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你期待什么,就发现什么!家庭教育从转变思维开始

小说《银色马》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福尔摩斯接过布袋,走到低洼处,把草席拉到中间,然后伸长脖子伏身席上,双手托着下巴,仔细查看面前被践踏的泥土。“哈!这是什么?”福尔摩斯突然喊道。

“不能想象,我怎么会把它忽略了。”警长神情懊恼地说道。

“它埋在泥土里,是不容易发现的,我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我正在有意找它。”

在这本把演绎法当作基本科学方法的侦探小说中,作者敏锐地指出,福尔摩斯比侦探高明的地方,并不在于一般的观察能力,而在于假设和期待。

“我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我正有意找它”。

正如积极心理学家所讲: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把研究视角从消极心理转向积极心理。这种视角的转变意味着研究者思维的变化——像福尔摩斯一样,从被动观察到主动预期。

【原创】你期待什么,就发现什么!家庭教育从转变思维开始

这对我们家长到底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来说,有位家长,小孩农村长大,现在有条件了就把小孩接到自己身边。接到身边之后,家长非常关注,大到择校小到一个生活的细节,父母把自己的精力全部聚集在孩子身上,要尽自己全力把孩子身上这不好的习惯、那不好的性格统统改正过来,因为这是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好了,经过家长们细心观察,发现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缺点呢?家长难受、愧疚、自责、着急,逼迫自己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当你着急不见孩子改变的时候,发现你的孩子恼了、没信心了、没激情和动力了?更有甚者,亲子危机产生了。

是的,没错,你的消极关注,把孩子小缺点无限制的放大。同时我们家长太强调对缺点的矫正,而忽略了对优势的培养和发挥。我碰到过太多优秀的学生,努力聪明,却为自己所谓性格的缺陷焦虑不安。他们对自己的不足了如指掌,对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却一无所知。他们经常思考如何才能克服内向、敏感、软弱、迟疑……却浑然不知,正是对这些“缺点”的过度关注妨碍他们走向成功和幸福。他们忘了,克服缺陷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标。优势和天赋会为我们指出一条明路,沿着这条路努力前行,缺陷会自然地慢慢消退。而优势和天赋,正需要我们带着福尔摩斯的眼睛,带着自己的预期,去发现和创造。

所以,无论如何,让我们换个方向思考,带着乐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你期待孩子怎样?你孩子有可能就是怎样!

【原创】你期待什么,就发现什么!家庭教育从转变思维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