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近年來,“示弱教育”常常被用來指導家長養育孩子。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霍思燕的“示弱”教育了。

隨著《媽媽是超人》等節目的熱播,嗯哼的暖男形象得到了眾多媽媽的喜歡。玩滑梯時,嗯哼看到媽媽有點恐高,就主動坐到媽媽前面,說要保護媽媽,然後兩人一起滑下去。看到媽媽腳受傷了,立馬抱起媽媽的腳幫她吹吹。冬天,怕媽媽感冒,將媽媽點的冰美式咖啡換成了熱美式。如此懂事,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媽媽霍思燕曾在另一檔節目中表示:自己在與兒子相處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非常強的一面,而是“示弱”教育,讓孩子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或者是激起他的保護欲,潛移默化的這些會體現在家庭上。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看起來,示弱教育在嗯哼的身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各路人馬紛紛效仿起這種教育模式,不二媽媽不禁有些擔心,示弱教育真的這般“神奇”嗎?

不稱職的父母,被剝奪的童年

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演說家、作家蘇珊.福沃德博士曾介紹過這樣一個案例:三十四歲的萊斯是一個體育用品店的老闆。這位老闆是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的妻子厭倦了和一個機器人一起生活,離開了他。現在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他的新任女友身上,他很痛苦,不知道怎樣讓自己鬆懈下來,也不知道怎樣表達情感。

經過了解,心理學家發現他的問題源於他的童年:8歲時起,他的母親疑似患上了神經衰弱,每天只是看電視、抽菸、喝咖啡,對家裡其他人不聞不問;而父親經常出差。於是家庭的重任就落下了萊斯身上,他不僅需要料理家務、照顧弟弟,還要費盡心思讓母親開心一點。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心理學家表示:萊斯的童年被迫與父母交換了情感角色,長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讓他索性否認自己有需求,以此來對抗孤獨感和情感缺失。

孩子就是孩子,他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去承擔成年人應該做的。他的童年應由遊戲、學習、成長組成,而不是接過家長的重擔,過早地成熟。在這個家庭裡,父母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而是向自己的孩子示弱,接受孩子的照顧。這種“示弱”給孩子帶來了無力感、負罪感。

誰脆弱,誰就會受到照顧

另一個家庭裡,“示弱”成了一種要挾的手段。

讀高一的兒子一年前開始嚷嚷身體不舒服,胃痛、頸椎痛、頭痛、腿痛輪番發作,母親帶著兒子走遍了各大醫院,卻都查不出問題。無奈之下,他們走進了心理諮詢室。

醫生髮現,這個家庭中,父親長期在外打工,父子關係很淡漠,兒子跟母親聯結很親密。孩子很懂事,母親二胎期間都是兒子忙前忙後。二胎後不久,兒子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醫生告訴母親,孩子是因為母親生了二胎,注意力轉移,覺得媽媽背叛了他,才用病痛贏得母親的關注。沒想到,這個母親一下子變得很激動,她說:“要背叛也是他背叛,之前,他那麼懂事,我那個疼人的好兒子哪兒去了?”母親失聲痛哭,而這個兒子則悄悄告訴醫生媽媽的身體不好,如果情緒激動就會暈厥。神奇的是,母親的暈厥跟兒子的疼痛一樣,多次檢查找不到原因。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詳細瞭解後,醫生髮現:

母親以情緒激動身體弱,要求孩子承擔責任,也就是所謂的“示弱教育”,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後,也以身體弱贏得母親的注意。

在他們的家庭中,事情演變成“誰脆弱,誰就會受到照顧”,示弱成為一種裹挾親人工具。這是一種典型的錯誤示範,以示弱來博得同情,並利用這種同情剝奪孩子的權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傾聽父母的語言,觀察父母的舉止並且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當這位母親在示弱的同時,給孩子留下了弱者可以獲得幫助的印象,在孩子有需要時,也自然而然地用這樣方式來面對生活。

霍思燕家庭教育:除了“示弱,還有“示範”

回到霍思燕的例子上,很多人把嗯哼的教養成果歸功於霍思燕的“示弱教育”,很少有人關注過霍思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思考。

在一檔公益節目中,霍思燕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她說:“父母儘可能地把自己變得也優秀一點,因為終歸家裡有一雙眼睛在看著。”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她很在意自己的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影響孩子,她一再表示自己的孩子是個很敏感的人,作為一位母親特別是名人在外面行事時,會想到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事實證明,她這樣說也這樣做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在生孩子之前,霍思燕或多或少有些負面的新聞報道,但是這些年慢慢地,那些漫天飛的流言蜚語好像都遠離了她。幾乎所有人的視線都轉向她的婚姻,她的家庭。

到目前為止,她用自己的行為、言語成功地立住了“媽媽”這個角色,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這一點上,看似柔弱的她,其實內心是成熟而獨立的。比之那些結婚後仍不安分的,要有“愛”多。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疫情期間,一些醫生“逆行者”也是孩子的父母。他們用自己的行為為孩子樹立了榜樣。還記得其中一個孩子寫信給他的醫生爸爸媽媽說:“除夕,大部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在家陪爺爺奶奶過年,但是你們卻比平時更加的緊張忙碌,老爸老媽,你們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我為你們衝在一線抗擊病魔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言語之間,都是對父母的崇敬之情。這對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樹立了高大的形象,這對孩子是一種教育,教會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取捨,也教會他懂得感恩。父母示範在先,在孩子心中立住身,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受影響,進而向父母模仿和學習。難怪人們說:“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是教育的兩大法寶了。”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以示範立身,不代表不能“示弱”。示弱起作用的關鍵在於跟孩子共情,讓孩子理解父母的真實感受,父母不是鋼鐵,也有脆弱的時刻父母示弱,讓孩子主動承擔責任,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利於建立孩子的信心。

以“示範”立身,“示弱”才更有效。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試問如果老師不以身作則,那他在孩子心中能有多少威信,他的話孩子能聽進去多少?只有父母將形象立住,才能在示弱時激勵孩子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霍思燕:家庭教育,以“示範”立身,以“示弱”共情


​總結:以“示範”立身,孩子才會有方向感;以“示弱”共情,才會用心去感受生命的不同風采。在父母這條路上,我們需時時思索,不斷反思,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美好的成長環境。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