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不远了

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不远了

为进一步推进“快递进村”,国家邮政局近日印发了《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这对农村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众所周知,物流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效率大幅提升,大部分城市可以享受急速送达的服务。但是在最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享受平等的待遇,一些地区甚至没有上门取送货的服务。

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近14万家快递企业,但在农村地区能够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却寥寥无几。在我们所熟知的几家快递公司中,也只有京东、顺丰等做到了部分农村地区的覆盖,其他公司基本都是寄送附近乡镇网点。

所以,在农村地区,快递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升级。为推进“快递进村”,京东集团、京东物流积极响应中国快递协会号召,与11家快递物流和电商企业联合发出倡议,结合京东自身情况,将围绕“新基建”下沉与“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等多项措施,全力推动物流普惠和“村村通快递”目标实现。

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不远了

京东如此积极的一个原因是在物流建设上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此时可以说正是用武之地。早在2007年,京东就开始建造和经营自己的全国物流仓储架构,集中调配,这使得京东能够通过物流仓储把控服务和速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这一优势为京东带来了良好的用户口碑,也体现了京东对服务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布局的前瞻性。以此次疫情为例,京东物流在疫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及时驰援武汉、输送物资,更是在全国运力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保障了全国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除了一二线城市外,在疫情期间的助农上,京东开通“全国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布25项助农措施,全面开放并倾斜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核心资源,解决滞销生鲜农产品上行问题。

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不远了

比如,云南楚雄、玉溪3000亩鲜花基地滞销的上百万支玫瑰,在两天时间内被京东快速送到了消费者手中;辽宁丹东东港市种植户段清梅的草莓搭上了京东生鲜的快车后,两天就卖出去近万斤;广西桂林的贫困户主要靠种植砂糖桔解决营生,但靠传统的办法卖不出去,在京东的助力下,解决了全县65%以上砂糖桔的滞销……

这背后是京东物流过去十多年在基础设施上的长久布局与建设,让京东有能力实现对农村地区的下沉。2019年8月,京东物流发起“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到年底已覆盖全国88%的区县,乡村物流时效进一步提升。

这也符合“村村通快递”的宗旨,一方面农村地区可以享受极致的物流服务与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实现农村升级,带动产业带农产品上行,助农脱贫。

而农村作为快递的最初与最后一公里的综合体,加上庞大的基数,也可以为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地提升,这也是国家高度关注农村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经济与城市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国家统计局在202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

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不远了

由此可见,下沉市场的消费能力逐渐提升,潜力有待释放,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打开农村消费的入口,电商们纷纷布局下沉市场,从线上到线下,再到物流供应链等方面,可以看出电商们对下沉市场的重视。

只是目前来看,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尤其是物流方面,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国内物流业目前尚处于发展中阶段,物流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80年代。

这里的物流效率是由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进行核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越低表示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发展水平越发达。

美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在GDP里的占比大约是8%,日本是11%,而中国在15%左右,差距明显。所以,中央前不久开始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确实是不能绕开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而农村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环也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新基建”方面,京东其实更具有先天优势。作为零售行业的头部公司之一,京东零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但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迎合了“新基建”的战略部署,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方面,全面构建以智能供应链为基础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其中,京东物流算是布局的重点之一,十几年的发展让京东物流实现了供应链端的不断优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京东物流不但拥有超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同时,在硬件上更是进行了长远的布局。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在全国共运营了700多个仓库,仓库总面积约1690万平方米,全国的25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智能仓库群。

打通最先与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不远了

而在农村物流基建设上,对产地上行的“最先一公里”,打造以产地为核心、辐射全国的高效网络,实现“产地到全国24小时达”。在销地下沉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千县万镇24小时达”,让24小时甚至半日达成为更多地区的物流标配,从而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畅通和公共服务互惠共享,成为农村消费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基于优质的服务与对下沉市场的布局,京东在拉新方面的能力开始显现。去年三、四季度,京东超过70%的新用户来自低线市场,成为京东加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也是京东在供应链能力上持续释放的成果。目前,京东物流低线城市的24小时覆盖圈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92%的自营订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24小时达。这对未来三年的快递进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让行业标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可以说,京东在物流方面的建设与投入对物流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农村快递方面,送货上门、促进消费,助力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也会加快“村村通快递”的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