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样做,北京协和医学院可能不会成为国内最好医学类高校

号称“世界最强公立大学系统”的加州大学,在旧金山的分校是世界著名的医学类研究型大学,学校仅有3000名学生,却是享誉世界的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教学中心。

而中国最好的医学类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也是国内典型的“小而精”大学。这所大学占地面积还不及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学生仅有4000人,却大师云集,人才济济,号称“中国医学殿堂”。

仅由几栋楼组成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究竟是怎样成为中国大学的巅峰的呢?


如果没有这样做,北京协和医学院可能不会成为国内最好医学类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全景


医学高校的标杆

今天,国内强大的医学类高校不在少数,但像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么“精致”的,却绝无仅有。学校如弹丸之地,却处处是瑰宝,以一己之力引领国内医学院校的发展,诠释了什么叫“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它无论在办学实力还是学风传承,不管在人才培养还是学术研究,都堪称医学类高校的典范。

在学校管理方面:可谓出师有名。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同时,这里还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所在地,实施“院校一体”的管理体制。由于医学类专业突出,学校也被列为“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因此,学校不仅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也是医学研究的先锋。

在学科设置方面:求精而非求全。北京协和医学院有四个学院,即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和护理医学院,学科不多,但办学质量很高。学校的学生约4800人,其中80%是研究生,可以看出这是一所以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院校。

在师资力量方面:各路大师云集。北京协和医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吸引了众多大师级专家、学者前来这里从事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工作,到今天依然如此。当前,学校不仅拥有24位两院院士,1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以及多位各类头衔的专家学者,更有近400位博士生导师和660位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教学的师生比约3:1,达到了世界顶级大学的比例。

在硬件设施方面:先进设备齐全。成立100多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形成了强大的临床治疗能力和系统的科研体系,多个优势学科被国家列为重点学科。迄今为止,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级中心,形成多个研究所、临床医院同步发展的庞大学术体系。同时,学校还和多个国际名校、组织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更与世界卫生组织建成11个合作中心。


如果没有这样做,北京协和医学院可能不会成为国内最好医学类高校


百年登顶金字塔之巅

没有一所学校是从诞生之日起就能称得上“标杆”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能够成为国内医学类的“殿堂级”高校,成为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是在100多年的历史沉淀中,经过精益求精的自我修为才缔造出来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采用典型的“小、精、尖”的人才培养机制——

·小:从创办初期就坚持小规模办学,至今每年依然只招收100多名本科生,学生总数仅4000多人;

·精:实行精英教育,采用八年学制,通过“三年医学预科加五年临床教学研究”的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尖:以前学校实行“淘汰制”办学,对学生实行严格的考核,建国之前每年仅有约15名学生毕业,确保每一个毕业的学生都学有所成。

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些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学校创办于1917年,立志要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医学院。立志远大,因而开拓创新。办学第二年,学校就在国内首开先河,设立了“八年制医学本科”,对学生实行“通识教育”。三年的预科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习文史、理工、商法等学科,成绩合格才能继续攻读医学专业。

在这样大浪淘沙中,淘洗出来的,全都是闪闪的金子。100多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无数医学界的精英,其中包括吴阶平、黄家驷马、张孝骞、林巧稚、吴英恺、曾宪九、诸福堂等医学大师。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为优秀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医政管理学家,成为我国医学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


如果没有这样做,北京协和医学院可能不会成为国内最好医学类高校

2019年毕业生


高校特色办学之路

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仅为国内医学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巨大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国内的大学,树立了一个高校特色办学的典范。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办学模式可以看出,大学不一定要走“大型”“综合性”之路才能成为实力强大的高校,抓住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走特色办学之路,对于很多大学来说,或许是更适合的。

同时,今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还在继续探寻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2006年,学校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兼具“清华大学医学部”的身份,依托清华大学获得更高水平的人才资源,并与清华大学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

希望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和精益求精的理念,早日建成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医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