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就算你沒有進電影院,想必通過朋友圈或者一些平臺,也多多少少能瞭解到最近這部火爆的電影——《少年的你》。這部影片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了很多關注,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影片的票房已突破七億。雖然影片在劇本方面有爭議,但是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演技還是收穫了不少好評。周冬雨本就是金馬影后,實力不容置疑,而易烊千璽在這部熒幕首秀中更是讓人驚豔,連社會學家李銀河誇讚該片是“一部出類拔萃的實至名歸的好電影”。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電影是這樣的故事:陳念(周冬雨飾)是個插班生學霸,在他的世界裡只有學習,只想再苦熬一個月,擺脫現在不堪的生活,脫離陰溝,仰望星空。然而,好友胡小蝶因為忍受不了霸凌帶來的屈辱和痛苦,選擇了跳樓自殺。這一切,打破了陳念平靜的生活。

陳念被鎖定為下一個被欺凌的對象。凳子上被倒強力膠,排球一次次砸向她,被推下樓梯……眼裡滿是無助和委屈。這時候,他遇到了小北(易烊千璽飾),陪著她上學放學,拼命護她周全,兩人相互溫暖。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1、

這是一部和校園霸凌有關的電影。何為“校園霸凌”,挪威學者Dan Olweus 是這樣定義的:一名學生長時間並且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

也許,你以為這些是電影裡才有的情節,要知道,所有的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的,現實往往更殘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佔總學生數的三分之一。從侮辱性的外號,到被扒衣服拍裸照,再到棍棒毆打...“校園霸凌”從來不只是電影裡的情節!中國校園欺凌特點是:欺凌的邊界不明確,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卻會被旁觀者認為是玩笑和打鬧,另一方面是絕大多人不正視欺凌現象。

中關村二小四年級的學生被同學扔廁所垃圾筐,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一身。

四川彭州一女生35秒內被同學掌摑14次。

重慶女生因“太邋遢”被5名同學圍毆達成十級傷殘……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且暴力行為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悲劇的背後,是霸凌者,和每一個冷漠的旁觀者。校園霸凌不簡簡單單是孩子之間的玩笑嬉鬧,而是懷著惡意的長久欺辱。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2、

不是每一個陳念都會幸運地遇到守護她的小北,那拿什麼去保護我們的孩子呢?

要知道怎麼保護孩子,我們首先需要追根溯源:為什麼孩子容易受到校園霸凌?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成為被霸凌者?

(1)壓抑、隱忍、缺乏自信。

《少年的你》中,陳唸的媽媽一直告訴自己的女兒,只要忍一忍就過了。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讓,對方只會覺得你是一個非常膽小懦弱的人,從而也會變本加厲地欺負你。

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廣西北海一名中學女生自殺,她成績優異,是名學霸。她曾和父母說過,自己在宿舍和同學不和睦,被欺負,父母並沒有採取積極的措施。後來在她的語文書上看到這麼一句話:“生活中,總有你看不慣的人,和看不慣你的人,要放寬心態去面對,這就是成長的目的。”在她最需要支持和安慰的時候,父母卻教育她“要放寬心態去面對”,這種消極的隱忍的方式,也為她後來多次被欺凌埋下了隱患。因為霸凌者最喜歡這樣忍氣吞聲的小孩了。

作家畢淑敏說:“尊重你的情感,並不是要情感直接做出決定,而是尊重情感的波濤起伏;不是壓抑情感,而是疏通情感。”

遇到欺凌,不要害怕、哭泣、顧慮,不要忍氣吞聲,這會讓欺凌者認為你很好欺負,繼續欺負你,一定要勇敢地跟欺凌者作鬥爭,明確自己的立場。

如果因為害怕而忍氣吞聲,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會助長對方氣焰,導致下一次欺凌事件的發生。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2)身心發展遲緩。

口語遲緩、不太能夠做完整表達,或是口語發展遲緩,不太能夠做完整表達,或是動作發展遲緩等,如果有以上這些身心發展遲緩方面的特質,那麼就可能受到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的嘲笑,拿這些行為來惡作劇。

