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張新生,男,1948年生於長安,字翕、少鷹,號撫琴齋,又樊川耕夫。幼承家學,醉心書畫五十餘載。1968年入伍,後轉業長慶油田寧夏部,拜于右任先生弟子胡公石先生為師九年。工作調回後師從高樂三先生。在繪畫方面,七十年代曾先後師從陳忠志、陳之中先生。

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長安書學院院長、

中國西安書法藝術博物館特聘研究員。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異質稟賦與迴歸自性

吳川淮


  張新生的書法特色就是有激情,有性情,毫無掛礙,任性發揮。乍見他還是一個很謙善的小老頭,但是拿起毛筆來,筆如槍,紙如戰場,凝神揮毫,忘我投入。他拿筆的姿態,活脫脫就是一種青春的狀態,他用筆來抒發滿腔的熱情。或許你年輕的時候因為用筆的矜持去感受書法的人書俱老,而老年時代的放逸會使你抓住曾經的青春。讀他的書法,感覺不到他是一個老頭,而是有那麼一種力度,穿透紙背,直抵心靈。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張新生的書法是古典中的現代,現代中的傳統。他的意識超前,他的現代意識不是來自西方的現代派,而是建立對傳統經典的某種叛逆,建立在對北魏乃至明清原創性情類作品的吸收上,建立在創作精神的主體性之上。他來自長安,當代藝壇王子武、崔振寬、楊曉陽等名家都出自長安,長安能出人,長安能磨人,長安土厚水深,長安靜水流遠。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張新生是一個具備藝術家氣質的人,是一個性情中人。

  在他身上,有來自長安沃土的那種野性,他的野性,是來自黃土地的那種自然,那種性情。他的作品所透露出的野性和野逸是一種精神,一種原創。這種精神是從謝無量、陶博吾等前輩身上所繼承下來的,表達著生命的本真,也表達著書法這種特殊語言中屬於個性的形質。雖然他也能寫很傳統很純粹的書法,寫出很有意思能變通的傳統,但守舊的傳統不是張新生想要的,他要的是一個寫意的傳統,充滿稚氣玩勁的書法世界。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一個成熟的書家,就是在不斷接受傳統中不斷解構,不斷讓自己的性情再度融入到傳統之中,而且他所樹立的創作觀念已深入到自己書寫的層層面面,根深蒂固。張新生的書法中,帖也有,碑也有,草也有,楷也有。對於傳統,張新生用自己的考察思路轉化為一種非常自由的書寫狀態。這種自由狀態的建立,是對傳統建立一種新的語碼,一種肢解、解構後的整合,他的筆下,所有的線條墨色都是熟悉的,但同時又是陌生的,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取自諸體,俯拾即是。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張新生是當代陝西書壇少有的主體性強烈的書家,他用感性化解傳統,用激情乃至詩情創作,將傳統在自己的筆下陌生化。當代很多書家在其建立的感性系統中常常受理性壓抑,喪失了自由的感性與張力。張新生的感性世界是在自己積極的激情創作中造就的,他努力擺脫理性的抑制與規範,以個體完全自由的感性,獲得筆墨的解放與放逸。作為一個基層的書法家,無疑,他的創作經驗對其他書法家是有著啟發性的意義!




長安多寂寞,

書道有精神!

