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聰明的藝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覽到底需要什麼

儘管當代紫砂創作已呈現出多元化,但是,我們還是從當前火熱般的展賽活動中,看到了同質化的紫砂壺的過渡氾濫。各地的商業茶具展先不說,就北京、廣州、上海、深圳的大師展、文博會來看,眾多交費參展的作者與作品良莠不齊,一些毫無創意的傳統造型的獲獎比例居高不下,這反映出當代紫砂創作造型人才的枯竭。當代紫砂看似繁榮,實際上創新型藝術人才和創意藝術高的作品一直是個短板。

一些聰明的藝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覽到底需要什麼

紫砂工藝學上切磋比賽會展本無過,但是宜興人過多過濫的比賽就毫無意義,當下人們參賽參展注重的目的性值得懷疑,這樣的展覽與評比讓當代紫砂陷入一個心照不宣尷尬。縱觀宜興紫砂600年曆史,“展覽”可追溯到民國時期去國外參賽並獲獎的經歷,所以,現在的參展參賽並不算是一個新生事物。無論是辦展的組織還是參展的個人,都可以找到其最終的經濟目的。

一些聰明的藝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覽到底需要什麼

一些聰明的藝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覽到底需要什麼,於是,在“展覽時代”繁榮昌盛的今天,對於作品外形式的追捧成為了眾多紫砂人樂此不疲之事,無論是結構的拼接,加料染色,還是印章書畫篆刻的裝飾,或是多種字體通過壺形的配合,都體現出作者對其作品表現形式的慘淡經營,然而對於精心設計的藝術造型卻沒有形成激烈的競爭。

一些聰明的藝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覽到底需要什麼

壺人相輕的風氣越來越嚴重,這是由於過度追求製作者的職稱而忽視作品的藝術價值的因素引發的,一些人把紫砂技術職稱的經濟效益發揮到了極致,但隨著人們對紫砂知識的進一步認識,過度炒作的技術職稱有可能慢慢受到愈來愈多人的反感,搶眼的色澤與繁鎖的裝飾開始失去其先天的優越性,甚至已經呈現出被拋棄的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