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辛苦勞作的農產品,怎麼可以賣上好的價格?有實用的渠道嗎?

杭漂女程序猿


農民勞作辛苦,農業投入與收穫難成正比,農產品價低傷農,農民對農業生產經營積極性不高,這也是近些年來農業生產中的一大矛盾,如何能夠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上的經濟效益?在當今市場經濟下,確實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但是根據近些年來的一些成功經驗來看,提高農業收入還是有方法可尋的。



一、更換品種,提升品質,以優質求勝

在農業生產上,有不少的老品種農產品,其質量和品質已經難以適應現在人們生活上的需求,這樣的農產品就很難在市場上獲得高價值,因此在同等的種植面積,相同的生產成本投入,但卻賣不上好價格,無法獲得高產值。

這種情況在農業生產中至今還依然存在,有的農民不願意更換品種,可能是因為不願投入新產品的前期資金,或者是不相信新產品的品質,一直按照傳統的種植方法,種植著多年不變的農作物,比如果樹種植中,新老品種的果實價格差別懸殊大,這在市場上就已經有了充分的體現,所以說要以優質求勝,才能提高農產品的價值。


二、農產品深加工,提升價值

農產品價格低,尤其是體現在糧食作物上,經濟類作物受到市場影響也比較大,農民在種植中對市場很難把控,因此在種植上,根據農村自身的條件,也是很難獲得更高收益的,只有改變農產品的屬性,以對農產品深加工的方式,來提升其經濟價值。

在對農產品深加工上,個體農戶可能並不易實現,但是在當地有了相應的產業鏈後,這也就不難成為現實了。比如在山東菏澤定陶,當地農民種植紅薯的比較多,由此也成全了當地的紅薯加工業,如有了紅薯粉條、紅薯粉、紅薯乾等農產品加工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紅薯的產值。


三、線上銷售,減少環節

在當下,對於網購、線上銷售等模式,相信也是婦孺皆知的事情了。農產品在網上銷售,目前也是比較成熟的銷售模式,尤其是對於經濟類農作物,可通過網售的模式,減少流通環節,節省了流通資金,通過種植戶直接對消費者,減少了多道批發零售費用等,也是提高農產品銷售的渠道之一。

目前在農產品網售上,也有不少的成功案例,比如“巧婦九妹”就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在網上銷售當地的農產品數千萬元,對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好的促進,同時也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價值,像“巧婦九妹”這樣案例還有很多。


四、公司加農戶,互補短板

有的農民可能認為以上這些方法對自己都有些困難,由於部分農民文化層次低,對於農作物新品種認識不足,對銷售渠道沒有經驗,不會發掘,或不會操作,那麼像這樣的農戶,就可參與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

公司會策劃、會經營,對市場也有很好的前瞻性。農民會種植,懂得農作物的生產與管理,這樣採取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可以互補短板,各取所長,互利互惠,也是對農民在農業生產上提高農產品價值很不錯的渠道。


對於以上4點開拓農業經營,提升農產品價值的方式,不知大家怎麼看?你還有什麼更好銷售農產品的渠道,與提升農產品價值的方法嗎?歡迎評論分享!


農大知事


農民只能辛勞操作。


果樹94


農民辛苦勞作的農產品,怎麼可以賣上好的價格?有實用的渠道鳴?

農產品在計劃經濟時代,只要品相好,顆粒飽滿,曬乾揚淨相對而言賣個好價錢完全有這可能。甚至頂級價格都不在話下,緣於國家壟斷統購統銷,普天下僅此一家且牌價上市,故才有最高限價。

現在是市場經濟,任何商品都受市場供求關係制約。一宗產品處在賣方市場時叫牛市,價格自然暴漲;處在買方市場時叫熊市,產品滯銷供過於求,價格自然下滑,甚至無人問津。這就是造成一部分農產品賤賣的主要原因。

儘管你辛苦勞作得來的農產品實屬不易,但經濟市場是無情的,並不會出於憐憫心而賣你的賬。因而,農產品市場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或渠道來幫助你增加產值。大家都隨行就市,有的人偶爾賣到個相對高點的價格也是撞上了大運,並無規律可尋。

農副產品早已經市場化了。那麼,農產品價格要想獲得新生,只能適應市場。生產那些產銷對路的農產品以適應市場,這是農村種養殖業盈利的唯一途徑。搞農業,切忌不可“守在一棵樹上吊頸”,否則,弄不好血本無歸,莊戶人家賺幾個錢不容易。

像當下農產品市場價格相對疲軟,目前似還看不到曙光。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作一些產業結構上的調整,不要老是一個模式運作。種養混合,相得益彰,像我們這邊的一些種養大戶都騰出一部分資源搞產銷對路的養殖業,近兩年都初見成效。

【以上文字僅為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希望能對題主您有所幫助。歡迎諸位看官針對問題在下方評論區參與熱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