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關八仙庵

西安東關八仙庵


文:朱文傑


  

  西安民謠裡有:“說東關,道東關,東關有個八仙庵。蒸饃籠,大無邊,蒸饃籠裡坐八仙。”還有學生時代流傳的胡填詞的歌曲:“向前向前向前,向南關,向北關,向西關,向著東關的八仙庵。那裡的道士坐的端,我們排著隊去抽籤。抽了一個上上籤,東關的燒雞不要錢……。”

  

  八仙庵,始建於宋,被視為道教仙蹟勝地。地處唐興慶宮東北隅,今西安市東關長樂坊。但這個長樂坊和唐長安城的長樂坊不是一回事。“文革”中改名為更新街,1972年又恢復舊名。

  

  據八仙宮碑石記載,宋時在此地下常聞隱隱雷鳴之聲,百姓建雷神廟鎮之。後有人於雷神廟看見八異人遊宴於此,認為是“八仙”顯化。遂建八仙廟祀之,稱八仙庵。

  

  西安八仙庵和我緣份不淺,1958年浮誇風盛行的大躍進時代以後,緊接著三年困難時期最艱難的1961年,我上小學五年級,曾隨著父親在這裡練過攤,其實當年也叫投機倒把。八仙庵當年有自由市場,亦稱黑市。

  

  我父親20世紀30年代曾是西安南廠即南馬道趙壽山部的軍工修械廠,後陝西機器廠的工人,1953年在武功楊陵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模型廠當工人。1961年遇上下放幹部,奇怪的是我父親為工人身份卻被下放,而且當年下放幹部方向是朝農村下放,而我父親卻逆向從武功楊陵鎮“下放”回省城西安,從此失了業,全家面臨極端的生活困境。

  

  被逼無奈的父親就在八仙庵自由市場擺攤做點小買賣,這可是那年月最犯忌的事,屬於被嚴厲打擊的對象。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有名的市場,官理非常嚴,擺攤的隨時有被罰沒、帶走的遭遇,何況父親肯定是無照經營。我當年幫著負責看地上擺的貨攤,所謂“地攤”是也。即在地上鋪一塊油布,上面擺上貨賣。市場管理最嚴時,父親負責在市場口巡視,發現不對就一聲喊,或招個手,我就忙收拾攤子,捲起油布鑽進背巷子躲起來,待凶神惡煞的這夥紅袖章走咧,再擺出來。那無非是賺點蠅頭小利,我也是利用星期天,僅僅跟著父親出過三幾次攤。當年遇到檢查,我還算機敏,卷攤子走人也十分麻利。中午吃飯,父親犒勞我,專意領我去八仙庵旁邊一家飯館,給我來了一碗紅肉煮饃,記得一個大海碗,上面漂著白色的是肥肉片,紅色是厚厚一層辣子油。那可是“三年困難”的飢餓年代呀!半年都吃不上一回肉。開吃時怕燙,用嘴去吹油,那油汪的,吹開了,又回來,沒吃到嘴呢,已經香得我渾身打顫顫。這些都成了我永遠不會磨滅的記憶。

  

  那些年我從不敢說起這些似乎不光彩的經歷,50多年過去,一次給同學諞起,他們還調侃我:“哎呀!你還是個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的能人。”

  

  因為這生意不好弄,弄不好給戴上投機倒把分子帽子,那就嚴重了,有被關進局子或者拘留所的危險,可能西大街公社(辦事處)也找我父親做了訓誡談話。隨即父親也被迫收了手。

  

  後來幾十年裡我都對市場管理人員野蠻執法很反感。好像是1999年中,我當西安市政協委員,去政協開完會,回家在路上,正好碰上幾個市管毆打一位在路旁賣菜的老農民,把老漢踏倒在地,把人家新鮮的菜從三輪車上扔得遍地都是。我平時屬於不惹事的主,此時卻義憤填膺,上去就訓斥那幾個市管:怎麼能野蠻打人!誰知一個直接抓住我領口,惡恨恨地問我想幹啥?我說:你還想打我呀?你今天敢動手,我讓你這大蓋帽戴不成!這時我也拿出了政協委員證在他們眼前晃了一下,這才嚇得他們鬆了手。馬上從口袋掏煙讓我,忙說對不起。我此時一看那賣菜老農民早已藉機騎著三輪溜了。我那天朝回走時心裡一直很興奮。

