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说到书画同源,要推唐代王维为始祖。而赵孟頫则是书画同源的集大成者,再一次赋予书画同源新的结合意义。

书画同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人画,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必须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赵孟頫出身皇族,诗文修养极高,书法极漂亮,绘画也开创了元代四大家一脉相承的文人传统。他所开创的美学世界对之后元明清的艺术创作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走进赵孟頫的美学世界,感受他的"诗""书""画"的极大魅力。

《次韵舜举春日感兴》

沙头春日已暄妍,细柳新蒲色共鲜。
世事底须求分外,人生何物胜尊前。
飞花苒苒催华发,宿草青青失古阡。
回首旧欢如梦过,不知今日是何年。

《次韵信仲晚兴》

萧萧残照晚当楼,寒叶疏云乱客愁。
岁月蹉跎星北指,乾坤浩荡水东流。
古来人物皆黄土,少日心情在一丘。


独立无言风满袖,青山相对共悠悠。

诗人见自然景物,有感而发,借景抒怀,包含着一种世俗生活的印迹,隐含着一种人生际遇的叹惋。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临《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临《洛神赋》局部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临《酒德颂》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临《兰亭》局部

赵孟頫临摹《兰亭》,书写曹植的《洛神赋》、刘伶的《酒德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得出他内心世界对魏晋文人的放达佯狂有多么深的"心向往之"。
但是在现实世界,赵孟頫似乎一生不得不跟世俗委屈妥协。赵孟頫以前朝皇族身份入仕元朝,一路官至翰林院承旨、荣禄大夫,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也如他的书法,雍容华美如盛放之花。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水村图》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


书画同源,诗、书、画相得益彰,赵孟頫的美学世界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的书法虽然有太多拘谨,有太多"优雅"、"唯美"、"姿态"的讲究。但是他的笔下的山石,树木,却不刻意求工。

他曾说:画奇石用了书法上的"飞白"皴擦,画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笔触,画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

他的绘画透露了向往隐居、向往放逸于山水的心愿,无可奈何身在庙堂,与世俗打交道,也是他的一大悲憾!

诗的情感,融于画中,而书的笔法,也在画中得到的运用。真正是:

石如飞白木如榴,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朝书夕画,恬淡人生。

喜欢关注,每天了解一点点,让诗意走进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