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taday開發者對話封面

博士到底是誰?

在《明日方舟》遊戲中,玩家扮演的角色被稱之為“博士”,隨著遊戲時間的加長,劇情的逐步推進,很多玩家都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博士究竟是誰?

但這個問題,恐怕身為博士的“我們”根本無法回答。在最新的章節和秘聞等劇情中,過去的秘密已經開始慢慢浮現,但仍不足以揭開博士的真正面紗。

博士究竟是誰,或者說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鷹角曾經在AppStore中的Today開發者對話中說,“博士”是誰,你們都沒猜對。雖然鷹角並不一定看過各個論壇的討論,但就一年“相處”以來,鷹角說大話的可能性不大。博士要麼是一個腦洞非常大的反轉式設定,要麼是劇情還沒開展到一定深度,是目前我們並不瞭解的某種設定。

具體一點說,就目前幹員的檔案資料、劇情的蛛絲馬跡,我們淺淺的捋一下線索。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明日方舟》博士

“羅德島終將直面卡茲戴爾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謂是把我們玩家困擾已久了,《明日方舟》中,從內測時極少的巴別塔情報,再到開服完全去掉巴別塔的內容。我們對這個神秘組織巴別塔可謂知之甚少。一年以來,很多對劇情感興趣的玩家都對巴別塔展開過研究,但大多都是從名字引申代表的含義出發做一些猜想,因為確實沒有什麼情報可言。這次的“生於黑夜”可謂是填了一個遠古巨坑,將之前諸多零碎的故事串聯在了一起,讓我們知道泰拉大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而在此時,失憶前的博士,是組織巴別塔的軍事指揮官,是以一己之力傾斜了雙王戰爭的執棋者。與凱爾希可謂是女王特蕾西婭的左右手。而巴別塔又是羅德島的前身,所以才會有情報中博士與凱爾希編號開頭均為B,阿米婭R001,羅德島第一位即羅德島領袖的這樣的編號意義。阿米婭接過了特雷西婭的劍,也就接過了特雷西婭的意志。博士,也就是我們,終將輔佐阿米婭成為王。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戰火和廝殺讓博士成為了一臺戰爭機器。”

從Scout對博士的話中可以看出,博士之前是一個教導者、研究者,是幹員們的朋友甚至是導師。從阿米婭和羅德島拼死營救博士也可以看出,不僅僅是出於博士的領導才能,也應該充滿了個人感情。連年的戰爭使得博士越來越看重輸贏,“我在博士的眼睛裡,只看到了勝利......為什麼犧牲越來越頻繁,為什麼我們會有看不到目的的戰鬥?”戰火和廝殺催化了博士,雖然扭轉了局勢,卻開始發生各種各樣的犧牲,甚至讓Scout都開始懷疑博士指導的戰爭真的是好事嗎?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逐漸化身戰爭機器的博士

“你想馴化巴別塔的惡靈?”

事情來的太過突然,曠日持久的戰爭卻因特萊西婭被暗殺直接宣告結束,博士也隨之失蹤。雖然博士曾幫助特雷西婭扭轉了戰爭局面,但仍逃脫不了責任。從凱爾希的咄咄逼人,到W的冷嘲熱諷,都可以看出博士失憶前後變化的巨大,以及對發生的一切不得不承擔責任的博士的失憶這個戲劇性的嘲弄——“忘記了過去,你就這麼輕鬆嗎?”

從W和凱爾希的對話中可以看出,W認為博士直接導致了特雷西婭女王的死,直呼博士為“巴別塔的惡靈”。也有玩家延伸出去認為特雷西婭女王的死可能只是“把生命當作戰爭計量單位”的博士的計劃的一部分,並且失蹤是其主動行為。但我猜測並非如此:博士雖然是怪物,但凱爾希何嘗不是。假裝失憶騙過凱爾西醫生,首先就不大現實。再者特雷西婭女王的死直接宣告了雙王戰爭的結束,眼中只有勝利的人難道會自己導演失敗?就像其他的文學作品一樣,每當有領導人遭遇不測,身邊最親近的人總是面不了被懷疑。凱爾希是討厭博士,但凱爾希沒有W的痛恨,這極有可能說明了

特雷西婭的死可能是由博士的疏忽或錯誤引起的,但不是博士有意而為之。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見到博士時狂怒的W

回到《明日方舟》遊戲劇情最開始的細節,開場的手術名詞,解析以後指的是“帶主動脈瓣人工血管升主動脈替換術”,應該是解決博士解凍後的併發症,導致了失憶。在玩家考究的醫學文獻中,這個手術的併發症就有急性腎衰竭。華法林信賴二語音中就提到“凱爾西醫生說過,當您腎衰竭的時候,就要靠這些設備救命了。”眾所周知我們現實世界已經有了冷凍技術,卻沒有解凍技術。而且我們世界的冷凍技術一般用作葬禮、絕症或是想看看未來的人,博士失蹤的細節遊戲中沒有交代,只是三年後得到情報去營救博士時被冷凍在石棺裡。

