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易大傳》是秦漢之際的一種叫法,因為當時給《易經》作傳的人太多了。據《藝文志》統計:“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而這些篇章中,只有《十翼》被稱為《易大傳》。根據學術界的討論,《易經》六十四卦之爻辭,應該在西周末年形成定本,而《十翼》是經歷了三四百年的時間積累,集數代人之思想精華,最終在西漢編纂成為定本。

《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易傳》的哲學思想是很深邃的,其來源也很駁雜。《彖傳》裡面有儒家的思想,比如“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也有道家的主張,比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而《象傳》幾乎全是儒家的理念了,尤其是“君子和小人之辨”。《繫辭》被考證為成書不晚於戰國,但是裡面充滿了等級尊卑觀念,比如:“天尊地卑,君臣定矣”。

《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由於《易傳》成書的複雜性,導致了它既可以很“博大”,又可以很“精深”。其實拋開《傳》來單獨看《經》的話,可以發現裡面的內容是非常抽象的、非常簡單的對商周時期現實生活的一些記載。比如裡面有漁獵、農耕、畜牧等生產活動,還有一些政治活動。隨著數千年的累積,我們可以認為易學已經發展得連他的創始人都看不懂了。但是“化繁為簡”並不是沒有辦法,張岱年在《論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思想》中,從哲學的角度來闡述《易傳》如下:

《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一)本體論

《繫辭》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揭示了天地未分是原始統一體,以“太極”作為萬物的總根據,是一種樸素的唯物論觀點。而“陰陽”生成論又具有樸素的自然主義觀點。

《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繫辭》中的“易”有三層意思,一是自然變化,二是易象卦辭,三是化繁為簡。說到底《易傳》是揭示運動變化普遍規律的一本哲學著作,它把紛繁複雜的表象簡化為陰陽,又把陰陽形而上為六十四卦。由於是觀摩天地而來,所以具有“易與天地準”的普遍性。

(二)辯證法

《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諸多典籍最早且比較完整地論述“對立統一法則”。《卦辭》中進一步闡述為:“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這都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意義,“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揭示了“對立統一”的運動的動力來源。

《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易傳》對辯證法的運用,一方面是在於解釋世界,另一方面在於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繫辭》中:“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著有其治者也”。解釋了安危一體,存亡變化的道理,並告誡君子要居安思危,治不忘亂。只有這樣才能“身安國家保”。

(三)人生理想

《易傳》宣傳一種“剛健陽性”的人生觀,如果說道家喜陰,那麼儒家必然是喜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把天的本性和人應該效法的品質歸為“健”,鼓勵人們積極進取努力向前,是一種奮鬥的人生態度。

《周易》入門:《易大傳》中的哲學思想

《易傳》在人生目標上,把“三才”之間的協調作為最高理想。“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種觀點認為,人們對天地自然不是一味地順應,而是要加以調整,使得自然更符合人類需求,使得天地人三才之間達成一種人為的和諧。

(四)政治思想

《易傳》提倡的政治是一種“損上益下”的政體,強調管理者要“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這樣才能做到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如果統治者違背了這種政治原則,《易經》是主張革命的,它贊成湯武革命,說是“順乎天時,合乎人心”。

《周易》釋名:周是周代,易是何意?

《周易》入門:與初學者探討入門路徑

《周易》入門:《卦爻辭》中的哲學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