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遗产是登录在“世界遗产一览表”上的文物及遗迹,主要指对人类整体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遗产。对于遗产的选定都以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次定期总会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基础进行。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三类。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截止到2019年,共有14处世界遗产 (其中文化遗产13处、自然遗产1处),20种无形遗产以及16种记录遗产。

韩国的文化遗产的形成上至古代,下至朝鲜王朝时期,贯穿了韩国历史的全过程,异常丰富多彩。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了宫阙、寺庙、古城等古迹与建筑物,富含艺术价值与科学合理性。

下图是百济历史遗址地区的平济塔,参见前文韩国白江口,中日第一战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下。

  • “海印寺藏经板殿”(1995年),
  • “宗庙”(1995年),
  • “石窟庵与佛国寺”(1995年),
  • “昌德宫”(1997年),
  • “华城”(1997年),
  • “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址”(2000年),
  • “ 庆州历史遗址区”(2000年),
  • “朝鲜王陵”(2009年),
  • “韩国的历史村落:河回与良洞”(2010年),
  • “南汉山城”(2014年),
  • “百济历史遗址地区”(2015年),
  • 山寺,韩国的山中寺院(2018年),
  • 韩国书院(2019年)。

韩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济州火山岛与熔岩洞窟。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石窟庵和佛国寺,位于韩国庆尚北道东南吐含山,距离庆州城约10公里。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庆州石窟庵和佛国寺作为韩国的第一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佛国寺和石窟庵一起构成了一处具有重大意义的宗教建筑群。石窟庵建于公元八世纪,位于吐含山的山坡上,石窟庵内有一尊纪念佛像,该佛像以普密斯帕莎穆德拉姿势面朝着大海。佛像周围有各种神仙、菩萨和信徒的雕像,这些雕像惟妙惟肖,工艺细腻,采用了深浅浮雕的方式,堪称远东地区佛教艺术杰作。佛国寺始建于公元530年,是庆州地区最大、最富丽堂皇的佛教寺庙,被韩国政府定为第一号历史遗迹,是韩国最精美的佛寺。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当时佛国寺规模十分宏大,但是80%以上的原有建筑于1592年壬辰倭乱中被日本入侵者烧毁,只有石造建筑得以保全,现存的寺院规模只有当初的1/10左右。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寺院大门上挂着写有“吐含山佛国寺”的匾额。进入大门后是一座双层石坛,石坛两面各筑有两座石桥,一面是青云桥和白云桥通往紫霞门,另一面是莲花桥和七宝桥通往极乐殿。沿着花岗岩石阶向上便可到达大雄殿,大雄殿门前西侧是高82米的释迦塔,风格古朴;东侧是高10.4米的多宝塔,装饰华丽,这两座塔是新罗时期宝塔中最精美的作品。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石窟庵的主佛像是与以往面带微笑的站佛不同,威严地正坐于殿中的一尊佛像。石窟庵的十大弟子凭借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性技巧而赢得好评,展现了获得佛祖认可的十大弟子的形象。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释迦塔是位于佛国寺大雄殿前两座石塔中西侧的石塔,也被称作无影塔,是新罗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石塔。多宝塔位于佛国寺大雄殿的东侧,它的形态与新罗时代典型的石塔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自多宝塔建成至今,其外形并未发生过大的损坏或变形。在新罗时代,寺庙的主建筑前普遍都会立两座统一样式的塔,但是多宝塔与释迦塔却样式不同,这一点较为奇特。

韩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特征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这些文化遗产反映了东亚文化圈的共相,如儒家农耕文化、祖先崇拜和礼乐文化。直到今天,韩国的儒学传统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承认和保留,并发挥价值指南的作用。正如《韩国民俗大观·导言》所指出的,儒教在当代韩国社会也占绝对的比重,儒教仍深深扎根于韩国社会的基底心在这方面,宗庙和宗庙的礼乐所传达给普通民众的儒教精神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其次,这些文化遗产生动地印证了中韩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科技知识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和成果。儒家典籍和雅乐器的东输、法华经、华严经的东传、大藏经的刻印、《训民正音》的编制乃至印刷技术的交流和革新等事例都说明韩国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中国的知识成果。

