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金句賞析: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王陽明金句賞析3: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陽明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更於事物上怎生求?……若只是那些儀節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溫清奉養得儀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


按:儒學的根在於倫理,這是理解儒學的鑰匙,也是判斷是否為儒家的主要依據。把儒家理論盡力往倫理上靠,那麼,理解起儒家經典來也就會豁然開朗。

陽明先生說“心”,如既往的儒家一樣是源於人的自然情感卻又高於自然情感,用孔子的話來說即是“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內在的質樸(誠)與外在的言行(禮)相宜,方才是君子。

【王陽明金句賞析: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在“心學”看來,外在的禮是發自內心的良知,良知所到無不是禮,良知也就是天理之極、至善之所。特別是人往往放失本心,盡在物慾上與人爭求,更凸現本心的流失。因而,觀陽明先生的學問多在“回覆本心”上指點用功。當人心不為自己考慮,而出自於良知的自然(天理),此心所發即是禮。要不一心外求,盡去學習別人怎麼孝順,怎麼誠信,就如同別人演戲一樣看著完滿但卻是虛假,如果把人生也當成一場戲演給別人看,也只是一個物化的人生。

【王陽明金句賞析: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從不欺騙自己的心開始。


(喜歡心學的,點個關注師友提攜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