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诗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当朝名士称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曹操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出于作者个人写作色彩,以及文学上的需要,再加上政治和民间对于"正统"的推崇,表现出了明显的贬曹的笔法,其实只要读过了《三国志》的人,都会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三国志》对其评价,为魏蜀吴三位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唯才是用,攮揽了当世天下大多数的智辩之才,雄武之将,麾下真可谓人才济济;创立屯田制,士兵既是兵,又是农,减轻所辖区域百姓赋税,极大地解决了战时粮食问题;军事才能突出,在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更比如官渡、柳城、渭南之战,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带兵打仗的经验,留给后世;文学造诣深厚,著有《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名篇,为建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影视中的曹操

毛泽东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打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造成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的东西就是要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