韩国佛教雕刻艺术的美学风格以及皇家园林建筑的风格所受到的来自中国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的比较和研究。而丁若镛设计和建造水原华城则表明,当时韩国已通过中国的渠道引进并掌握了西炮技木。西炮技木出现在东方,最早是在明未由葡萄牙人和耶稣会传教士传入中国。史书记载,朝鲜使臣郑斗源于1631年后从明朝带回西式火炮。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韩国的世界文化遺产记录了韩国封建王朝主流意识从新罗尊佛到李朝尊儒的演变过程,历史文脉所传达的政治含义是清晰的。在帏国7处有形的世界文化遺产中,除支石基群遺址于青铜器时期文明外,有3处属于新罗佛教文化的遺存,另3处则属于朝鲜李朝时期的以“儒教文化”为根基的文化遺存。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第四,文本文献遗产反映了韩国史学史、文化史和科技史方面的最重要成果。其中《训民正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标志了韩国文化本土化的早期尝试,它使普通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其社会文化意义不仅仅停留在韩语言文字体系的构建上。《承政院日记》和《朝鲜王朝实录》说明朝鲜李朝已形成了严格规范的修史制度。《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主要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当时韩国的金属活字印刷木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最后,韩国的世界文化遺产本身的历史反映了韩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乱之后就有文物古迹的及时修复。13世纪蒙古东侵及16世纪壬辰倭乱时,佛国寺建筑和文物几尽烧毁被掠,此后持续进行了修复,现已成为拥有7项韩国国宝的重要佛寺。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又如昌德宫自1405年建造以来,多次因战争和火灾被烧毁,但经重建后其布局和结构与始建时非常接近。壬辰倭乱时昌德宫与景福宫、昌庆宫一起烧毁,在光海君元年(1609年)得到重建,后来昌德宫就成了朝鲜王朝施政的主要历史舞台。宗庙也因壬辰倭乱而烧毁,在宣祖三十七年(1604年)商议重建,宣祖四十一年施工,光海君即位的1608年5月重新落成。这些与韩国世界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历史,昭示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往往能激发和锻造出坚强自信的民族性格。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附录:韩国的世界纪录遗产和人类无形文化遗产

世界纪录遗产

记录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管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较高价值的记录物而评选的,不仅包括文字记录,也包含着地图、乐谱等非文字材料、电影、照片等各种视觉、听觉材料。韩国拥有训民正音、朝鲜王室实录等众多形态的世界纪录遗产。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记录遗产,如下:

人类无形文化遗产

根据2003年世界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协约所述,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是为了维持人类人话的多样性及创意性而设置的制度,主旨是为了保护那些面临流产危机的口传或无形遗产。韩国的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拥有文化、音乐、舞蹈、意识、习惯等众多领域。

从石窟庵,佛国寺看韩国的14处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无形遗产名录,如下:

  •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2001年),
  • 清唱(板索里)(2003年),
  • 江陵端午祭(2005年),
  • 羌羌水越来(2009年),
  • 男寺党表演(2009年),
  • 灵山斋(2009年),
  • 处容舞(2009年),
  • 济州岛七头堂灵登神跳(2009年),
  • 歌曲:在国乐管弦伴奏下唱的抒情歌曲(2010年),
  • 大木匠:韩国传统木造建筑(2010年),
  • 鹰猎(2010年),
  • 走绳(2011年),
  • 跤拳Taekkyeon:韩国的传统武术(2011年),
  • 韩山苎麻织造(2011年),
  • 阿里郎:韩国的抒情民谣(2012年),
  • 制作越冬泡菜文化(2013年),
  • 农乐(2014年),
  • 拔河(2015年),
  • 济州海女文化(2016年),
  • 摔跤(201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