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實力成為像移動、聯通和電信那樣的通信運營商嗎?如果允許的話,華為會怎樣經營通信服務?

sbshow


首先,現在華為現在有實力成為運營商。

有實力卻不能這麼做,第一個就是國家政府不允許。移動通訊並不全是為了收益,如果華為作為盈利為目的,顯然是行不通的。

作為基建並且已經放到了重要位置,不單單為了盈利,更多的是服務大眾,當然利潤其實也很可觀。華為作為重要通信設備運營商,如果能成為運營商優勢顯而易見。自己的通信終端設備,首先降低建設成本。而在建設方面一樣可以像現在一樣招標,運營費用前兩年可以交給施工單位減少資金和人員壓力。華為現在手機銷量顯然有成為全球第一的廠商,如果用華為手機打電話更加便宜或者流量贈送,可想而知其優勢顯而易見!

華為要利用其自身通信設備和移動終端優勢迅速鋪路,移動市場已經很成熟。如果在寬帶上利用5G技術,光纖到戶,一跟光纖連帶一個天線(此天線可以發放無線網絡信號和增強移動手機信號),光纖進戶,這樣就解決了室內信號覆蓋弱,同時有解決了無線網絡覆蓋。此網絡覆蓋就是我們用的寬帶覆蓋,穩、快是其最大特點。當然這個想法也許很快就會被現在運營商實現,要是華為來做或許可以真正實現萬物互聯,現有華為產品手機電視和路由器以及未來冰箱空調等智能產品都可以發展。

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想法希望大家手下留情[呲牙]。還有好多想法暫時不寫了。下次補充。


M曉生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中國的基礎運營商是一個巨大的"銷金窟",不是賺錢的,而是花錢的,華為根本就沒有實力成為和中國三大運營商一樣的基礎運營商,全部的想要華為成為基礎運營商的都是想要拖垮華為,是好心辦了壞事。

通信業裡的基礎運營商,尤其是中國的基礎運營商,需要天量的投入才能成型。

中國工信部對於基礎運營商有著嚴格的要求,這也是中國通信業即使是全面開放了,也不會有外資和民資涉足基礎運營商業務的。別說什麼開放了讓民企和外企進來,資本都是逐利的,不是來發福利的。異想天開的各位,可以歇了。

中國工信部要求基礎運營商的無線信號覆蓋率、光纖覆蓋率達到98%的農村行政村的覆蓋,在中國這麼大的面積,完成這兩種覆蓋本身就需要投入鉅額的資金。

為了完成這種覆蓋,還需要建設一張全國覆蓋的光纖傳輸網絡,也需要海量的資金。

就以4G網絡為例,三大運營商是在原有機房、原有的光纖傳輸網絡的基礎上,各自投入了5000億的資金,三家總投入超過15000億,才建設到這個規模的。

而如果是從頭來建設的話,沒有萬億的資金都沒有希望。通信業是基礎行業,是需要巨大的投入的。

三大運營商可以形成如果的規模,也得益於開始的時候,部分資產是國有資產,沒有什麼成本支出,而現在來看,這塊很難行得通了。

不僅僅是網絡建設,工信部還要求基礎運營商必須有實體的營業廳,縣級和以上要求全覆蓋,而這個也是一個不小的開支。

就用戶維護這塊,對於是投訴電話,三大運營商也投入了巨量的資金。其實這裡可以坐下類比,你們試試什麼騰訊、阿里巴巴之類的互聯網巨頭,你打個投訴電話看看,看看有人工接聽沒?別說什麼三大運營商的投訴電話也沒有人工,那完全是胡說八道,全中國的全部行業裡,就三大運營商的人工客服電話是最好打的。

三大運營商在每個省份,都會有大型的電話尋呼中心,每個中心每年的員工工資都是以億來計算的,就這塊的支出,三大運營商每家都是幾十億到百億規模的工資支出,這是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具備的。

三大運營商的維護成本也是很高的,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三大運營商的合同,每年支出了多少?

對於華為來說,即使是可以湊集到足夠的資金去建設一張全國覆蓋的網絡,維護成本和建設成本也會壓垮華為的,華為將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投入研發了,也就沒有什麼發展了。

中國的運營商投入巨大,但是在提速降費之下,資金回收的速度大大的減慢。

提速降費是工信部的要求,擴大化的覆蓋也是工信部的要求,兩者疊加之下,中國的基礎運營商的壓力是巨大的,並且三大運營商還展開了殘酷甚至是血腥的互相競爭,使得運營商的收入和利潤都大大的降低,投入網絡的費用的回收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現在運營商的收入在下降,還要上交國資委利潤,運營商內部依靠挖潛力來應對,這也導致了運營商的工資收入持續10年左右都沒有增加,而且是在降低,使得很多運營商的基層優秀員工流失嚴重。

在這種局面下,沒有哪個民企或者是外企會願意來趟基礎運營商的渾水。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說什麼放開民企外企進來,通信業就好了,這明顯是睜著眼睛胡說,現在寬帶的民企多不多?有幾個用那些長城寬帶的?你們怎麼不用?他們怎麼不去農村?一說就說開放了就好了,民營寬帶裝看不到嗎?

華為進入基礎運營商,就是可以賺錢,也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運營商業務是華為的主業,其實就華為的利潤來源,主要就是運營商業務,運營商業務可比什麼賣手機賺錢多了。中國的三大運營商是華為最大的三個客戶,華為下場來和三大最大的客戶搶市場?那麼華為以後的設備怎麼賣?

總而言之,現在的通信運營商,需要巨大的投入,還不賺錢,進入基礎運營商領域除了拖垮華為之外不會有任何的結果,華為也不可能幹這麼糊塗的事兒,就不要做這種假設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按現有的實力怕是有難度,最主要的還是精力和資金的問題。

華為2018年的營收是7000億,目前的業務板塊包括了消費業務,運營商業務,企業服務等,看似這實力很強,每年幾千億營收幾百億利潤,這點營收和利潤能讓華為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來開發新技術,從而保證現有業務的可持續性發展,並且就部分領域實現領先。

但是如果要讓華為在現有情況下再做電信運營商那怕是不行了。現在每年幾百億的利潤都是投在研發銷售等各條線上,但進入運營商那這些錢就只能扔給通信領域的基建上了,從零起步建設那這錢真是花起來如流水。這還不光是通信設備的建設,還得包括各種相關人員的搭配,營業網點的建設,這將大大提高華為的運營成本。

當然這些成本可能還不是最核心問題,更嚴重的是有可能擠佔華為原有業務的各種資源,最終導致華為研發能力下降,進度下降,技術逐步被對手趕超,這才是最可怕的問題。

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原因是任正非的主航道戰略,是聚焦自己的核心業務,非相關的不做涉及,這不前階段華為剛賣了海底光纜業務。

只有專注於核心業務上,才可能做得出彩,從落後到趕上再到超越,一旦切入電信運營商這種重資產的燒錢行業將嚴重拖累華為,最終將導致華為走上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