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亦五世而斬。”在中國的歷史上,想要長久的富貴幾乎是不可能的,貧與富就像是自然變化一樣,不斷流轉更迭,一個家族的興旺與衰落有時不過數十載。特別是近現代,中國的社會主義進程不斷加快,有上百年曆史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

但偏偏有這樣的家族,成了那一個例外,綿延傳承了十七代人,後人俱是學識出眾,那就是蘇州貝氏家族。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名門望族的風雨

在貝氏家族裡,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貝聿銘先生,作為一名享譽海內外的建築師,1983年,他就已經獲得過建築大獎裡的奧斯卡——普利策克獎,在他的百年人生裡,建築領域的獎項都被他攬入懷,被冠以“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可在貝聿銘身後的家族裡,他也是傳承者的一環。

明朝中期,貝氏家族先祖貝蘭堂由浙江遷往蘇州,靠著行醫買藥為生,憑藉勤勞的雙手與智慧的頭腦,貝蘭堂逐漸築起自己的商道。傳承至乾隆年間,貝氏依靠中藥產業已經躋身於蘇州四富之一,加上不斷地往其他領域擴展,商業帝國擴大的規模常人難以想象。

貝氏也從一戶之家成為分支繁多的大家族。到了近代,家國動盪,國家處於變化與革新時期,很多家族都在那段歲月裡被淹沒,但貝氏家族獨善其身,留存著生命力,在合適的時機裡再煥光彩,第十三世孫貝潤生與貝哉安聯手將貝氏重新推向榮耀。

貝哉安這一支經過發展,轉成了金融世家,貝潤生則是有“顏料大王”之稱。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貝潤生在加固自己的顏料產業時,獨到地將投資眼光投向了房地產,根據記載,在當時的上海,貝家坐擁上千套房地產,富甲一方。

蘇州修繕完整的獅子林就是他的行業,獅子林作為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在國家回收後,申請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而貝哉安一脈在金融上也做得風生水起,他的子孫都經營著金融相關行業,三子貝祖詒,就是貝聿銘的父親,在其中最富盛名。

貝祖詒曾出任中國銀行的副總經理,中央銀行執行總裁,1948年,他遠赴美國,擔任駐華盛頓中國技術團代表。

此期間,貝祖詒做出留在美國的決定,成全了一代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長成。貝氏家族能在歷史長河裡保存自身,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們的家族文化“詩書傳家,樂善好施”。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低調富人的高尚品格

古時從商是為人看不起的行業,但貝氏先祖貝蘭堂並不眼高手低,反而勤懇開創家業,後代不沉溺於眼前的富貴,只懂墨守成規,積極擴大家族,廣涉多種產業。

這樣的開拓精神正是讓他們脫穎而出的重要保障,即使處於低迷期,依舊保持著本心,家族裡傳承的不是財富,而是不為浮華遮眼的品質。

且貝氏家族在自身發展時,也重視樂善好施的家風。貝潤生強調“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他在蘇州園林中設立貝氏祠堂規束族人,建立貝氏的承訓義莊,救濟窮苦人民。

貝哉安連任蘇州商會會長七年,多次發起募捐,修建馬路,造福百姓。貝潤生與貝哉安一同開辦中國第一家新式幼兒園,為蘇州的公益與慈善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國家解放的關鍵期,孔祥熙一個人捲走國家一億三千萬美元的資產,但貝祖詒出走美國時雖然身居高位,依舊是清清白白。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貝聿銘族弟貝重威在上世紀因為右派被髮配到黑龍江改造22年,靠著妹妹貝聿琳想方設法送他的白糖,硬是撐過了最痛苦地年代,他稱那一點兒白糖就像是一絲希望,讓他不在艱難時想到死亡。

貝聿銘九姑貝娟林與當時的大亨吳同文結為夫妻,十年浩劫裡,吳同文被批鬥致死,貝娟林被掃地出門,家產沒收。

即便後來政府想要補償貝娟林也被她拒絕,因為拿回來的家產也無法回到當年的氣派。貝氏家族就是這樣,即使身處低潮,傲骨不改,永遠保留著可貴的名門氣質。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詩書傳家育人

關於貝氏的過去,很多資料都已經丟失,但憑藉著推據還是能窺見一斑。貝哉安很早就中了秀才,不過二十就已是蘇州的貢生,在父親去世後,他扛起龐大的家業,非常重視後代教育。兒子貝祖詒從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後,闖蕩金融業,貝聿銘被貝祖詒送往美國求學。

新中國成立時,貝聿銘曾考慮回國,被父親很有先見之明地阻止,後來的不安定一下子就印證了父親的遠見。

當1974年,貝聿銘再次回國時,看著家族產業衰敗,人口凋敝,心裡哽咽,他明白,如果自己不在美國,自己也不過是他們中的一員。

所以貝聿銘從來沒有在族人旁邊感到過優越,不過是歷史的偶然,讓他逃過一劫,他與他們沒有區別。正是因為貝聿銘在國外潛心修習,將中外文化融會貫通,才不至於貝氏家族凋零,反而再次大放光彩。

貝聿銘自己先後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專業學習建築學,與大家閨秀陸書華結為夫妻,陸書華父親是麻省理工出身的工程師,她在上海的中學畢業後,就前往美國深造,遇到了貝聿銘。

他的四個子女都履歷豐厚,三個兒子就讀於哈佛大學,繼承父親的建築事業,女兒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法律,都是人中龍鳳。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貝氏子弟都始終將家族文化銘記於心,嚴於律己,不斷在各個領域爭得前列,默默地將一切盡善盡美完成,讓家族在他們的手裡繼續興盛。

貝家後人無論是在榮華富貴,還是坎坷泥沼的環境裡,內心都始終如一,關照族人,上下團結,骨子裡穿透著氣節與榮耀,不斷挑戰更高的層次,撐起的整個家族。

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第一輩從白手起家,靠著汗水奠定家業,第二輩循規蹈矩,只顧維持產業,第三輩就是坐吃山空,家庭敗落了。

《紅樓夢》裡的四大家族,再是有盛世,缺少後輩的支持,大廈也不過一夕間坍塌。倒是貝氏家族靠著優質教育,在浮浮沉沉的世界傳承了十七代,富貴不絕,成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貴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