  

  後1962年父親受西安西頭幾個曾經的師兄弟之邀,成了灑金橋街清真古寺辦的一家蓮湖區模具廠的工人(清真古寺1958年以後關閉成了工廠),還擔任了車間主任,廠長是一位坊上回民,是我父親20世紀30年代的工友。

  

  二

  

  當年八仙庵有清代朝廷給無償劃撥的地產,由道士自己耕種。我的朋友家住景龍池的商子周兄回憶:“20世紀60年代,我上高二那年,恰好安排我們班為八仙庵道觀收麥。臨近考試,有機會放鬆一下,同學們熱情很高,收割、捆紮、拉運,你爭我搶,幹得熱火朝天。道長們看到同學們如此賣力,十分高興,午飯安排的是燴菜、油潑辣子,白麵饅頭又大又白,管飽。那時候年輕,正長身體,能吃,又值困難時期,平時吃不飽,好不容易有個吃飯管飽的機會,難得,同學中最多的吃了兩碗燴菜,6個饅頭,而且邊吃邊說:“多少年都沒吃過這麼一頓飽飯,真香!”

  

  當年八仙庵打下糧食除自給外,還逢廟會施捨給逃難討飯的窮苦老百姓吃。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好多人都去八仙庵吃舍飯。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八仙宮更是遭到嚴重破壞,房屋、殿堂被西安市機床二廠佔用,將好多大殿神像都推倒搬走。1982年根據黨的宗教政策八仙宮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開放宮觀,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到改革開放七年後的1985年工廠才全部從八仙庵搬出。

  

  我的朋友陝西老三屆企業集團的董事長王克良,20世紀70年代初,命運把他安排到了八仙庵,為八仙宮守廟產。於是這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叢林的萬壽八仙宮成了他的避風港,在這裡雖然仍很艱苦;斷了香火的八仙庵慘遭破壞,道人衰老,喪失勞力,廟裡土地也大部分歸了公社生產隊,但王克良卻逃脫了地主資本家成份處處捱整的環境,八仙庵讓他有了喘息的安身之地。

  

  王克良在八仙庵睡覺的床板是一塊慈禧太后題款的御匾,讓人驚異。這塊御匾,是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西逃西安時,駐蹕八仙庵題的“玉清至道”四字匾。當時沒床板,道長就從倉庫隨便抽出這塊匾來,王克良一睡就是五年。當時我撰寫《老三屆故事》時,想把王克良以後的發達和老佛爺的這塊御匾聯繫起來,曾寫了一章《在八仙庵睡御匾的人》,給王克良罩上點神奇光環。

  

  而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避難,駐蹕八仙庵時應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當時老佛爺還給了八仙庵1000兩白銀,命道長李宗陽修建牌坊,並賜名“敕建萬壽八仙宮”,這便是八仙庵被冠上“宮”而得名“八仙宮”之原因。但老西安人還是喜歡叫八仙庵。

  

  我的同事、文友商子秦當年家住景龍池,離八仙庵很近,他說:“知道巷子裡的小夥伴過年時經常到八仙庵裡去偷香,就是把香爐上剛剛點燃的香拔下來,然後拔腿就跑,到沒人的地方,把香上的火蹭滅,然後可以用來點炮。不過千萬不能讓老道們抓住。”哈哈!廟庵裡偷香,小屁孩真能想出來。商子秦的二哥商子周,寫文章回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八仙庵,臨街路北有彩繪木牌樓,馬路對面是一面青磚砌起的碩大照壁,上刻‘萬古長春’四個大字,牌樓與山門間是很大一片空地,種著許多樹,每逢過會時這裡就擠滿了人,有算命的、耍猴的、套圈的、唱戲的、賣吃的、拉洋片的、擺地攤的,熱鬧非凡。……我們也會在八仙庵院子裡看書,那時,上香的人很少,廟裡陰森森的,很怕人,坐一會兒就跑出來。廟裡的道士一個個皂衣麻鞋,仙骨道風,飄逸得很,對我們倒也十分和藹。”

