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下監控“鷹眼”織密安全“天網”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有所盼,必有所為。去年,路橋區加大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力度,把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

過去一年,路橋“天網工程”新增上線高清智能視頻探頭2345個,改造高清智能視頻探頭105個,建成並聯網接入社會視頻監控攝像頭22810個,實現全區視頻監控全覆蓋全聯網。隨著視頻監控聯網工程的不斷完善,路橋區的安全水平和幸福指數正在節節攀升。

佈下監控“鷹眼”織密安全“天網”

3月6日,路橋區公安分局桐嶼派出所接到農戶老陳的報警,稱自家菜地裡的100株芥菜被偷。通過查看路口的監控設備,辦案民警很快發現並鎖定盜竊嫌疑人,在結合實地路線勘察和大數據分析蹤跡後,3月11日,民警成功抓獲了嫌疑人,並破獲涉及路橋、黃岩等地案件5起。

“監控攝像頭24小時全天候運作,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隨時調取相關視頻,讓違法犯罪無處遁形。”辦案民警告訴記者。

藉助案發地周圍的視頻探頭查看監控,再分析研判嫌疑人行蹤將其抓獲,現行侵財案件“即發即破、現發現破”在路橋區公安分局內部已是“常規操作”,而視頻監控聯網工程也成為民警成功破獲案件的“殺手鐧”。

佈下監控“鷹眼”織密安全“天網”

據瞭解,路橋區的視頻監控聯網工程是以社會面現有的公共視頻監控為基礎,按照統籌規劃、不重不漏、“全覆蓋、全聯網,直接調、可巡防”的原則,發動企事業單位、村(居)自行進行擴建,並統一接入公安視頻監控聯網共享平臺。

“之前,公共視頻監控主要用於市區主幹道、廣場、人流密集地和案件高發地段的治安防控,很多地方都覆蓋不足,視頻防控網在末端無法充分發揮效用,也沒能實現視頻意義上的全覆蓋。”路橋區公安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陳妙才說。

而現在,視頻監控聯網工程已經覆蓋了居民樓棟、房前屋後、街巷死角、內街小巷和偏僻區域,消除了視頻覆蓋的盲點、死角,織起了一張“防護天網”,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視頻防控網的末端問題,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路橋區的治安立體防控體系。

佈下監控“鷹眼”織密安全“天網”

據統計,去年路橋區現發案件破案率上升到41.6%,盜竊、“兩搶”兩項警情分別下降54.7%、70%,降幅居全市第一。

“現在,我可以放心地把電動車停在外面充電,不怕被偷走了。”指著家門口的高清探頭,居住在路橋街道下包村的外來務工人員丁蓮花說,下包村100%全覆蓋的社會視頻監控就像24小時在崗的警察,全天候守護著他們,帶來了十足的安全感。

(圖片由蔣友親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