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祀扫墓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1 扫墓

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为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时至今日,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2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为揪着皮绳而迁移。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3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4 踏青

古时叫探春、寻春。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5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6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7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8 插柳

清明时正值柳枝青青,民间上坟扫墓之后,往往折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以辟邪,有的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辟邪,妇女则戴上柳条做成的饰品。我国还有些地方,祭祖扫墓时也在坟上插上一些柳条。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No.9 吃润饼

“润饼”又叫春卷,以薄饼皮包春蔬,是一种清明节冷食。到了唐朝时立春有吃“春盘”习俗,盘中满满的春蔬 配上春饼,春盘可说是春卷的前身,流传到今天。

【小科普】你对清明节足够了解吗?

清明节, 不管是缅怀先人、祛灾袪病的祈福,还是踏青郊游、舒展身心的游憩,大家不要忘记做好防护。特殊情况,保护自己,利己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