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什麼會建都長安,原來跟這個人有很大關係

漢朝在剛建立的時候,漢高祖劉邦為了能夠與延續800多年的周朝比興旺,想建都洛陽,這一想法得到了群臣的支持,但是有一個人站出來對劉邦進行了勸誡,要求劉定都關中,並說出了劉邦無法拒絕的理由,還賜了這個人改姓“劉”,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漢朝為什麼會建都長安,原來跟這個人有很大關係

這個人就是劉敬。

劉敬原名為婁敬,漢五年才開始追隨劉邦。他對於劉邦建都選址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從后稷開始,堯封他於邰,積累德政善事十幾代······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不相約而自動到孟津會盟的八百諸侯,大家都說殷紂可以討伐了,於是就滅掉了殷。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輔佐他,就在洛邑營造成周城,把它作為天下的中心,四方各地的諸侯來交納貢物賦稅,道路都是均等的。這樣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它稱王統治天下,沒德行就容易因此滅亡。凡是建都於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樣務必用德政來感召人民,而不想依靠險要的自然形勢,讓後代君主驕奢淫逸來虐待百姓。在周朝鼎盛時期,天下和睦,四方各族心向洛邑,歸附周朝,仰慕周君的道義,感念他的恩德,依附而且一起奉事周天子,不駐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戰,八方大國的百姓沒有不歸順臣服的,都進獻貢物和賦稅。到了周朝衰敗的時候,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小國,天下沒誰再來朝拜,周室已經不能控制天下。不是它的恩德太少,而是形勢太弱了。如今陛下從豐邑沛縣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帶著他們直接投入戰鬥便席捲蜀、漢地區,平定三秦,與項羽在滎陽交戰,爭奪成皋之險,大戰七十次,小戰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曝露於荒郊之中,橫屍遍野不可勝數,悲慘的哭聲不絕於耳,傷病殘疾的人們欲動不能,這種情況卻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興盛時期相比,我私下認為這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再說

秦地有高山被覆,黃河環繞,四面邊塞可以作為堅固的防線,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況,百萬之眾的雄兵是可備一戰的。藉著秦國原來經營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為依託,這就是所說的形勢險要、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地啊。陛下進入函谷關把都城建在那裡,山東地區即使有禍亂,秦國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並佔有的。與別人搏鬥,不掐住他的咽喉,擊打他的後背,是不能完全獲勝的。如果陛下進入函谷關內建都,控制著秦國原有的地區。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擊打它的後背啊。”高祖開始徵求群臣意見,後來張良支持定都關中,漢高祖這才決定建都長安。

當時天下連年征戰,關中人力已是不足。劉敬在出使匈奴回來後,發現匈奴河南地區的白羊、樓煩王的部族距離長安僅七百餘里,輕騎兵一天一夜便可以到達,劉敬向漢高祖劉邦彙報了這一情況,並進言:“關中地區剛剛經過戰爭還很凋敝,人丁稀少,而土地肥沃,可以大大加以充實。當初各地諸侯起兵發難時,若不是有齊國的田氏各族以及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宗族參加是不能興盛起來的。如今陛下雖然把都城建在關中,但實際缺少人口。北邊靠近匈奴敵寇,東邊有六國的舊貴族,宗族勢力很強,一旦有什麼變故,陛下是不能高枕無憂的。

我希望陛下把齊國的田氏各族,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趙、韓、魏等國的後裔,以及豪門名家都遷移到關中居住。國內平安無事,可以防備匈奴;若所封諸侯王有什麼變故,也能率領他們東進討伐。這是加強中央權力而削弱地方勢力的方略啊。”漢高祖劉邦聽了很高興,同意了他的方案,遷徙十多萬人至漢中,拱衛京畿,漢朝中央自此有了強有力的軍事保護。

漢朝為什麼會建都長安,原來跟這個人有很大關係

帝都的選址非常重要,宋朝時太祖趙匡胤想先定都洛陽,後定都長安,遭到了大臣的極力反對,大臣為了自己的私利,沉湎於東京開封的繁華,最後導致宋朝被金國輕而易舉的攻破。每位開國之君都有遠見,但是必須要有開國之君的魄力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