  

  子周兄考高中時,母親帶他去八仙庵算過卦。“算卦先生告訴母親,‘此子鼻樑高且直,中根直達天庭,有為官之相’。那個年代根本沒敢想過當官,但是,這句話卻記了一輩子。”果然,後來商子周兄擔任陝西省腫瘤醫院院長、陝西省腫瘤研究所所長,退休後還被聘為長安醫院常務副院長。

  

  三

  

  記得我當時去八仙宮,我對這裡印象極佳。只見幾處庭院裡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環境清幽,院中處處奇花異草,更有幾株參天古樹,綠蓋如雲,儼然瓊琳閬苑,仙蹟勝地,認人有陶然忘憂之感。

  

  我特別對八仙宮中殿門內外懸掛的匾額、楹聯感興趣,如靈官殿殿門中央上楣懸掛有國民黨元老邵力子題寫的“其道大光”匾額,“扶正壓邪、安穩諸方”對聯;八仙殿殿門上懸掛清光緒皇帝御筆“寶籙仙傳”匾額,殿門兩副對聯,第一副是:“桂殿仿琳宮珠箔銀屏百二關河凝瑞色;典章垂柱下琅函玉軸五千道德著名言。第二幅是:暮鼓晨鐘警醒塵凡黃粱夢東華傳道鍾離授訣廣垂慈度;朱魚清聲朗詠步虛贊洞玄全真閬苑琳宮新輝共仰仙蹤。”還有“扶宗翊教”“尊道貴德”“道法天地”“真空妙用”“普化有緣”等匾額,讀來細細揣摩,讓人啟悟。

  

  《民國西安詞典》載:“民國十五年(1926)11月西安解圍,翌年1月馮玉祥率部到西安後,其部下駐紮於八仙宮道觀內,所存道教經典遭損壞。監院請陝西名流宋伯魯設法制止,宋致函馮玉祥斡旋。馮玉祥令軍隊從八仙宮撤出,使道觀內文物典籍得以保存。

  

  民國二十四年(1935)唐旭庵任八仙宮監院時,全面修葺,得楊虎城、邵力子、孫蔚如、于右任等人捐款二萬四千餘元,先後重修呂祖殿、太白殿、靈官殿、八仙殿、鬥姆殿、山門等,二十七年(1938)竣工。”

  

  再有,院裡磚壁樓上鑲的“文革”中倖免於難的兩塊碑,一塊是民國二十七年(1938)唐旭庵監院在楊虎城將軍和邵力子等資助下重修八仙宮後所立的《重修西京萬壽八仙宮碑記》,再一塊是李宗陽方丈為慈禧立的《慈禧太后萬壽碑》。特別難得,成了八仙宮歷史的最直接的見證物。

  

  李宗陽任八仙庵方丈時,正遇慈禧太后駐蹕八仙庵,李主持率道眾接駕恭迎,深獲患難之時的慈禧好感,她還封李宗陽為“玉冠紫袍真人”。當慈禧垂詢庵事時,李就稟奏該庵常遭當地惡徒侵擾,尤其庵內數百畝田麥子待夏收時被盜割搶奪。太后聽後發怒,就賜給八仙庵一根御棍,並曰:“如敢犯者,以此棍懲之。”還有,此棍也被稱為御杖,有打死人不償命,不受《大清律》約束之說。於是,庵中把御棍,供奉在鬥母殿中。從此,果然很有效應,無人再敢犯禁。可惜這根棍子在“文革”中被毀了。

  

  四

  