新生出新味,

筆筆如老根。


  這是我看完“孤鼎--回鄉證文獻展”張新生書法時隨口吟讚的一偈。

  十年前,我寫過文章,稱讚張新生是陝西西安長安區的具備異質秉性的書法家。異質秉性不是排入他冊,而是一種思考,一種感情,是不同於眾的,出類拔俗的。馬爾庫塞說過,“異質”是 “植根於形式的特殊性質中,植根於它的非壓抑的秩序、它的認知力量、它的業已終結的苦難背景。”張新生的異質,是多年自我修煉的結果。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寧夏工作時,他就開始習書,受教於胡公石先生。受之於師而弘揚之,而且他的創作已深入到另一種境界與層次之中。敢寫,敢這樣寫:他打破日常書寫的常規,他要在打破中發現自己。如今張新生已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已到了人書俱老的境界,書法愈老愈見自己,愈寫愈朝本真寫。張新生就是在朝回寫,朝生命的本真狀態寫,天真爛漫,無拘無束,正如韋應物詩中所云“採菊露未晞,舉頭見秋山。”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從張新生的書法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快樂智慧”,通過書法書寫的一種來自心底的解放與暢意,來表達人生的快樂。書法也使他保持了對於人生的一種積極狀態,一種自信,一種身心的解放。書法是一種感性、一種走向自由王國的藝術形式。書法是抒情的,這種抒情體現在某種韻律與格調,某些線質與結構的碰撞,大跨度的變形收攏。在書法中,他把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憂傷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書法使他獲得高度的精神自足,同時也使他達到了高度的精神愉悅。在他的書法中,有他自己的線條符號與感性邏輯。當書法成為一個對象,成為一個與他的感性非常鍥合的美的時候,他所體會的是一種由生命迸發出來的快感。書法是張新生的審美主體與生命表徵,征服物質與物慾,迴歸自性。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張新生藉助書法探索自己。在書法藝術所自律的體系中,張新生一直在抗拒著傳統所建立的關係,在傳統中建立感性,在感性中拆解傳統,昇華並超越傳統,讓那些不可忍受的東西變為可以忍受和可以理解的美。書法創作始終處在兩難處境:既要維繫傳統的存在,又要在新的審美形式中拆解那個存在並建立新的存在,贖還傳統,和解性情。書法是一種自在的藝術,從傳統中形成了自守形式的力量,張新生不斷在與傳統的打磨中迴環往復,用自己感性打碎已經形成的傳統慣性,塑造自己與傳統相隔相融的藝術世界,與文學想象相聯繫的一個異質的自在世界。傳統不可能徹底否定,傳統只能改造,只能填補,只能發現,從傳統發現自己的語言結字線條系統,確立一個自由、解放的書法新境界。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在創作草書時,張新生經常要喝一點酒作為引子,進入狀態。酒與書法有什麼關係?酒能調動情緒,刺激感覺,超鴻蒙,昏希夷。書法不是奧林匹克,作為藝術創作的書法也需要某種興奮劑,酒就是某些書法家進行創作特別是行草書創作的興奮劑,很難想象張旭不在酒的刺激下寫出什麼樣的作品。酒的確帶給張新生一種創作上的衝動與非理性,而怎麼能夠達到一定的火候?這還是從作品本身來看。現在他有時候用兩個手抓住筆,這是一種特殊的用筆方式,寫得依然是碧浪翻江,剛猛勁健。他的書法已經進入了老辣的狀態,線條如老根盤繞,結字如醉鬼醍醐,佈局如險境橫生,氣象如禪佛同至。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秋水悠悠浸野扉,

翰墨都在此中游。

西山煙雨卷梳簾,

日落斷橋人獨立。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作為一個藝術家,他寫得能狂到人所不及,也能靜守到人所不及,藝術催白了頭,但沒有把精神摧毀,相反,他活脫脫地像個小夥子。他不作詩,卻偶爾寫寫類似順口溜一類的東西,發發感悟。他的生命已熔鑄在書法裡,自有感慨,曾作這樣的詩句作為表白:

學書三十載,荏苒方知筆;

學古亦變古,翰墨過春秋。

何來書卷氣,格調有追求;

真草隸篆間,隨我各自修。

學書有恆力,古意筆中留;

法帖勤琢磨,磨硯穿筆頭。

……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如今張新生依然用他的大筆寫凌雲大字,用蠅頭小楷寫經卷佛語,用兼毫長鋒畫花卉山水,玩微信,搞社交,發脾氣,調侃人,自在自性自得其樂,他的工作室有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筆山,那是歲月,那是張新生精神上走過的每一個筆直或曲折的小徑。活得如此自然灑脫,就夠了。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作者簡介:吳川淮,中國新聞出版書協會副主席、中國楷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協第六屆新聞出版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活動策劃部主任、陝西省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書法作品先後入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第二屆全國草書藝術展等。獲2009年“海西杯”全國書法大賽唯一的一等獎、首屆“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佳作獎等,出版有《漆居齋讀書記》(一集、二集)、《以書為道》《書法名作欣賞》、《朦朧詩賞析》(評論集)、《川雲集》(詩集)、《涵蘊無語》(散文集)、《吳川淮書法集》、《中國當代藝術家精品藏書票•吳川淮》等。)


作品欣賞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與古為徒 振迅天真 張新生書法作品網絡展

編輯:朱嬋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