那麼是誰冷凍了博士,博士為什麼失蹤,目前還是未解之謎。只知道博士不在的這三年,羅德島每況愈下。顯然按我們的理解,敵人是不會冷凍你的。冷凍並不是一種處死、懲罰手段。按我們的理解,博士被友方,或者自己冷凍原因有可能是:

  • 藏匿自己

可能性比較小,藏匿在冷凍的石棺裡沒有任何主動性可言,十分危險。而且解凍時的手術明顯證明泰拉世界的冷凍解凍技術也並不完善。

  • 源石病惡化

可能性比較高,博士如果是因為敵方攻擊被迫逃走,失去巴別塔先進技術的情況下無法抑制自身源石病擴散,冷凍自己不為一種方式。

“你的戰術是現代的,構思卻相當古老。你究竟是什麼人?”

醒來之後的博士,在阿米婭的幫助下,逐漸回憶起作戰指揮能力。此時的博士已經是我們無誤了。

據考,明日方舟中傢俱飾牌代表的寓言和童話上面的日期,和現實世界正好相差500年,那麼泰拉世界是不是一個平行宇宙或異世界呢?

“開始喚醒”、“正在提交反饋至神經”、“正在嘗試與Rhodes Island™取得神經連接”、“記憶已經模糊”,這些用語,有沒有在暗示什麼呢?我們真的是博士嗎?還是異世界連接到博士的一個意識?長時間沒有操作,博士也會趴在辦公桌睡著。還有塞爹的對話:“你的戰術是現代的,構思卻相當古老。你究竟是什麼人?”顯然,這種博古通今的指揮戰略,在泰拉世界是不常見的。那是不是來自異世界的,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我們呢?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博士表現出的不與泰拉世界相符的戰術戰略

阿米婭的信物中說:“總有一天你會理解我的選擇……原諒我。“阿米婭是做了什麼對不起博士的事呢?我猜測可能是使博士起死回生,或者是進行了一些改造,甚至是面對日益嗜血的博士”實施“失蹤。假如我們就是現在的博士,我們的意識即是博士的話,是那次解凍手術植入的嗎?如果是,博士的肉體發生一些變化,甚至直接是臺接收意識的機器人,穿全封閉的兜帽倒是也說得過去。不過,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很高。因為之前我們對博士失憶前從無上導師到戰爭狂人的性格轉變已經做過很長的分析,機器人或者AI是不能做到的。但這不妨礙是一個思維發散的方向。

不過,博士是人類的可能性更高,甚至目前諸多玩家都已經認可這個結論。廣為流傳的兩個線索分別是安阿能對博士“義人”的稱呼、華法琳對博士血液的痴迷。進而也支持了一些推論,比如博士的全副武裝下可能是被源石病感染的千瘡百孔的軀體,亦或是純人類的博士和半人幹員們不能直接接觸。當然這些都是延伸的推論,關於博士本人的猜測,鷹角像是給了一張白紙,從失憶開始由你扮演。

而這樣的“你”,只有一個嗎?並不一定。

“現在,輪到你帶回希望。”

玩家發現在官網後輸入/dearrecorder,則會跳轉到一個頁面,很短的一段語音,翻譯過來是:現在,輪到你帶回希望。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呢,如果博士是我們思想的載體,那麼失憶前的博士是誰的思想,是不是異世界連接到我們這裡的前一個你呢?

《明日方舟》劇情向深度解析,博士究竟是誰?真實面紗何時揭開?

很有趣的彩蛋,可以試試看

其實很多問題,在目前的我們這裡並不真的會有答案。架空世界內的邏輯,也並不一定要完全按我們的常規思考方式去看待。很多玩家戲稱“泰拉世界科技樹點歪了”,有無人機,有電話,甚至有移動城市,卻沒見過飛機、坦克這種我們意識裡的戰爭常規武器。其實也不奇怪,架空世界沒有必要去深究這種細節。就像我們讀小說,以中世紀歐洲為參考的《權力的遊戲》也與我們真正的歷史世界有許許多多的不符合的地方,這是文學性,是沒不能去深究的。從大體來看,泰拉世界和我們現實世界的科技水平差不多是相當的。我們聊一些劇情、設定上的話題,也是要基於泰拉世界的現狀來談的。在這個也許無法得到答案的世界中去暢談,也像小時候看《火影忍者》時並不知道大蛇丸不是最終boss,卻仍然聊的津津有味一樣。

週年慶的直播中,海貓提到設定集,也許我們的探索會在設定集出版的那一刻找到答案,但永遠不會停止。我們每個人不一定是“舟學家”,但一定是深愛著這個世界的刀客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