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移動,電信,聯通的5G採用的哪個公司的設備?

飛行員駕駛


看看三大運營商過去的集採份額和最近的形勢,應該不難猜出來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可能採用哪家公司的5G設備。


過去中國移動4G集採的主要的玩家,就是華為、中興、愛立信、NOKIA(含原來的上海貝爾),而且中興一般份額可能還略高於華為,因為中興喜歡打價格戰,相對其他幾家會有明顯的優勢。此外,大唐、普天等第二集團也可能零星中標移動的集採項目

其他兩大運營商的集採份額其實也類似,也是主要這麼幾家分享份額,主要的玩家就是華為、中興、愛立信和NOKIA。那麼我們看看,在當前的形勢下,三大運營商的5G會有哪些設備。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5G牌照的發佈實際上是大大提前了的,大概提前了1年左右。這個得益於特朗普對華為的不遺餘力的打擊,可能中國本來還在猶豫,這下乾脆撕破臉大搞5G了。所以,當前的主要環境因素是:中國被迫要提前上馬5G,而且美國正在打壓5G,先有中興,後又華為。


中國5G牌照發放就代表中國巨大的5G市場正式開啟,一方面是對中國企業提供項目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對國外某些企業形成吸引和震懾,如果上了實體名單的,恐怕沒機會在中國賺5G的錢了吧

首先我們肯定的是,NOKIA和愛立信不會被排擠出去。這兩個公司實際上代表的是歐洲,如果華為還想在歐洲繼續深耕的話,國內市場必須保留他們的份額。但是這兩個公司的份額有可能會被壓縮一點,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要保證國產大佬的份額


華為的份額肯定是第一。國家加快5G進程的很大程度就是因為華為,而且美國也重點打擊華為,如果這個時候中國自己依然選擇最低價中標,不給華為足夠的份額,那麼華為5G技術這麼先進的目的是什麼?這是給外國一些敵對人士看笑話,華為還不如不要什麼先進技術,直接打打價格戰算了

中興的份額會持平或者略低。因為中興現在被美國人監管,國家現在主要的目的是幫扶華為,中興也不會不管,就是份額沒有之前的那麼大(估計是第二大份額),這個時間點,國家還是會有所偏心的


所以移動、電信、聯通的5G採用哪個公司的設備?也就是華為、中興、NOKIA或者愛立信這幾家,其他中小玩家可能在微基站建設的投票內分一杯羹吧,大概也就是這個格局


IT老菜鳥


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到底選擇哪幾家5G設備廠商呢?讓我們從如下幾個因素來做一下分析。

第一,世界電信設備廠商實力。根據Dell'Oro Group2018年12月發佈的數據,全球五大電信設備廠商的排名分別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思科、中興,共佔電信市場75%的份額,其中華為份額最大28%。

當前各廠商5G商用實力:截止10月份華為獲得了65個5G商用合同,5G模塊發貨量超過40萬個。諾基亞已獲得商用合同45個。中興可公示合同達到35個。愛立信已獲得29份可公示合同。三星除了跟本國運營商LG U+合作建5G基站未見其他合同。思科無5G產品。

第二,5G專利排名。18年12月,中國信通院知識產權中心對ETSI網站上5G標準必要專利進行了統計分析,華為以1970件排名第一,Nokia、LG、Ericsson、Samsung、高通和中興分列第二至七位。

第三,三大運營商現網格局。運營商曆年採購份額數據未公開,但從過往廠商參與情況看,現網存量格局大概順序為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為節省投資,三大運營商會盡量選擇原有供應商承建5G網絡。

第四,政治與經濟意義。從美國從去年開始制裁中興到今年全世界封殺華為,5G建設已刻不容緩,而且戰略意義重大。

綜上,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移動、電信、聯通的5G網絡建設主要將由具備5G研發實力的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四大廠商來進行建設,預測各廠商市場份額分別為華為50%、中興30%、諾基亞和愛立信共計20%,不知你是否認同這樣一個判斷呢?歡迎留言討論。


打工男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現在5G牌照已經發放,就5G主設備而言,主要國內的三大運營商會採購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信科的產品,一些5G的小基站的廠家則會更多。

目前通過中國5G國測的廠家也就是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信科,所以主設備的採購會在這五家之內產生。

中國工信部很早就啟動了5G的國測,在2018年9年對外公佈的情況之中,華為、中興、信科通過了全部的SA組網的測試。而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信科則通過了NSA組網的測試,不過其中愛立信戰略的放棄了4.9G的測試。

同時公佈的還有五家完成了SA的核心網部分測試。

年底傳來的消息是五家也完成了移動新分配的2.6Ghz的相關測試,華為完成了SA組網的全部測試。

現在6月份發放了四張5G牌照,就三大運營商這塊,現在看來,可能都會從NSA組網開始了。

中國三大運營商的主設備採購,現在基本是以國產設備為主,外國設備商(諾基亞、愛立信為輔)。

中國的通信設備商,在2G時代相對是比較弱小的,最初也沒有生產無線通信產品的能力,不過後來中國的兩大設備商,華為聚焦GSM,中興集中研發CDMA,開始進入無線通信領域。如果按照小靈通也算的話,中興是從小靈通上起家的。

