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意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光三部曲:《天堂電影院》

《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譽為一生必看的電影。

其中,口碑最高,也是最受歡迎的“神作”《海上鋼琴師》,一直排在豆瓣TOP250的前列,評分9.2,影響了無數人。

作為一部文藝片,《海上鋼琴師》不比其他兩部作品那樣情感外放,而是十分含蓄,卻讓人在欣賞完全片後落淚而不自知,久久不能釋懷

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時隔二十一年,影視傳奇《海上鋼琴師》震撼歸來,於11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經典影片4K修復重新上映,“弗吉尼亞號”再次鳴笛起航,煥發新的光彩。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都於同期推出《海上鋼琴師》特別版,致敬經典。

這一連串的動作,不禁讓人感嘆,果然活得久啥都能看到。

時光回溯,不免勾起人們對這部傳奇佳作的回憶。執導影片的導演託納託雷此次也特別為中國觀眾們寫了一封親筆信,並親自錄製了問候視頻。他在信中寫道:“謝謝你們,在20多年後賦予我的電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

並且在視頻中表示,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海上鋼琴師》終於可以和中國觀眾們見面,感謝大家,他感到非常的幸福,也希望中國觀眾們可以接納它,喜歡它,也熱愛它。

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影片改編自意大利作家亞力山德羅.巴里科的同名小說,由第三視角展開,聚焦於一個在海上長大的天才鋼琴師1900的傳奇一生。

這是一個人的跌宕人生,是一箇舊時代的悲歌,也是開啟一個新時代的傳奇。

影片中最為的經典橋段,便是震撼人心的“琴絃點菸”。在萬眾矚目之下,1900與傑裡·莫頓進行了四個回合的鋼琴大戰。在最後一個回合裡,1900的鋼琴技藝達到“四手聯彈”的驚人境界。

但我更喜歡另一個片段:1900自顧自彈奏著樂章,隔著狹小的圓形窗子,看向少女,也看向從未觸碰的地方。那嚮往又膽怯的目光,漂泊不定,帶著恐慌。

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其實我十分羨慕1900的純粹的心靈和對自由的嚮往,一生漂泊於海上的他,沒有受過陸地社會的浮華侵襲,即便他隨著遊輪來往於世界各地,也從未離船下地。

唯一能打開他心扉、讓他萌生上岸念頭的,是給予他靈感的“繆斯”。可即便遇到了心愛的姑娘,面前有一個可以踏上陸地開啟新生活篇章的機會,他明明已經邁開步子走下了那座舷梯,卻還是在望向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陸地後,折身返回,選擇留守在渡輪上。

如同影片中的臺詞:

“Land?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 It's a woman too beautiful, it's avoyage too long, a perfume too strong, it's music I don't know how to make. ”

“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是太美的女人,是太長的旅程,是太濃烈的香水,是我不會演奏的音樂。”

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1900很懦弱,很消極。寧願在自己的世界裡孤獨,把自己困在“安全區”,也不願意隨波逐流,去迎合去附和新興的社會。

因為當藝術撞上工業革命,誰輸誰贏,我想1900心裡已有答案。

他是那樣陳舊那樣落伍,卻因為堅守著自己的本心而感到幸福,現實中窮困潦倒,也不妨礙他和自己的理想在藝術的桃花源裡起舞,因為那裡的人生,是他可以主宰的,他是那個世界的王者。

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我一直覺得,麥克斯.託尼的存在是導演的一番深意。

在我的理解裡,他倆一直是同一個人。

麥克斯代表著現實,代表著為生活疲於奔命的人生。1900代表著信仰,代表著為理想隨心追逐的人生。

現實與信仰水火不相容,一個最後活著,一個最後葬送在海上,跟著這艘被時代拋棄的渡輪隕落在這個世界上,帶著他一生的輝煌。

但是隕落一定是痛苦的嗎,我想對於1900來說,並不是。

生無來路,唯信仰可追逐

如今,《海上鋼琴師》的修復版已然上線,相信我,帶上你的船票,走進這座海上烏托邦。在有限的電影銀幕上,欣賞這部魅力無限的經典電影。

琴鍵有限,琴聲卻未斷,一如1900的信仰,永不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