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开车真的好吗?

这么开车真的好吗?

闲来无事,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开车的话题。

车子怎么开才好?这是个永远争论不休话题。因为人性格呈现的多样性,不同的人对待开车这件事,看法也往往不太一样。

有些人说:'车子得慢着开,这样才安全、经济';也有人说:'开车就是拿钱买时间,一定要快,油钱都不是事儿';还有些人说:'开车我全凭感觉随意就好,着急了就开快点,想游车河就慢点,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里我不想讨论哪种习惯的好坏,只想聊聊我对开车的态度、经验以及一些想法。

车是什么?我觉得吧,它首先是一个代步工具,然后它还能代表拥有者向外人展示其身份和形象。车子的好坏虽然不绝对代表其拥有者的财力或人品,但是相当程度上它可以用来辨识其拥有者赚钱的能力,一般来说人品差的,挣钱也难,不太聪明的人也是如此。我开的是一辆13款现代朗动,所以绝对不是属于会赚钱的那种 →_→

我应该算是一个老司机了,拿本后一直都在开车,每天来往家里到单位要开车150公里(现在的车用了6年已经超过23万公里)。

我以前开车很规矩,拿本头4年吧,那时我开车小心翼翼、规规矩矩。不超速、不随意加塞,绝对不碰应急车道(那时候你让我走应急车道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可能我还会反过来对你教育一番)。那时我认为安全至上,什么也没命重要。

不过时间是万能药水,可以改变一切,这句话真是没错。或许是年长了,现在比起飘渺的绝对安全,我更看重时间。孩子一天天长大,每天恨不得天天早点到家陪着她。每天上班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我想改变现状,没有正经的解决方案,只有走偏门。

我不愿再继续安安静静的排队跟车,我学会加塞、超速,也就是闯红绿灯和逆行没想去碰。没错,我成为了你们眼里也是我以前鄙视的那种人。对了,我还学会了走应急车道。我把我的改变这个归咎于让我天天堵在路上的那在队伍前边慢慢挪车的那群人身上,是他们慢慢吞吞的开车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以我对把车加塞到他们前边未报有一点的负罪感,事实上也是如此,它们前边总有大片空位是留着给我们加塞的,我根本不需要担心走应急车道上前边后会没有我车的位子。现在只需要确保前边没车我就会油门到底的方式加速,红绿灯从起步到通过路口就已经达到60以上的时速了,在可以的情况下永远保持最高限速110%的速度行驶。

这些改变带来了什么?首先我得说这没有带来事故。

一、路上的时间花的更少了。头几年我从单位到家单程至少2小时打底,周五的时候更甚,有时3小时,现在回家最慢单程的1.5小时,最快1小时。我现在每天可以多一到两小时陪伴家里人,回家真正像是回家了(以前就是回去睡觉而已)。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么开车早晚出事。没错,正常来看是的,我这样开车更容易发生刮擦事故,我也觉得如此,不过反正有保险,对吧买了保险用上才值嘛呢,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极力避免。

二、开车更舒畅,减压。比起天天排队经历压力的累计,现在开车简直就像旅行。

三、车况更好了。开快车,空气质量好,发动机维持在较高的转速下,更大的进氧比例,积碳更少。

四、不用在关心别人的加塞了,一直做头狼。基本路上不会有比我快的车,我只需要关心前边的安全距离,侧面后边都没有风险了。

五、油耗高了一点,多了5%吧,刹车片换的更快,不过一对也就几百块,平摊下来也没多少钱。

我没有后悔变成这样,我只是恨,恨那些慢车时机还没看透,现在的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希望有一天他们都变成我这类司机,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应急车道就用不上了。

好了,说了那么多,你们觉得,我这么开车真的好吗?

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