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文/小邹博士

导语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湖”,在蒙语中被称为“白色圣洁的湖”。查干湖位于我国吉林省松原市境内,地处松花江和嫩江的交汇处,是吉林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泊。查干湖冬捕仪式是查干湖的特色,每到冬季,345平方公里的查干湖悄悄地结为玉盘,等待着一代又一代的查干湖捕鱼人。

最近几年,查干湖冬捕仪式凭借冰下大拉网、冰上马拉绦盘等原生态的捕鱼方式,逐渐蜚声中外。其实游牧民族的渔猎文化历史悠久,查干湖的冬捕仪式则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查干湖自然风光

一、原生态的查干湖冬捕方式

  • 冬捕时间:每年十二月开始
  • 人数:20人左右一队/共50-80人
  • 时间:凌晨6点出发
  • 温度:零下20-30摄氏度
  • 穿衣:戴帽羽绒服、大棉靴是必需品
  • 捕鱼用品:马车、钩子、攒子、镩子、绞盘、捕鱼大网
  • 查干湖冬捕的总负责人被称为鱼把头,鱼把头负责组建捕鱼队伍、制定捕鱼的方案、选取捕鱼地点、指挥捕鱼全过程。凌晨六点左右,鱼把头就要召集所有捕鱼的村民,一起坐着卡车出发查干湖。另外还有村民负责赶着两架马车,马车上装满捕鱼的所有装备。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查干湖冬捕原理示意图

    查干湖冬捕的基本原理并不难,就是用一张圆形的大渔网把鱼捕起来,不过要在千米的尺度上进行操作,还是相当不容易的。捕鱼村民先要在入网口处用镩子凿出一个长1米宽0.5米的方形入网口,然后按照红色箭头方向,每隔14米凿一个冰洞,冰洞一侧50个共100个。 捕鱼大网从入网口下到冰面后的水里,被木质的“穿杆”带动,而穿杆则被冰洞处的“走钩”带动,依次地前往下一个冰洞,这样一整张直径上千米的大渔网就被铺陈成圆形,把鱼兜在其中。

    在出网口,捕鱼村民将“穿杆”取出后,用马拉动“大绦盘”起网。“大绦盘”类似于我们常见的磨盘,渔网拴在“大绦盘”上,马绕着“大绦盘”转圈,渔网就会呈弧形被源源不断的拉出。查干湖冬捕一网出鱼都在万斤以上,所以我们能看到少则两匹马多则五匹马转圈取网。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马拉绦盘起网

    二、辽金时代的捺钵传统

    查干湖冬捕起源于辽金时代的捺钵(nà bō)传统,捺钵是辽代契丹语,意为“皇帝的行营”,引申为帝王的狩猎活动。据《辽史》记载,辽代的皇帝们每年春天都要带领文武群臣、后宫嫔妃、宫娥太监等到查干湖进行渔猎。一方面,从马背起家的辽代统治者通过渔猎练习下一代的马上功夫,另一方面,皇帝通过宴请群臣,赏赐“头鱼”等方式笼络人心,因此捺钵也是统治者笼络部落首领、维持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

    捺钵的主要活动有捕鱼,打猎,宴乐以及议事,而捕鱼则是重中之重。捺钵一般开始于正月,此时查干湖冰封千里,皇帝和将士们就要开始“冬捕”了。辽代《契丹国志》里提到了契丹皇帝的捺钵捕鱼:

    皇帝每岁正月上旬,出行射猎,凡六十日。然后并挞鲁河凿冰钓(钩)鱼,冰泮,即纵鹰鹘以捕鹅雁。

    另外著名的庆东陵山水壁画《四季山水图》中的春季,描绘的就是契丹人春天捺钵的场景。除了辽代盛行捺钵,金代的皇帝们也热衷于到查干湖进行渔猎,在查干湖附近的金代遗址中发现了不少鱼叉、鱼钩等金代的渔猎文物。不论是历史文物还是文献记载都说明,游牧民族“

    人相习,代相传,今俗习古,古俗沿今”,将捺钵传统代代相传。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庆东陵山水壁画《四季山水图》(左:春;右:夏)

    查干湖冬捕对于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今天的查干湖冬捕,除了继承并发展了一套朴素却又行之有效的捕鱼技法外,在祭祀仪式、环保理念、民俗文化三个方面,也与辽金时代的捺钵一脉相承。

