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請
刷新
試試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這座佇立在天安門廣場西北側、具濃郁中國特色的恢宏建築,又一次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包括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北京火車站等在內的“十大建築”,在1958年至1959年間拔地而起,猶如十顆璀璨的明珠,不僅讓古老的北京城展露新顏,更見證著這座千年古城日新月異的變化。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會議上提出,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建國十週年,決定在北京興建一批公共建築作為國慶獻禮,以展示年輕共和國所取得的成就。
1958年9月初,時任北京市副市長萬里召集北京千餘名建築工作者開會,傳達中共中央關於籌備慶祝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通知,要在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到來之前,建好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
“在‘十大建築’中,人民大會堂面積最大,建設難度也最大,工期非常緊張。”作為人民大會堂建設親歷者,原北京建院第二設計所副所長李國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在當時,要完成這樣的建設任務,是非常困難的。”
最初,人民大會堂設計規模是7萬平方米,經多輪修改,提出15.8萬平方米規模的方案,“基本上就是現在的平面佈局”。李國勝提到,為了完善部分使用功能,人民大會堂建築規模增至17萬餘平方米。可滿足一萬人同時開會。
“人民大會堂鋼結構部分設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為了給施工創造條件,當時的設計人員經常晚上加班,整晚都在設計圖紙,配合施工進度。”李國勝表示,多方協作也是施工順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人民大會堂跨度大,“吊裝是非常困難的。施工單位想了很多辦法,施工材料來自全國200多家加工單位,體現了多工種協作。”
此前報道顯示,參與人民大會堂建設的勞動大軍共計30萬人次。23個省、市的200多家工廠,為人民大會堂趕製了大批設備和材料成品。
在當年艱苦的條件下,來自天南海北的設計師和建設者們,憑藉集體智慧的結晶與熱火朝天的幹勁,邊設計、邊備料、邊施工,推動“十大建築”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建成竣工。從剷起第一剷土,到驗收完畢,人民大會堂的建設歷時不到一年時間。
自竣工之日起,“十大建築”已成為北京的城市符號之一,至今仍為人們熟知和津津樂道。
改革開放以來,歲月荏苒,在北京城市建設提速發展的現代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高水準地標建築不斷湧現。
無論是駐足於國家大劇院,還是漫步在鳥巢、水立方,又或是徜徉於大興機場、首都機場T3航站樓,人們總能通過這些巨型藝術品,感受這座承載著中國文化和夢想的城市從新中國成立到新時代的發展變化與美好活力。
北京建院董事長、總建築師徐全勝向記者介紹說,1949年到1959年,北京新建房屋的建築面積約2724萬平方米,是北京原有建築的1.3倍,相當於新建一個北京城。目前,北京建築面積總量的紅線是21億平方米,已經建成了17.5億平方米。
他說,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建築特色,建築形象要反映社會和時代的特點。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科技、文化實力,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要以建築這種載體表現出來。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要加強城市設計,塑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特色風貌,重視建築的文化內涵,加強單體建築與周圍環境的融合,努力把傳承、借鑑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打造能夠體現北京歷史文脈、承載民族精神、符合首都風情、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精品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