  2004年7月30日國家郵政局發行《神話——八仙過海》郵票時。我在陝西省集郵協會和郵資票品局的一次宣傳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西安八仙宮應當是《八仙過海》郵票最重要的原地之一,申請在西安的八仙宮舉辦首發式的建議。不等我解釋,馬上遭到參會者的反對:“《八仙過海》的原地,只能是山東蓬萊,和陝西八杆子打不上。”這時還有資深集郵家、省郵協的負責人暗中遞條子,擔心我亂說話丟人。於是,我把為《八仙過海》郵票寫的文章提綱在會上說了個大概,在先開始的一片質疑聲中最後被肯定。終於上報國家郵政局,順利為西安八仙宮爭取到了原地之一的首發式。

  

  接著,我和省集郵協會和郵資票品局的領導去東關八仙庵找主持胡誠林道長,一起商定舉辦首發式事宜。自然一拍即合,皆大歡喜,為此道觀還訂購了上千套《八仙過海》郵票小型張。當年的陝西省郵政公司副總經理在會上表揚了我,說一個策劃就為當年還經營困難的陝西郵政掙回來100萬。

  

  為什麼八仙宮具備《八仙過海》郵票首發地的資格呢?我在文章中寫道:“這是因為,西安八仙宮是國務院公佈的21個全國重點宮觀中,唯一一個以八仙命名的宮觀。為八仙中最為著名的呂洞賓被鍾離權點化的長安酒肆之原址,八仙宮前有石碑記之,旁刻“呂純陽先生遇漢鍾離先生成道處”。據《列仙傳》載:鍾離祖師於長安酒肆,感悟呂洞賓,“黃粱夢覺”度成仙,後人為紀念呂祖於此立祠祀之。

  

  八仙的傳說起源於陝西,八仙中實有其人的幾位高道的主要活動地域都在長安、關中一帶。如李鐵柺夢遊華山隨老君修道。清代無垢道人著的《八仙全傳》說華山紫霞洞為李鐵柺的洞府。後李鐵柺在終南山修煉,並點化了鍾離權。鍾離權為唐代京兆咸陽人,他點化了呂岩(呂洞賓),又相攜在終南山修煉,眉縣湯峪有“鍾呂坪”遺址。《全唐詩》中收有鍾離權的《題長安酒肆壁三絕句》。其中有“坐臥常攜酒一壺”“疏散人中一丈夫”的詩句,可見其風貌。還有“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點出對蓬萊仙境的嚮往。八仙中的張果老的原型為唐代著名道士張果,他在長安時,唐玄宗崇道的思想受他影響很大,因驚其仙術,有以御妹嫁之的傳說,《舊唐書》《新唐書》中都有關於的張果種種異能記載。韓湘子在藍田有湘子洞,紀念他在藍關點化韓文公(韓愈),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有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記之。相傳韓湘子為韓愈侄孫,隱居在藍關,幼隨韓愈居長安,西安有湘子廟街為證。而藍采和也有傳說,他常在長安大街上攜花籃而歌,《全唐詩》收有《踏歌》一詩“踏歌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清初戲曲中有《藍采和長安鬧劇》。後藍采和於酒樓大醉後乘鶴飛昇成仙。

  

  五

  

  可以說八仙崇拜之前先有鍾呂崇拜,八仙核心人物應以鍾呂為主。八仙的崇拜和道教全真道關係十分緊密,戶縣的重陽宮為全真道的祖庵。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傳說為呂洞賓點化,尊呂祖為師。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和前邊提到的劉海蟾被全真道奉為北五祖。可以說從鍾呂崇拜到八仙崇拜是因為全真道而起的。

  

  元初,全真道鼎盛之時,元太祖成吉思汗聘王重陽的徒弟全真七子中的邱處機為國師,統領全國道教,而丘處機對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的呂洞賓肯定極盡崇拜,就是邱處機主持修建了呂洞賓在山西芮縣的純陽宮。

  

