019年神州优车还增资1.51亿元扩股。是什么原因,竟让神州优车急于兜售前途无量的幸福消金股权?


有出局有入局,2020持牌消金“香”否?

(图源:企查查APP)


据瞭望消金所知,神州优车与瑞幸咖啡同为神州系陆正耀控制的新三板公司,主要向消费者提供以B2C模式为主的网约车服务。


半年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神州优车营收为19.2亿元,同比减少48.98%,净亏损6.52亿元,同比减少550.28%。


受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影响,神州优车股价暴跌,曾多次临时停牌,当前仅剩19.71元每股。


有出局有入局,2020持牌消金“香”否?

(图源:同花顺APP)


有业内人士表示,神州优车之所以放弃幸福消金的股权,很可能是面临债务压力,急于“回血”的无奈之举。


与苏宁消金、幸福消金不同,海尔消金的“困境”更多来源于自身。


2020持牌消金还“香”否?


财报显示,海尔消金2019年实现营收13.89亿元,同比增长32.53%,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2.02%。


在瞭望消金看来,海尔消金与苏宁消金同为拥有产业背景的持牌消费金融。虽然与相比苏宁消金,海尔消金2019年的营收与净利润有绝对优势。


但与自身相比,自2018年业绩大爆发后(2018年其营收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50%),当前各项指标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消金成立于2014年12月,股东包括海尔集团(30%)、海尔集团财务公司(19%)、北京红星美凯龙国际建材广场有限公司(25%)、浙江逸荣投资有限公司(16%)和北京天同赛伯科技有限公司(10%)。


有出局有入局,2020持牌消金“香”否?

(图源:企查查APP)

从股东背景来看,海尔集团、红星美凯龙等均属于传统零售巨头,拥有庞大线下客群,能为海尔消金提供合作场景,不断拓展业务规模。但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上,属于“弱势”群体。


随着互联网巨头不断涌入持牌消金队伍,加上此次疫情带来的消金业务整体线上迁徙的挑战。


在数字化的市场竞争中,产业系持牌消金严重依赖内部产业生态抗风险能力较弱,或因金融科技实力不足、缺乏爆款产品等核心竞争力趋于下风。


2020年至今,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也已在近期正式开业运营。


瞭望消金认为,2020年消金行业互联网消费场景将会更加凸显,持牌消金机构在提升自身线上业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加大金融科技研发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