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息滅妄心的方法,實修入道法門精髓

文中講述的十種息滅妄心的方法,源自《真心直說》,都是很好的入道法門。請大家能夠耐心閱讀學習。

十種息滅妄心的方法,實修入道法門精髓

對境無心

若要息滅妄心,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心靈。

如何觀察呢?簡單來說,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覺知。自我覺知就是對自己的每分每秒的心理活動、情緒起伏、精神狀態都一清二楚。彷彿你的軀體、念頭與你是三個獨立體。念頭是過客,身體是城鎮,而你是一言不發但觀察入微的旁觀者。

經過長久的有意識的訓練之後,觀察的狀態就會變成呼吸一樣自然存在,你就無需再刻意而為之。這時,念頭就漸漸消融了,獨立的三個個體就變成了兩個,軀體和你。在接下來,自己與軀體又跟整個世界融為一體,變成了世界的組成元素之一,再也不是獨立且真實存在的個體了。

十種息滅妄心的方法,實修入道法門精髓

現在大概知道了如何觀察心靈,再說下“真心息妄”的十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叫做“覺察”,就是觀察的同時謹防妄念生起,一旦發現胡思亂想,立刻斬斷念頭,不讓再想下去。

比方你正在寫文章,突然想起晚上該吃什麼?這時你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停留,不能琢磨吃快餐啊?還是約朋友下館子?你應該立刻回到寫文章狀態中,專注當下的事情。對於那些時時誘惑你的念頭,要學會拒絕。千萬不要跟著它們跑,它們總是有千萬種理由誘惑你、迷惑你,讓你對自己已經做出的決定懷疑和猶豫。

第二種方法叫做“休歇”,也就是“放下”。意思是讓你的分別心歇一歇,別用它來衡量分辨眼前的人和事,不去計較好或不好,應該還是不應該,靠譜不靠譜等等。觀察之後就放下。

比方你看到一個美女,欣賞過便是,無需去評論她的行為是否配得上她的容貌。不去比較她和同伴哪個美,更不要念念不忘的害上相思病。

第三種方法是“泯滅存境”,修行時妄念起時,便令其消滅,不管外境如何,但息自心。妄念要是息滅,外境便不能為害了。妄念是由某種外部刺激引起的。

比如你看見自己女朋友和別的男人吃飯,心裡很不舒服,甚至有些憤怒。但這只是你的猜測,而這猜測只會傷害自己。你不妨不做任何猜測,看見就看見了,不作任何想象、牽掛和執著,便不墮入妄念的火海。

第四種方法是“泯境存心”,殺滅外境,獨存真心。也就是說,你只要明白外境是海市蜃樓般的存在,早晚會變成終將消失的記憶,你就不回去在乎它。行此法時,將一切內外諸境都觀為空寂無常,只存真心。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心若著境心即是妄,今既無境何妄之有?

第五個方法是“泯心泯境”,也就是“殺境也殺心”。你不僅要明白所有事物都虛幻不實,還要明白自己的心念同樣瞬息萬變。今天的擔憂也許是明天所期待的,昨天期待的或許又是後天所擔憂的,因為影響你情緒化的認知的因素實在太多。

小說《西夏咒》中層描寫過澄明境中的主人公雪羽兒,她雖斷了一條腿,又被鎖住,但是她的心裡沒有槍支、鎖鏈、傷腿和熱浪,也沒有焦躁和埋怨,她的心是一片澄明且寧靜如海,這邊是泯心泯境。

十種息滅妄心的方法,實修入道法門精髓

第六種方法是“存心存境”,這意味著你不被眼前的現象迷惑,不因經歷而生出喜惡等情緒。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時心境相對,則心不取境,境不臨心,自然妄念不生。

第七種方法是“內外全體”,世界萬象不離真心,試想你的心量大到能夠包容整個外部世界,外界必將和你融為一體,沒有對立,沒有分別,自然沒有滋生妄想的土壤。當然包容的前提仍是明白外部世界不過是夢幻泡影,本質為空。但它不是“空無一物”的空,而是真心般的湛然空寂,具有無數種可能性的空。

第八種方法是“內外全用”。當你真的能安住真心,所有的外境與自己的心念就都成了真心生起的妙用。你不對它們做任何的有意識的分析和評價,不用思維、經驗、標準、概念去衡量它們,不用對立的概念來區分和歸納它們。

比如你走路並非為了走路,吃飯並非為了吃飯,睡覺並非為了睡覺。不去計較走路姿勢,睡覺是否打呼嚕,飯量太大惹人笑話等等。你只管保持當下那份輕鬆自在便可。

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現前,既一切皆是妙用,妄心何處安著?永嘉大師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第九種方法是“即體即用”。眼前萬法,既是真心之體,又是真心之用。真心的靈明能生起無窮妙用。每時每刻都保持清醒的覺知,同時有安住在空寂的狀態之下,既能享受“空”的輕鬆自在,遇事也能有敏捷的反應。

比如看到路上的大坑知道繞行,聞到米飯變餿就知道飯已壞掉,但這並非妄想,而是一種超過概念和意識的直感。真心的空寂雖然也是空空蕩蕩,但它跟無記絕不相同,不是發呆,不是昏昏沉睡,也不是毫無知覺。

最後一種方法叫做“透出體用”。它的意思是說你不用管真心妄心,什麼內外,什麼煩惱菩提,你儘管把一切概念和對立通通放下,不思前不想後,只管專注當下,隨緣任運,清明於當下,這樣一來,你自然不會生起妄念。

這十種息滅妄心的方法,是入道法門精髓,你只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長期鍛鍊,定能讓心靈和生活產生巨大的改變。可惜識貨的人不多,致使寶珠蒙塵,明鏡染塵,實在可惜。

我是修行中的卡卡西,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評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