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三月江城,春暖花开,英雄归来!3月26日,来自山西、河南、贵州等全国各地的21支援鄂医疗队200余名医护人员,受邀返汉,重叙医患情,共话战友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为曾经共同并肩战斗过的援鄂医疗队,精心组织与策划了春天的重逢,向用生命保卫过武汉的抗疫英雄致敬。、

2021年,正值武汉协和医院建院155周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020,百年协和,用真心感恩战友,以真情致敬英雄。

为10位战友送上特别的生日祝福

“听我说,谢谢你,感谢有你,温暖了四季……”26日下午2点半,动听的歌声从协和医院外科楼二楼报告厅传出。此时,该院正在为援鄂医疗队举办“百年协和 致敬英雄”主题活动。两百余名抗疫战友与共同重叙医患情,共话战友情。

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作协和医院抗疫报告。他激情澎湃地回顾2020年初全国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与协和人并肩作战,共同抗疫的点滴与抗疫取得的成果。他向所有援鄂医疗队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在感谢辞中表示,“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感谢战友们在武汉人民遭遇疫情的困难时刻,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命搏命、舍命相助,用大爱温暖了整座城!”

“百年协和 致敬英雄”的字样印刻在大大的生日蛋糕上,当被推上舞台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协和医院当天为10位战友送上了温暖的生日祝福。在各省的援鄂医疗队中,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抗疫英雄,去年的2月至3月,无私投身于抗疫一线,在隔离病房里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如今再次返汉,协和医院特意为马现仓、杨美雪、赵丽霞等10位出生在春意正浓之时的抗疫英雄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为他们弥补上去年未能尽兴过生日的遗憾。

除了生日祝福环节,本场重逢会精彩纷呈、格外动情。从同唱一首歌,到回顾战疫时刻,再到重叙医患情、共话战友情,返汉的援鄂医疗队员们纷纷表示十分感动,依稀过去并肩奋战的日子就在眼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离……”协和人与援鄂队代表们共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本次重逢会推向活动高潮。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曹英、河南省卫健委药政处处长孙威、陕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马现仓分别代表肿瘤医院、江汉方舱以及协和西院三个战区的援鄂医疗队上台,共同回忆抗疫时的坚守与趣事,感慨武汉的变化,并向曾经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战友表示诚挚的祝福和感谢。

在主题活动现场,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幸康复的患者们也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曾在隔离病房的感受和出院以来的感悟,向曾经救助过自己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书写4万字方舱日记致敬英雄

22区,43号舱房,23天,万字方舱日记。

63岁的王金龙曾在江汉方舱医院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从2月8日入住江汉方舱医院,到3月1日作为第999名康复患者出舱,对于王金龙来说,那段与病友、援鄂医疗队员“并肩战斗”的时光仍历历在目。出舱回酒店隔离期间,他亲自写了近4万字的方舱日记,其中80%的篇幅记录了与贵州援鄂医疗队之间的故事。

王金龙在日记中写道,“在江汉方舱医院时,(我)对负责我们43舱的6名固定护士非常熟悉,尽管她们头戴护目镜,身着防护服,看不清她们的真实模样,但我依然能从她们的身高、动作的敏捷、说话的语速、测血压扎绑带的松紧等方面,就基本能知晓她(他)是谁。去年八月去贵州一睹她们芳容真面目,真的令我非常感动。”

去年八月,王金龙亲赴1200公里外的贵州向援鄂医疗队表示感谢,动容地说道:从未见过医护人员素颜的他,再次见面就迅速又准确地喊出了所有人的名字。

“你是帅应凤,是你教我们做八段锦;你是雷玉梅,我的日记里写了好多关于你的事情;你是王本学,43号房唯一一个男队员;你是田秋丽,德江县援鄂第一人……”

“日夜相处,我对他们太熟悉了,通过身高、声音和动作就能判断。”王金龙说,“这就是家人的感觉。”

如今再次与贵州援鄂医护人员见面,他依然满怀深情与感恩。“非常欢迎昔日的抗疫英雄回家,在协和医院再聚首,重温护患战友情。”王金龙表示,“她们都是武汉抗疫的英雄,我们患者的大恩人,贵州的好儿女。”

为我的救命恩人跳一支舞

在本次主题活动现场,还有一个特别节目,是由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张春华为抗疫英雄献舞。

56岁的张春华,2020年2月5日因严重病危从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转至协和西院,在西院隔离救治期间住了整整48天。

据当时负责照顾她的协和西院护士长林琳回忆,当时张春华病情危重,并且毫无求生意志,已经几乎处于昏迷状态,意识模糊,但对每一位进去的医护人员都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让我死吧……”