(3)衝動型孩子。

衝動型的孩子,想要講什麼就會馬上講出來,如果小團體裡有小霸王潛質的人看不慣這類孩子,他將是被霸凌的一個。比如,最開始的試探性侵害行為,可能是取個羞辱性的外號,嘲笑對方的行為體貌,如果被侵害一方表現得非常不鎮定:比如氣急敗壞、過度恐慌、過度憤怒等情緒反應,霸凌者會感到非常得意,享受到霸凌的快感:你看,這個傢伙被我嚇到啦,哈哈。然後進一步加大侵害力度。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3、

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家長要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利於成長的溫馨的家庭環境,有這樣幾個關鍵詞。

(1)第一個關鍵詞:陪伴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在12歲以前是心理依戀期,需要家庭教育。

如果在孩子成長的早期,你長期缺位,孩子就很難親近,等到你想跟他親近時,他就會躲著你,什麼都不跟你說。

儘可能全身心地陪伴自己的孩子,給孩子最夠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撐。

(2)第二個關鍵詞:溝通。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有86.4%的學生希望自己的父母是朋友型的。但很多學生都表示,父母不能平等地對待自己,常常以高高在上的語氣、姿勢來和自己說話,很多時候有話也不想跟他們說,很希望父母能像朋友一樣,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

所以,要卸下孩子們的心防,讓他們接受自己,願意與自己交流,說心裡話,首先就得以平等的身份來對待他們,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們。

朋友式的溝通可以使父母與孩子達成共識,對雙方來說何其重要。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3)第三個關鍵詞:欣賞。

有一位教育學博士說過:最成功的教育方法是賞識,“賞”識欣賞、鑑賞,是對孩子的一種態度;“識”是認識、見識,認識孩子的優點。

許多時候,不是孩子做得不夠好,而是我們沒有能夠真正認清孩子,忽略了他的優點和長處。

有一個男孩,成績不好,也不愛和別人交流。老師在家訪時,發現班上這個孩子在家中其實蠻活潑乖巧的,只是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父母忙碌,沒時間照顧孩子。

有一天下課,老師路過操場,無意中發現這個孩子非常會盪鞦韆,蕩得又高又穩。老師靈機一動,打算舉辦一場盪鞦韆比賽。果不其然,這個孩子所向披靡,拿下冠軍,被其他同學視為英雄。

後來,他的學業成績竟也逐漸好轉,從體育、藝術等領域擴展到數學、自然,幾乎每一科都在進步,甚至他的人際關係也逐漸改善。

可見,在孩子心中,被欣賞、被認可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4)第四個關鍵詞:堅強。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如果我們過於緊張,或者總是小題大做,就會助長孩子嬌弱心理,遇到一點摩擦都會哭得撕心裂肺,成為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

家長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學會堅強,通過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蹟,將勇敢堅強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4、

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的時候,我們父母怎樣儘快發現呢?

如果發現孩子有出現以下情況:孤獨、不自信、不願上學、人際交往有障礙,甚至有頭痛、胃痛、失眠、做噩夢等生理反應時,家長一定要掌握方式方法,試探性地去問一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於孩子交談時語氣要平和,儘量避免:“你怎麼這麼窩囊”這樣的負面語言,以免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孩子還有可能間接或者隱晦地向家長訴說或求救,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不耐煩,一定要主動積極地跟孩子進一步溝通,幫助孩子一起面對,解決問題。如果家長忽視,否定孩子或者漠視孩子的問題,沒有給與正確的建議,就有可能導致更多問題的發生。

家長髮現孩子行為異常時,應與班主任老師聯繫,請求老師進行調查是否存在欺凌行為。如果孩子確實被欺凌了,則建議家長通過老師進行處理,並主動配合學校工作,而不是直接找對方家長理論,避免矛盾升級。

易烊千璽實力演繹《少年的你》:若沒有小北,孩子,拿什麼守護你

最後附上一句很喜歡的話——

如果沒人為我遮風擋雨,我就自己做自己的英雄,內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