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鹽的種類

鹽在中國的源起。“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滷”。《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滷,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滷,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的時期開始煮鹽。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製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鹽田

一、鹽的種類:鹽的來源,分為兩大類:海鹽和陸鹽。海鹽味道清爽,並帶有清冽的海水、礦物質味道;陸鹽又分為岩鹽、湖鹽和井鹽。

1、海鹽:

海鹽的原料就是海水,海水水份被蒸發後,剩下來的就是海鹽。海鹽是通過露天鹽田日曬的緩慢蒸發方式,使結晶作用發生在鹽水錶面,結出脆弱的角錐形中空薄片最後,成形的鹽片下沉,凝聚成較大粗粒,就成為了我們最常見的大粒海鹽。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海鹽鹽田

海鹽比一般的精製鹽口感更柔和,入口帶著礦物質和海水鹹鮮味的感覺,回味中還有一絲甘甜。因此海鹽一般不會在烹飪時直接添加,而是醃製或者烤制較厚或者較難入味的食材時使用——在烤制食物時撒上一層海鹽,烤熟以後再把其去掉。海鹽也適合在菜餚裝盤後撒上一點來調味,可以激發食物本身的香氣;做海鮮的時候撒一點,也更能激發鹹鮮甘甜的海洋之味。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海鹽

2、岩鹽:

指在地下或山洞內開採的食鹽,礦物組成與海鹽不同。岩鹽形成的年份往往有幾百萬年之久,又深藏於地底,使其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質。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喜馬拉雅山岩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採自巴基斯坦的凱沃拉(Khewra)鹽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純淨、最天然的礦物鹽之一。顏色從純白到粉紅色,乃至深紅色、黑色的都有。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岩鹽

岩鹽的鹹味比海鹽低,但礦物味和土壤味會更重,其能夠長時間保持在某個溫度,除了常見的研磨鹽外,還可以用來撒在冰激凌上,或者用來烹飪魚肉蔬菜。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岩鹽

3、湖鹽:

湖鹽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食用鹽類,湖鹽指鹽湖中採掘的鹽或以鹽湖滷水為原料製成的鹽。一般通過採鹽機或者採鹽船直接從鹽湖中採掘原鹽,並通過運輸、洗滌脫水、堆垛等步驟完成生產,其鹹度相對柔和。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湖鹽

4、井鹽:

井鹽是一種在類似於岩鹽的地下鹽礦裡,通過汲滷取鹽技術而生產出來的。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鹽井

所謂的滷,就是被封存在地下的水,但這水並不是一般淡水,今天的四川盆地在遠古時期,曾經是一個巨大的內陸鹹水湖,後來氣候變得比以前炎熱乾燥,使得湖水越來越少,積存在盆地的低窪地帶,還被封存在了地下,而這些被封存起來的湖水,就是我們所說的滷水。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井鹽

生產井鹽,首先用水桶直接從鹽井中將鹽水提取出井,傾倒在濾鹽土中,利用陽光暴曬,蒸發水份,提高鹽土含鹽量。

再用鹽水對盛入竹簍中的鹽土進行浸泡,澆灌,滴漏,收集更高濃度的鹽水。

然後將淋濾出來的鹽水添滿一鍋,用木柴煅燒,先用大火,使其鍋開水沸,再改成小火,慢慢蒸發,再添加鹽水,又改大火。

“鹽”知識系列之鹽的分類(一)

井鹽

如此反覆,待鍋中起泡,加進玉米麵約一兩,鍋中水份蒸發,成泥沙狀,繼而鹽份析出,如堆雪、白糖沉澱在鍋中,最後用粗瓷碗撈盛放入桶中儲存。

與海鹽相比,井鹽的味道更柔和,入口後是鮮味先至,鹹味來得很慢,十幾秒後,口中隱隱還有一點回甘。而醃製正宗的四川泡菜,必不可少的就是自貢井鹽,醃出來的泡菜脆度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