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那些事儿—初心与利益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我个人是不喜欢看讲解历史类的书,因为觉得有些枯燥,但是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让我头一次觉得原来这一类书也可以这么生动有趣。

第五部主要讲嘉靖年间内阁官员之间的政治斗争,作者像在讲故事一般,循循善诱,故事的大反派—严嵩,曾经的他,也是一个心怀大志,为国为民的一个好人。奸臣刘瑾当权,严嵩便引病归隐,颇有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范。但是命运总爱捉弄人,严嵩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中明白——什么为国为民,都是虚的,溜须拍马,自己的利益才是王道!

严嵩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向万人唾弃的奸臣走去,害死了夏言,害死了曾铣,成为内阁首辅,民生疾苦,他漠不关心,触及到他的利益,他就像平头哥一样,睚眦必报。

与此同时,身为礼部尚书的徐阶,面对夏言的死,他不能为夏言的清白分辨一句,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这里有多黑暗,有多么的唯利是图,他一清二楚。可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忘记夏言的死,他选择了隐忍,先隐而后发,此仇不报,非君子!

当然,在斗倒严嵩这条路上,从不缺少不惧权贵的血性男儿 ,杨继盛就是这样的人,他并不想徐阶那样聪明,也没有严嵩那样的权势,他死劾严嵩,凭的就是他的一腔报国热血。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狠人,整个人被打的血肉模糊就用碎瓷片割掉腿上的碎肉,吓得狱卒都站不稳。我想,当年的关公刮骨疗毒,也不过如此吧。

所谓内阁那些事儿,在我看来,就是初心的坚持与流失,就算是奸臣严嵩,曾经也有他的初心,只可惜在官场的波云诡谲之中,他的初心早已被利益淹没。然而在今天,我们面对我们的初心,是否也能坚持下去,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

明朝:内阁那些事儿—初心与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