    ①从祭湖到醒网

    祭湖是辽金时代捺钵的传统,辽金的统治者普遍信奉“萨满教”,讲究“万物有灵论”,在进行捺钵之前,统治者要带领所有人祭祀山水万物。自蒙古人征服辽金古城塔虎城开始,查干湖在冬捕正式开始之前,都要首先进行祭湖仪式。最早的查干湖祭湖仪式起源于成吉思汗。据记载,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来到查干湖畔,一个地名叫“青山头”的地方。成吉思汗“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带领众将点燃熊熊火把,面对查干湖,九跪九拜,高颂《查干湖祭词》,然后将马奶酒洒进查干湖。

    现代的查干湖冬捕则完全沿袭了捺钵祭湖的传统,并进一步演化为繁杂的醒网仪式。“醒”意味着唤醒,醒网就是唤醒沉寂了一年的捕鱼大网,和德云社的“开箱”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醒网仪式由鱼把头负责,鱼把头身穿蒙古族传统服饰宣布醒网开始,点燃炭火并焚烧九柱檀香,紧接着站在周围的喇嘛一起吹奏海螺,面对祭坛诵经。然后44人身穿色彩斑斓的祭祀服饰,戴着面具,手持法器,开始跳起颇具“萨满教”特色的“查玛舞”。手持哈达和奶酒的蒙古族少女,则为即将踏上战场的蒙古族战士壮行。同样仪式结束,鱼把头把奶酒洒向查干湖,祈祷查干湖保佑世世代代的捕鱼人。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查干湖醒网仪式

    ②从保护到再生

    野生动物资源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根基,因此从辽金时代开始,统治者就非常注意对于查干湖资源的保护。辽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还曾专门下过诏书,诏书规定:

    豺未祭兽,不许采捕。冬月,雪尺以上,不许用网及速撒海,恐尽兽类

    这其实是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辽代对于渔猎的时间有严格要求,在

    “春月鸟兽孳孕”之时是不可以渔猎的。到元朝时要求进一步严格,全年只有七月到十月可以渔猎,其余时间完全禁止。另外古人对查干湖捕鱼的方式也有要求,比如上边提到辽金世宗要求的冬季捕鱼“不许用网”,只能用敲冰捕鱼的最简单方式,这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查干湖的鱼类资源。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查干湖一直有鱼可捕

    现代的查干湖冬捕继承了古人的保护理念,确保查干湖一直有鱼可捕。早在1992年,查干湖主管部门就投入了65万斤鱼苗,并禁渔三年。1997年,《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正式颁布:

    严禁在查干湖禁捕期和禁渔区内的一切捕捞活动

    严禁炸鱼、电鱼、毒鱼以及其它破坏性捕捞作业行为

    禁止向查干湖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抛弃禽畜尸体和其它有害物质……

    现代人通过践行更加科学的生态理念,颁布更为严格的保护法令,继承和发展了辽金古人“恐尽兽类”的可持续发展观。

    ③从实践到文化

    辽金时代的捺钵,是一种明显的生产实践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渔猎活动,这种独特的结合方式,形成了早期查干湖捕鱼人“万物有灵”的生存观。发展到今天的查干湖冬捕,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实践、宗教仪式、民俗文化为一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理念、媒介、资本的进入,一方面促进了查干湖冬捕作为民俗文化符号在全国推陈开来;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始终面临“本真”与“变异”的矛盾,现代化的推动也迫使查干湖面临“形存神离”的危机。

    恐尽兽类|浅析查干湖冬捕对辽金捺钵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同样面临“本真”与“变异”矛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

    文化的创造和再生产始终都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生存能力和生存状况密切联系的”,所谓继承,就是要保护查干湖民俗文化的“本真”,而发展则要求查干湖民俗文化遵循“发明、积累、传播和调试”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二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只是徒有形式的民俗,却难以寻觅真正富有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

    结语

    春水之畔,圣湖查干,一代又一代的捕鱼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继承了祖先朴素的生存之法,也传承了辽金时代捺钵传统的人生观、自然观、生命观,以及对万物的崇敬和敬畏。辽金时代的捺钵传统作为游牧民族的开年盛典,曾经盛行于这片辽阔的黑土地,而今已渐行渐远。今天的查干湖冬捕,正在把这段历经岁月沉淀的生存智慧,重现……

    参考文献:

    •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 《辽金时期的查干湖、月亮泡渔猎文化探析》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化发展》
    • 《“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乡村旅游传播对村庄社区文化的影响》
    • 《略论游牧民族“春捺钵”渔猎工具之美——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的查干湖冬捕活动为例》
    • 《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