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神器-支锅石

镇魔神器-支锅石

图文/邢占平

在宁武的大山里,有一块石头呈品字形,人们根据它的特征给它赋予了好多名字。 什么象顶一品石又名支锅石或镇魔石。因为它很奇特,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观赏。

驾车从太原到宁武东寨全程190多公里,大约需要2小时。这里便是山西著名的避暑圣地芦芽山风景区了,到过芦芽山景区的人都知道,这里旅游点众多,有万年冰洞、千年火山、悬空村、悬棺、栈道、天池。山西母亲河汾河的源头也在这里。

镇魔神器-支锅石

根据导航,我们沿汾河源头公路往北走了7公里,在楼子山下坝沟湾村北的公路旁,一眼就望到了有一座酷似大象头的花岗岩巨石矗立在那里,下车观望,我们完全被大自然有这么神奇的造化惊呆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象顶、象脸、象鼻、象眼、象腿、象耳、象颈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现在你的眼前,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象顶一品石”了。又因为,三块大石头叠加成品字形,俩小一大,两块小石头支撑着一块大石头,两块小石头就像锅灶,而架在中间的那块大石头就像加了锅盖的一口大锅,因此,得名“支锅石”。

镇魔神器-支锅石

之所以又称“镇魔石:是因为汾河源头水患不断,汾河之神台骀治理水患时,屡治不得其法,常常以失败告终,但他治理水患的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由此,感动了神仙,并指点其法,“不是你治水无力,而是有妖魔作祟”,台骀恍然大悟,于是,在神仙的帮助下,从天上摘下三颗星星,置于石象之顶,以石为灶,煮干了遍地洪水,镇住了妖魔,从此,这里风调雨顺,老百姓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镇魔神器-支锅石

围着支锅石仔细看上去,虽然,它们相

对独立且相互依靠,但它们其实就是一块石头所成,只是,在大自然的风蚀雕琢中成了今天的模样罢了,但支锅石坚如磐石的故事初到这里的人大都没有听说过,话说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为了打开侵略的通道,用小钢炮猛轰支锅石,只见支锅石“我自岿然不动”。久轰不倒的支锅石显灵般怒视着侵略者,万般无奈之下,鬼子只能绕道而走。解放后60年代,为响应备战备荒的号召,国家在三线筹备建厂,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建设者们怕支锅石滚落下来砸伤工人,便用钢丝绳套住支锅石,再用大吨位卡车强力拖拽,但支锅石纹丝未动。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也有大胆的游人曾试着推动大石,竟然有所晃动,众人见状,纷纷想一显身手,结果,可想而知。支锅石再一次向人们证实,它对这方土地的依恋和坚守是无法撼动的。

镇魔神器-支锅石

看过一本《汾河源头》的小册子,书中描写到:支锅石生成于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在漫长的岁月中,花岗岩能风化成球状,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观,再加上风霜雪雨、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都奈何不了它。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

多年来,人们对支锅石的观察和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于是得出了“一石七品”的结论,一品:支锅石、二品:镇魔石、三品:象顶一品、四品:慈像佛容、说到慈像佛容这和汾神台骀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支锅石的正面隐隐地能看到一幅酷似慈眉善目的菩萨像或一位道骨仙风的仙人像,这是因为台骀在治水时,每天在支锅石上勘看水情,日久天长,他的形象就映在了石头上。五品:天蓬元帅、从石头的右面看,支锅石又像是挺着大肚子的猪八戒,又因为这里曾经是点将台,所以叫天蓬元帅更贴切一些。六品:紫塞长城、支锅石的正面留下了明代宁武关兵备副史张凤翊(yi)的摩崖石刻“紫塞长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赵国长城的雄伟和磅礴。

镇魔神器-支锅石

所以,摩崖石刻的遗迹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文史资料。七品:吉祥奇石、在中国古代,因为与支锅石有缘,有的当了皇帝,有的当了宰相,人们说;这是沾了支锅石的光,所以,支锅石是一块能带给人们吉祥和仕途的奇石。抬眼望去,在支锅石背面的山上,有许多巨人石阵,传说是台骀治水时亲点的部将,游人又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汾神点将”。如果你游历到此,有幸被台骀点中,那你至少也是个县处级,也就是中国古代王朝里的七品。在中华大地,各种奇石林立,但“一石七品”的石头却不多,这也就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山西留给世人的一种财富。

镇魔神器-支锅石

写完这篇游记,我和支锅石的缘也算是结下了,至于将来有什么善果就不得而知了。

(两张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