“她当时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十分抗拒我们的照顾。本来是个很漂亮的老太太,一个人带大儿子,但不幸的是儿子也在另一个地方隔离,突如其来的遭遇让她心理上一下子无法面对,脱氧血氧也蹭蹭朝下掉。”林琳介绍道。

据了解,张春华青年时丧偶,一个人带大儿子,有一个孙女名叫王伊洛。

面对病人的情况,林琳在请求心理干预之前,考虑到病人的家庭,试图联系到当时慢慢好转的儿子,请他发一些孙女小洛洛的视频,无心之举,没想到看到视频和照片后,张春华的神情一下子灵动了起来,看着白白胖胖的小孙女,喃喃地说出了入院以来第一句充满温情的话,“长漂亮了啊……”林琳顿觉有用,忙对张春华说,“洛洛已经没有爷爷了,你还想让她没有奶奶吗?”随后张春华就哭了,而林琳也数度哽咽。

那天中午以后,张春华便开始主动进食,情况也趋于好转。

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队员赵晓琳也是曾经照顾张春华的医护人员之一。张春华说,“晓琳护士长亲自给我洗头,洗澡,像亲女儿一样,让我倍感幸福。试想,亲生的儿女也不过如此。我能活下来要感谢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感谢!感谢!再感谢!!!”

隔离治疗后期,在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张春华也慢慢与医护人员成为了好朋友,了解到张春华平时爱好跳舞,经常上台演出,医护人员就鼓励她:“阿姨,你赶快好吧,我们都希望看到你站在舞台上跳舞的样子!”张春华欣然应允,但出院后不久援鄂医疗队也随即离开了武汉,当时的一句话便成为了张春华心目中一直以来的遗憾。

今年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够登台为救命恩人跳一支舞。在台上,张春华表示,“特别有幸这次能够再次见到你们,我想对你们说: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不怕牺牲。全力抢救,才有我的今天,祝福你们!愿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锦鲤”妈妈与“珍珠”生日

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抗疫期间也曾上演过一幕幕温情故事。

被誉为“锦鲤”妈妈的李从玲是安徽省第四批、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2020年2月13日,李从玲所在的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接管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6重症病区,护理团队无一人感染,70余名重症患者先后出院。

在汉抗疫一个多月期间,李从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正在读高三的儿子,她曾在防护服上写下“余宗玺高考必胜”为儿子高考加油,离开武汉的前一天,她特地来到华中科技大学校门口拍照留念,“他曾经和我说过华中科技大学,这是他梦想中的学校,我就想留影来鼓励一下他。”李从玲介绍道。

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2020年高考,儿子余宗玺以668分的好成绩成功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李从玲也因此被大家誉为“锦鲤”妈妈。去年9月17日,李从玲送儿子入学,再度回汉,多次热泪盈眶。这是她第三次回到武汉,“再过来(我)非常高兴,一想到武汉就感觉很亲切,像回到自己家乡一样,这次我也特地带了点合肥的特产给我的协和同事们品尝一下。”

此次来汉,安徽省援鄂医疗队代表还特地送来了“皖鄂一家亲,携手共抗疫”的特别礼物。

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除医护人员外,71岁的李珍珠也回忆了在肿瘤中心隔离治疗期间的感人故事。2020年2月15日,李珍珠与四川省援鄂医疗队同时入驻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一天深夜,她病情危重,突发咯血,不安和难过一下冲上心头。值班护士李小林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安慰不停流泪的她:“珍珠阿姨,不要怕,有我们在,你现在需要的是勇气和坚强,你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任何时候都有光辉,你一定要坚强,我们陪您一起战胜病魔。”

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李珍珠表示,她至今都记得绝望时护士对她说的这番话,却没想到后来还发生了更让她感动的事。 3月11日是李珍珠的生日,李小林护士和她的队友们在无法购买生日蛋糕的情况下,画了一幅生日蛋糕,大家在上面纷纷写下了祝福话语,“她们常说我就是一颗珍珠,但是给我过了一个像‘珍珠’一样值得珍惜的生日,真的非常感恩。”李珍珠说。

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百年协和,致敬英雄:两百余名援鄂战友重聚江城共话战友情

李珍珠给四川援鄂医疗队的亲笔感谢信

重返战场,追忆并肩战斗的日子

当天下午,援鄂医疗队代表们与协和医院医护代表共游武汉景。他们先后夜游黄鹤楼、观赏了两江四岸的夜景,重新感受了新生的武汉的独特生命力和烟火气。

27日上午,协和西院、肿瘤中心、江汉方舱医院、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医院四个院区的援鄂医疗队代表重返战场,共同追忆当时一同抗疫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