中國的通信製造業企業是在3G時代開始崛起的,尤其是華為同時在TD-SCDMA、WCDMA、CDMA2000三大產品線上發力,開始強勢崛起。

中興也開始在多條產品線上發力,也打入了三大運營商的無線產品採購之中。

3G時代,是中興、華為聯手替換掉了很多國外設備商無線產品的時代,而這種替換一直持續到了現在。現在在三大運營商的任何一家之內,無線主設備份額最大的都是華為,不管是移動、聯通還是電信,都是如此。

就現在來看,中國的設備商的無線通信產品已經佔據了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大部分設備的集採。

和某些人想象的不一樣,中興、華為的基站的性能現在並不比愛立信和諾基亞的設備性能差,而是性能要比諾愛還要強一些,這個可能和歐洲研發的思維方式有關。

歐洲的設備商採購基站並不會象國內的設備商一樣,進行幾乎全覆蓋的建設,而且也不會和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一樣對KPI要求的近乎嚴苛,在這種環境下,諾愛的設備的某些算法、參數優化能力和中興、華為相比之下是有一些差距的。

可以說,如果說以前還有保護國內設備商的意味,就現在來看,如果不是為了歐洲市場的交換,為了中國在3GPP之內不至於四處是敵,諾愛都很難保住現在的20-25%的市場份額。

就5G主設備而言,按照現在國內運營商的採購份額來看,基本上會是以華為50%左右,中興20%左右,信科5-10%,諾基亞和愛立信加起來是20-25%的大致主設備份額。

5G裡還有一些小基站,其實4G時代三大運營商也採購了不少小基站,不過在5G時代會採購的更多,這是由於5G的頻譜更高、性能要求也更高決定的。這些小基站的採購,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入局,這裡的廠家就非常多了。

總而言之,三大運營商的5G主設備採購會以國內設備商為主,華為則會吃到最大的5G設備採購的蛋糕。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感謝您的閱讀!

移動使用諾基亞,聯通使用愛立信,電信使用華為。這是一些新聞反饋給我們的信息,特別是移動,在和諾基亞簽訂了10億歐元的5G框架協議後,似乎就背上了“罵名”!為什麼不和華為合作?聯通同樣因為和愛立信合作,被人詬病!

如果是這種認知,也太過片面了。移動如果單純的只和諾基亞合作,該多麼的不現實呢!且不說,諾基亞在目前全球通訊類企業中並非頭把交椅;就說移動作為國內企業,不可能單單不支持華為,來拉偏架呢!

實際上,諾基亞和移動的合作有幾點原因:

  • 完善移動曾經由諾基亞承建的4G/3G基站,讓它們承載5G網絡。
  • 國家的支持,讓諾基亞和移動合作,這也是戰略意義的合作。

可以說,移動和諾基亞合作是必要的。我們不能因為諾基亞和移動的合作就否定移動,在前段時間,移動的40個城市5G建設中,華為就中標了37個;在3-4G時期,華為和移動早就有合作;而華為和移動在杭州等地都有建立超過100個5G實驗網。

同樣,電信和華為在深圳建立了近100個5G實驗站;聯通和華為在北京也建設了100個5G站點級別的實驗網。

4月28日在柳州三江縣人民醫院,中國移動攜手華為助力柳州市工人醫院完成了全區首例基於5G的遠程協同手術:

在4月份,河南打通省內首個5G電話,這是基於移動和華為聯合搭建的NSA架構全雲化核心網。

今年1月,CCTV聯合中國聯通、華為公司在吉林長春啟動5G網絡VR實時製作傳輸測試。這樣的合作比比皆是!



其實,對於運營商來說,每家企業都不可能只有一個供應商,這是供應商管理的基本常識!所以,三大運營商不可能只使用華為的5g設備,它們還會和諾基亞,愛立信,中興合作,所以我們說固定某一個企業的說法並不正確!


LeoGo科技


運營商網絡規模龐大,在網絡設備的選擇上不會採用單一供應商模式,原因我歸納幾點:

一、平衡的馭術

就好像康熙王朝電視劇裡面的康熙與明珠、索額圖之間的關係,運營商需要利用設備商之間的競爭關係來牽制設備商。

二、設備採購模式

運營商5G設備採購是放在省公司,各省從入圍清單內自主選擇,各省不一樣,同一個省甚至同一個地市也不會僅選擇一個設備供應商。

三、歷史合作關係

某地區選什麼設備,和該地區的歷史設備有關,要考慮過度問題。還有歷史的合作關係,合作好了人脈打通了,更容易。(這一點有爭議,自己去理解)

四、價格與服務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價比,國內運營商競爭越來越激烈,刀刀見肉,運營商日子也不好過,性價比肯定是重要因素。

五、是否國產的因素

這個因素以前可能不太明顯,但現在在風口浪尖,照顧民意肯定免不了,國家會不會有什麼比例指導我也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