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金花” 编织光明

正值八月高温酷暑,在长乐110千伏四站变电站各项工序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二次屏柜前一名身材娇小的女接线工,安静仔细地梳理着电缆芯线,在粗糙的送电工中格外显眼。

“电力金花” 编织光明

她叫李艳,是送变电公司女子接线班班长,也是班组姐妹们眼中的“大姐”。这位47岁的铁娘子从事二次接线工作三十年,对待工作严谨细致,面对同事热情体贴。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她几乎奉献了所有周末和节假日,急难险重的工程里总能见到她“顶起来干活”的身影。

“快工出细活”编织光明

“电力金花” 编织光明

一把小板凳、几张图纸,错综复杂的电缆芯线,经过李艳的巧手变成整齐划一、清晰美观的琴弦。将线芯捋直、绑扎、接入端子排,再捋直、再绑扎、再接入,在半封闭的环境里一天连续七、八个小时重复这样的动作。

“最近热播剧‘延禧攻略’你看过吗?二次接线跟魏璎珞干的绣花差不多,都是精细活儿!”李艳说,“可跟绣花慢工出细活不同,二次接线必须又快又好。”

2012年,正当福州笠里500千伏变电站各项工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工程却遇到了重大瓶颈,距离投产送电时间只剩一个多月,因厂家造成的电气二次接线需全面更改,工作量异常繁重。“当时我仔细算过,要保证工程按时投产每天保守得接线至少10个小时,投运就得靠二次接线抢时间。我们要快,更要比其它变电站接得更好。”李艳说。

面对紧张工期,李艳带领送变电女子接线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每天近11个小时连续接线作业,硬是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62公里电缆和3578个芯线的接线重任,为后续电气调试工作以及冲刺投产目标赢得了宝贵时间。

情系二次接线 练就技艺

在送变电工作,女人跟男人一样不着家。常年在外施工作业对一线女工的心理和身体都有极大挑战,李艳不仅习惯还愿意跟男同事“较劲儿”,干活起来比男人都要拼。

为了练就纯熟的接线技艺,除了定期参加培训学习外,李艳常跟姐妹们讨论施工工艺,有时吃饭聊着家长里短,说着说着,饭桌上不知什么时候又摆上了图纸。“来来来,咱们都说说今天碰到的这些问题吧。”艳姐嗓门一开,顿时热闹开来。“要先接这部分芯线效率更高。”“这段接线角度应该是这样……”姐妹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又好又快又美是她们共同的目标。

施工中的四站变是装配式智能化的变电站,盘柜的间隙很小,在接线时手常常被刮青,操作很不方便。“间隙越小,注意力要越集中。”以往接线需要借助模具辅助打弧度,李艳单用双手就能接出角度精确、弧度统一的电缆芯线,这是她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练就的“独门秘籍”。

“跟开车一样,连续接线4小时,眼睛也疲劳,脑子也容易懵圈。”李艳笑着说,“你看我都用浓茶提神,随时保持清醒,毕竟二次接线‘零差错’是工程顺利投产的基础。”李艳指了指身边的茶水壶,感慨着接线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

勤思善学 铁娘子挑重任

“接线可不是毫无含金量的劳动力,它入门不难,难的是知道为什么这么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是李艳接线的执念。在参建国网智能变电站建设试点工程笠里变,李艳首次接触光纤接线,在一周内必须快速掌握智能站接线技巧。

“电力金花” 编织光明

笠里变采用光纤技术代替传统电缆,一根光缆相当于十几个根电缆,技术提升也增加了接线难度。在开展Gis就地汇控箱二次接线中,李艳发现设计的接线图与厂家提供的设备配线图不一致,光纤两端编号也出现错误,更有存在漏线的情况。为了不耽误工期,李艳把出现问题的光纤编号记录下来,用光纤测试仪一根一根核对接线,最终用3个小时完成120芯线的校对工作。3天后厂家到现场来解决错漏线的问题,才知道李艳在编号不匹配的情况下,对照图纸琢磨线路原理,准确无误地完成接线任务。“我第一次遇到有那么扎实的线路理论基础的接线工,真不愧是铁娘子啊!”厂家负责人称赞道。

“如果只单纯接线,而不懂图校那肯定干不好接线活儿,我们接线准确率越高,后续调试就越顺畅。”送变电公司二次接线负责人林勇说。“李艳能把校对这项苦差事扛下来,除了做事认真负责,更因为爱学爱想,把接线原理弄得明白通透。”

电力“金花” 爱工地更爱美

“他们都说我的手跟男人的一样。”尽管接线都带手套,李艳双手还是布满老茧。“防晒霜我是一定要涂的,女人嘛,都爱漂亮。护手霜涂了也没用,这手一看就是看粗活的。”李艳笑着说。由于常年保持一个姿势干活,李艳还有轻微的腰肌劳损和肩周炎。“工作都是辛苦的,我觉得送电工更苦,接线工在站里接线,人家可是要到荒山野岭登高走线的。”李艳说。

家住长乐的李艳从四站变回家只需30分钟车程,为了尽快完成接线任务,她过家门而不入。“为了工作,我亏欠家里太多。”李艳说,她女儿曾在作文里写道,“长这么大,我妈连辫子都没帮我编过,天天在变电站里编电线。”多年来,家庭的许多重要时刻李艳都未能参与,如今女儿留学海外,这份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如今,女子接线班中的大部分成员已接近退休年龄,但依旧奋战在一线,李艳希望女子接线班能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能够继续传承,为电网建设发光发热。李艳和她的班组成员们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二次接线,即便芳华逝去,万家灯火的照耀下,她们是绽放在高压电线上璀璨夺目的“金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