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说:苹果手机算什么? 看老祖宗是如何把树叶卖到世界外汇创收!

1693年康熙同意俄罗斯商人每三年可以派不到200人的队伍,进京进行贸易一次,在京停留时间不得超过80日,这就拉开了中俄“北京贸易”的序幕。这场贸易的场所是有限制的,值得在北京俄罗斯馆进行,俄国商人带来的商品主要是毛皮,而采购的货物在当时以金银贵金属以及棉布丝绸纺织品和瓷器为主,茶叶未能在这个阶段大量销往俄国主要是俄国茶叶消费群体还是极为少数与日后人人皆饮形成反差,这时候的茶叶还未能引起俄国官方的注意。

茶说:苹果手机算什么? 看老祖宗是如何把树叶卖到世界外汇创收!

图为俄国人在京住所南馆

由于商贸时间短,交易周期长,限制条件多,俄国商人常常抱怨交易不自由,于是俄国方面开始积极寻求对俄国更为有利的贸易途径。1725年正值俄国皇位更迭,彼得一世去世叶卡捷琳娜接替皇位,借此机会女皇通派使者出使清帝国,商谈两国边境划分问题为由,来商讨“北京贸易”,希望达成更为便捷的贸易方式。当时的使团行至中俄边界的恰克图,由于这里是北京通往圣彼得堡的必经要道,而且和这里接壤的还有蒙古部落已经被清政府收服,所以使团认为这里或许是中俄贸易往来的理想之地。在两位新领袖雍正和叶卡捷琳娜带领下的两个帝国通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同意将两国贸易地点移至俄国边境的恰克图进行。1728年6月14日,《恰克图条约》签订,中俄贸易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茶说:苹果手机算什么? 看老祖宗是如何把树叶卖到世界外汇创收!

图为恰克图地理位置

位于贝加尔湖以南的恰克图,在中俄边境的俄国一方。恰克图是蒙古语“杂草丛生的地方”,而这里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的确是杂草丛生,而随着条约的签订注定了恰克图的不平凡的开始。仅仅经过一年的建设,一座全新的市镇正在兴起,在随后的二百年中,这里一直作为中俄贸易往来的最重要枢纽,兴盛不衰。1730年随着贸易往来的兴盛中国商人越来越多,清政府决定在紧邻恰克图对面的中国领土建立买卖城(今天的南恰克图),供当时来这里贸易的中国商人居住。买卖城和恰克图之间仅仅只有一块开阔地相隔,进行双边贸易的时候可以过境往来,但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完全分开。这个阶段茶叶在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了两国间最大的交易商品。

茶说:苹果手机算什么? 看老祖宗是如何把树叶卖到世界外汇创收!

图为恰克图海关茶叶货物堆积

随着茶叶的大量涌入,普通的俄罗斯人也开始大量饮用并且喜欢上了这种来自中国的树叶。当时的俄国人对茶叶十分依赖,这个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一天中喝上五六次茶叶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下层民众,靠茶叶和面包过一天是正常标准,当地俗语里也有着类似的描述,俄国人所到之处都离不开茶。正是在如此的需求驱使下,1792年更多的俄国人投入了买卖茶叶的路途上,形成了当时有名的莫斯科、喀山、土拉等六大商帮前往恰克图以毛皮换取茶叶。火爆的吞吐量让这里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的最大的内陆边境贸易集散地之一。

茶说:苹果手机算什么? 看老祖宗是如何把树叶卖到世界外汇创收!

图为买卖城遗址 今天的南恰克图

茶叶仅仅凭借小小的身躯,促进的却是世界文化的交流,贯穿东西,让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对世界上各国的生活习惯做出改变,也许现在所谓的文化侵略文化殖民,早在中国的过去就已经实现,而现在我们的华夏儿女又何尝不能重现昔日文明的辉煌。

茶说:苹果手机算什么? 看老祖宗是如何把树叶卖到世界外汇创收!

图为大盛魁

文章皆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