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大家好!根據教育部文件,今年春季,全國中小學繼續使用統編版語文教材。為了幫助孩子們適應新教材,老師為大家整理了

“統編教材同步課文微課堂(包括知識要點、課文朗讀、視頻教學和圖文解讀)”,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課文朗讀

3古詩三首 寒食.mp3來自部編版小學語文00:0000:23

課文知識點

小學語文網獨家整理

(轉發請備註來源:小學語文網)

一、作者簡介

韓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詩人。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賞識,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題仙遊觀》《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等。


王建(768-825):唐代詩人,字仲初。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 “張王”。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當時社會現實有所反映。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謠》《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等。


二、我會寫組詞

侯:hóu(侯門、諸侯、王侯將相)

章:zhāng(樂章、篇章、雜亂無章)

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聲)

盈:yíng(豐盈、盈利、熱淚盈眶)

脈:mò(脈脈含情、溫情脈脈)

棲:qī(棲身、棲息、兩棲動物)

鴉:yā(塗鴉、烏鴉、鴉雀無聲)


三、多音字

傳:chuán (傳說)zhuàn(傳記)

脈:mài(山脈)(mò(脈脈)

纖:xiān(纖維)qiàn(縴夫)


四、理解古詩

寒食

詩意:春天的京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城裡的柳樹。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賜新火,嫋嫋輕煙散入權貴豪門的家裡。


迢迢牽牛星

詩意: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伸出纖細雪白的雙手,札札地穿梭織布。(織女)一整天也織不了完整的花紋,哭得淚如雨下。銀河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只隔一條清澈的河,相視而不能相互說話。


十五夜望月

詩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樹上棲息著烏鴉,秋天的露水無聲地打溼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這秋天的情思會落到誰的一邊?


五、問題歸納

1.《寒食》這首詩寫的是怎樣的景色?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手法,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2.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兩句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

開頭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遊子,和河邊苦苦等待的女子。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了遊子的思親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

唐朝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六、課文主題

《寒食》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


《迢迢牽牛星》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而不得會面的悲劇,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寫出了人間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


《十五夜望月》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七、古詩賞析

寒食

開頭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春城”指春天裡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無處不”,用雙重否定構成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東風御柳斜”是寫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御柳”是指御苑裡的柳樹。當時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清明這天皇帝還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恩寵。所以詩人在無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隨東風飄拂的“御柳”。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漢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五侯”一般指東漢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這裡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跋扈的宦官。這兩句是說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裡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這首詩善於選取典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進行諷刺。雖然寫得很含蓄,但有了歷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情況的印證,讀者還是能瞭解詩的主題的。


迢迢牽牛星

此詩寫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頭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不可執著。牽牛也皎皎,織女也迢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遊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詩歌語言的微妙於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一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裡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札札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詩人在這裡用了一個“弄”字。《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弄之瓦。”這弄字是玩、戲的意思。織女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於機織,只是撫弄著機杼,泣涕如雨水一樣滴下來。“終日不成章”化用《詩經·大東》語意:“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最後四句是詩人的慨嘆:“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那阻隔了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牽牛與織女相去也並不遠,雖只一水之隔卻相視而不得語也。“盈盈”或解釋為形容水之清淺,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脈脈”都是形容織女。《文選》六臣注:“盈盈,端麗貌。”是確切的。人多以為“盈盈”既置於“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滿溢,如果是形容水,那麼也應該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淺。把盈盈解釋為清淺是受了上文“河漢清且淺”的影響,並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選》中出現“盈盈”除了這首詩外,還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亦見於《古詩十九首》。李善注:“《廣雅》曰:‘贏,容也。’盈與贏同,古字通。”這是形容女子儀態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為“端麗”。又漢樂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也是形容人的儀態。織女既被稱為河漢女,則其儀容之美好亦映現於河漢之間,這就是“盈盈一水間”的意思。“脈脈”,李善注:“《爾雅》曰‘脈,相視也’。郭璞曰‘脈脈謂相視貌也’。”“脈脈不得語”是說河漢雖然清淺,但織女與牽牛隻能脈脈相視而不得語。


這首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音詞,即“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特別是後兩句,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十五夜望月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言絕句。在民俗中,中秋節的形成歷史悠久。詩人望月興嘆,但寫法與其他中秋詠月詩完全不同,很有創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樹棲鴉”,明寫賞月環境,暗寫人物情態,精煉而含蓄。“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鍊,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冷露無聲溼桂花”,緊承上句,藉助感受進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寫了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兩句採取了忽然宕開的寫法,從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聯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賞月的活動昇華到思人懷遠,意境闊大,含蓄不露。“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


這首詩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詩中有畫”。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委婉動人。

教材課後習題參考答案

2.結合牛郎織女的故事,說說《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情感。

牛郎織女的故事講述的是凡人牛郎和天仙織女相親相愛,最終被王母娘娘所阻,分住天河兩邊,每年只有七夕才能相見。本詩重點描寫了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情景,突出了織女的相思和分離的痛苦。以此表現了思婦對遊子的思念之情,抒發人間離別之苦。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誰家”委婉地表達了遊子的思親之情。在你讀過的古詩詞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詩句?和同學交流。

唐朝詩人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選做題

《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寫了哪些傳統習俗?還有一些古詩也寫到了傳統習俗,查找資料瞭解一下。

《寒食》這首詩寫寒食節禁止煙火,吃冷食的傳統習俗;《十五夜望月》描寫了中秋節賞月的傳統習俗。還有一些古詩也寫到了傳統習俗,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村居》寫了春季放風箏的習俗;《元日》則寫了春節飲屠蘇酒,插桃符的習俗……

圖文解讀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微課堂」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