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踐行就是要古為今用丨東師說

01

我們可能在學習一些技能知識方面,有了廣度上的提升,可是對人的道德修養卻沒有多大幫助,這個局面是有待我們改變的。

我覺得在這方面,最好的就是古為今用,遵循古代的東西,活用在現在這個社會里,不能一下就把孔家店給打倒了。中國就三種文化,最早是道家墨家儒家,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唐朝以後,墨家退出了文化舞臺,中國文化的主要體系就變成了儒釋道三家。

運氣學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它的內容比儒釋道還早,因為它體現了我們祖先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蓋房子為什麼要面向南?南邊有陽光嘛,它是根據氣候的變化來確定居住的地方。

我們這一百多年來,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文化傳統都打倒了。學者們也說,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四個字給打倒了——封建迷信。我們對古老的東西,要不就是掛個封建的帽子,要不就是掛個迷信的帽子,全盤否定。


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踐行就是要古為今用丨東師說

02

道家也好,佛家也好,儒家也好,原來是沒有派系之分的。比如佛教,什麼淨土宗啊、密宗啊,過去是沒有的。我把佛陀傳記看完以後才知道,佛陀在行教的時候,是看眾生的根性來說法,弟子的根性不同,他因材施教而講出了很多經典。後來的分類是他的弟子分的,不是他分的,就是因眾生的根性不同,才分出來了各種法門。

道家也是,什麼龍門派啊,全真派啊,老子自己是沒有分的,都是後人做的事情;天主教也是,什麼舊約新約,那上帝也一定是沒有分的;還有儒家,仁歸到仁,孝歸到孝,禮歸到禮,孔老夫子也沒做過這些,他都是隨機教育學生的。

古人的心量、德行和智慧比今人強。強在什麼地方呢?古人為公,今人為私,是私和公的區別。你想追上古人?也為公就行了,公中有你啊,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所以,我們對文化有了深層次的瞭解以後,對運氣學也就不迷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