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展覽”:一種新的“在場”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及世界文化遺產(遺址)等紛紛選擇暫時關閉,儘量降低人接觸人的概率,減少疫情可能波及的範圍。與此同時,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等紛紛推出在線平臺展示服務,藉以滿足人們居家期間正常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及學術研究之日常所需,在線展覽因此變得紅火起來。

當然,今春在世界範圍內意外“走紅”的“互聯網+展覽”模式並非什麼新鮮事物。從上世紀末及新世紀初,伴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等概念的提出及推廣,加之互聯網的深度發展、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及移動客戶端普及的加速, “互聯網+”服務日漸深入人心——尤以疫情背景下,足不出戶便可訪問、瀏覽到散落於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的館藏藝術品,既是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的便捷之機,更是全人類共享文明成果的家園情懷之呈現。

而實際上,國際上一些知名大機構早已以主題項目等形式著手線上平臺建設以及運營,諸如谷歌藝術文化之旅、 “災難邊緣的遺產”谷歌在線、凡爾賽VR:宮殿是你的、與MOMA一起畫畫等等。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法國巴黎塞納河畔、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法國盧浮宮,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著手把藏品從展廳搬上網絡、實現從線下到線上的服務與傳播,加之其新世紀初又實施了網絡改造計劃,如今已是世界上擁有完備教育功能、配備多種語言的3 D參觀和服務體系的數字虛擬博物館,每年在線訪問量達數千萬人次。

國內歷史類博物館在數字化建設上大致與國外同步。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廣東美術館等相繼著手開展了以館藏品信息化建設為核心、以門戶網站、在線平臺等服務方式的“數字博物館” “數字美術館”建設,逐步實現館藏藝術品從線下的實體空間展覽、展示到線上的虛擬空間,一方面藉以滿足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在線瀏覽之現實需求,同時又向社會提供文化藝術產品及服務,以及更廣泛地實現文化、藝術的研究與傳播、共享。

當下,互聯網早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並對人的思想觀念產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如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突顯互聯網時代在線特徵、人們觸“屏”可及的訪問、瀏覽模式,一方面在於其打破了傳統思維上的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或侷限,帶給更多的人以一種煥然一新的、極具有“在場感”的參觀體驗。另一方面,網絡化、數據化帶來的便利與快捷,完成了虛擬和現實之間的出入境,讓人們實現在線分享人類共有的藝術佳品之可能,更讓藝術品得以在更寬、更廣的時空範圍內傳播開來。此外,那些對館藏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藝術珍品以及處於自然保存狀態下的世界文化遺產(遺址),它們較易遭到損壞或者隨風而逝,以數字化方式將它們保存下來、展覽開去,則既能給子孫後代留下人類過往文明、文化及藝術之永久的視覺影像記憶,也較好地發揮了它們在現階段的功能和作用。

基於網絡化、數字化等信息技術發展之大背景,博物館、美術館、世界文化遺產(遺址)陳列展覽、展示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模式轉型,不僅彰顯了當代人傳承人類文明、守望精神家園之責任,更體現出未來人享有人類文明、文化及藝術的基本權利。當然,在線展覽、展示並非完美無瑕,其也有缺陷和不足之處,因而要揚長避短,以便在未來、尤其後疫情時代為共享人類之藝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傳播及推廣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