  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以“敬天愛民”“減少屠殺”、“清心寡慾”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即“一言止殺”而聞名天下。我特別欣賞長春丘處機真人的一句話:“俺五十年學得一個‘實’字,未肯一旦棄去。”並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而如今西安八仙宮中,東跨院中有祭祀呂洞賓的呂祖殿,西跨院中有祭祀丘處機的丘祖殿,就證明了這一點。

  

  當時的八仙庵離戶縣全真道的祖庵重陽宮不遠,且是呂洞賓成仙得道之地長安酒肆,其間在此大興土木,廣為擴建,使之成為全國道教活動的中心。後來“鍾呂”發展為八仙,經陝西省社科院道學研究中心樊光春教授分析考證,也有暗指全真七子加上其師王重陽的意思,而全真七子中正好有一女子,名孫不二,這才有了以後的何仙姑。另外全真道主張佛、道、儒三教合一,何仙姑也有代表佛家觀世音形象之寓意,而儒家的代表就加上了曹國舅,此二人在八仙中處於陪襯地位,長安關中一帶沒有活動遺蹟,也不像其他幾人全是傳有真身的高道。

  

  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關中人,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卻全是山東人,後來,全真道在山東得以大發展。八仙傳說的重要來源就是《八仙東遊記》,此東遊就有暗指全真道向河南、山東發展傳道之寓意。丘處機寫有《憶法眷》詞,其中首句“自東離海上”,末句“駕雲朝上帝”就暗含了八仙過海的意思。可以說,八仙過海,起於長安,經山東而過東海至蓬萊仙島的。”

  

  按歷史最早的記載,呂洞賓應是陝西關中長安人。北宋《國史》載:“關中逸人呂洞賓。”《宋史•陳摶傳》載:呂岩“關西逸人。”宋人吳曾收錄的嶽州石刻《呂洞賓自傳》中,呂稱自己“吾乃京兆人。”元代的《唐才子傳》《唐詩鼓吹》均記載呂為京兆人,《江洲望江亭自記》則載:“吾京川人。”《西安府志》卷37載:“呂洞賓,初名紹光,關右人。”

  

  呂洞賓的祖父呂渭,唐朝禮部侍郎,其父呂讓,早年曾任藍田縣尉、三原縣令。呂洞賓誕生之地應在這京兆長安或關中一帶,否則呂洞賓的自傳不可能自稱“吾乃京兆人”了。

  

  元代以後,才有呂洞賓為河東人(今山西永濟)之說。這應該是指他的祖籍,因為他的曾祖父呂延之,曾任河東節度使。

  

  西安青年路西段老九府街上專門還有個呂祖廟,大門匾上四個大字寫的是“孚佑名宮”。4月14日傳說為呂洞賓的生日。每年到此時,呂祖廟和八仙庵都舉辦呂祖聖誕法會。可惜抗戰時遭到日本飛機轟炸,大殿掀頂,只剩斷壁殘垣。接著又過幾年呂祖廟裡部隊儲存的軍火,引起爆炸,廟終大部被毀。

  

  記得我每到八仙庵那裡文物市場,必須轉上一圈,雖不是來此淘寶揀漏,只是感受一下這裡濃濃的歷史氣息,看看秦磚漢瓦、唐代銅鏡,還有不知年代和出處的瓦罐和玉器,也就心情大好,舒暢爽快了。我也曾慕名到附近名氣不小的老徐家黃桂稠酒店品嚐過該店宣稱的,當年八仙中呂洞賓,以及李白“飲中八仙”等人喝過的稠酒。《民國西安詞典》載:長樂坊徐記黃桂稠酒店“明末清初時已譽滿長安。傳於右任先生主陝時,慕名赴飲,酒後即興為之親題‘徐家黃桂稠酒店’招牌。”

  

  這家店堂裡還高懸著這樣一副對聯:“李白問道誰家好,劉伶回言此處高。”當然我也顧不上問此聯真假,來此喝一碗稠酒,只為重溫一下“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的那份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