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朝的一蹶不振,只因這場戰役的失利

天祐四年朱溫接受唐哀帝禪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為朱晃,改元開平,國號大梁。開啟五代十國時代,而這個梁朝一直在與晉國爭霸,卻因為一場戰役失利而一蹶不振,這場戰役也是五代史上一場著名戰役——柏鄉之戰。

梁朝的一蹶不振,只因這場戰役的失利

朱溫

五代初,後梁太祖朱全忠與河東晉王李存勖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為了擴展各自的勢力,互相爭奪成德、義武、盧龍三藩鎮。

​開平四年十一月,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發兵至淶水,攻打王鎔,想攻佔定州。朱全忠早就懷疑王鎔與李存勖相互通信,怕他以後勢力強大了難以控制,假裝說會幫助王鎔對抗劉守光,派供奉官杜廷隱等領兵三千進駐深州和冀州,企圖消滅成德、義武兩鎮勢力。王鎔察覺了朱全忠的謀劃,於是到處求援,派遣使者去晉陽求援。當時的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的使者也到晉陽,於是他們兩方勢力共同推李存勖為盟主,聯合抗梁。晉將佐懷疑王鎔有詐,而李存勖以為疑而不救,正中朱全忠之計,於是便出兵抗梁,派蕃漢馬步總管周德威率部屯趙州。朱全忠命部將王景仁為北面行營招討使,韓勍為副將,李思安為先鋒,率領四萬兵馬,於十二月經河陽向柏鄉進軍。王鎔告急,李存勖親自領兵至趙州與周德威會合。王處直也派兵五千支援。晉軍進駐野河北岸,與梁軍隔岸對峙。

梁朝的一蹶不振,只因這場戰役的失利

柏鄉之戰示意圖

晉軍多次派騎兵去梁營挑戰,並擊其陣的兩端,俘梁軍一百多人,周德威認為,梁軍士氣正旺,不宜速戰,而成德、義武兩鎮之兵善守城,騎兵不便進攻營壘,便建議李存勖按兵持重,退守高邑,引誘梁軍離開營,然後晉軍以逸待勞,乘機出擊。李存勖採納其策,退軍高邑。開平五年正月,晉軍諸將率領精勇騎兵再次去梁營挑戰,激怒梁將王景仁、韓勍,王景仁、韓勍率全軍出戰。晉軍按預定計策,且戰且退。梁軍橫亙數里,爭先奪橋,遭到趙、晉軍抗擊,激戰多時,未分勝負。下午,梁兵飢渴,士氣銳減,東陣士兵稍向後退。晉將周德威、李嗣源乘勢從東西兩面夾擊,疾聲呼應。梁軍驚擾,陣勢大亂。晉、趙軍奮力猛追,梁軍大敗,精銳全部被殲滅,王景仁等率數十騎夜逃。杜廷隱等聽到這個敗訊,也棄深、冀州而去。經此一戰,晉軍威大振,使後梁在河北的勢力退至魏博以南。

梁朝的一蹶不振,只因這場戰役的失利

李存勖

​ 這場柏鄉之戰是五代史上的著名戰役,柏鄉之戰是梁晉爭霸過程中最具戰略意義的大戰,此戰敗後,梁朝的精銳兵力損失慘重,朱溫為之驕傲的“龍驤”、“神捷”軍全軍覆沒。河北的形勢也發生重大變化,王鎔、王處直全面倒向李存勖,梁朝從此一蹶不振。李存勖基本控制了河北地區,對後晉的優勢越發明顯。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