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相國人誇佐沛公,收圖運餉守關中。不知用蜀為根本,此是興王第一功。

縱觀我國的古代封建史,在每個朝代建立的初始階,往往都會出現對功臣宿將的大清洗行動,典型的有漢朝的誅滅異姓諸侯王,宋朝的杯酒釋兵權,朱元璋殺徐達藍玉等等事件。導致這些事件出現的根本原因是開國帝王擔心自己去世後,無人能鎮壓住掌握兵權的軍中元老,危及子孫後代的基業,因此才會不顧舊情痛下殺手。

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高祖死後,歷史進入了呂后的篇章

漢高祖劉邦就是清洗功臣的典型帝王,他清楚地知道鞏固劉氏江山才是第一要務,不過這位平民出身的皇帝身上江湖氣息濃重,行事既能考慮大局,又常常被兄弟義氣所累,對功臣集團往往難以痛下殺手。在這種情況下,呂后施展了極其殘暴的手段,成為了高祖誅滅異己的重要推手。

長安空虛兵仙意圖謀反

韓信被稱為兵仙,為漢軍戰勝西楚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他在齊地割據為王的做法引起了高祖的強烈不滿,不過當時他缺乏限制兵仙的手段,只能極其不情願地接受這個事實,這也為後來兵仙受誅埋下了禍根。

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兵仙影視形象

西楚滅亡後,兵仙立刻被高祖奪走了兵權,自己也被趕出了辛苦建設的齊地:

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

不久後,由於小人進言,兵仙被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

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

接連的變故讓兵仙十分憤怒,自己雖然早在蜀地就被拜將,位列軍中一品,但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過高祖的真正信任。

在彭城之戰時,自己被扔在關中防守毫無危害的章邯,在攻打趙王歇時(攻打北方四國的起始階段),張耳被派去監督自己。

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長安城

從表面上看,兵仙身居高位風光無限,然而事實上,他能指揮的部隊不是數量稀少,就是臨時拼湊,和漢軍本部的精銳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他才不得不多次以少打多、背水一戰,經歷過的兇險不言而喻。

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兵仙,儼然成為了收拾殘局的救命稻草每逢漢軍強盛、立功機會多時,自己就被扔到外圍,而到了漢軍兵敗如山倒時,自己又得挽救敗局。

因此當高祖將兵馬帶去趙地後,兵仙義無反顧地在空虛的長安城內釋放了自己的怒火。

呂后聞訊後急招蕭相商討對策

長安城畢竟不是兵仙的地盤,漢家的耳目眾多,他作亂的消息很快傳入呂后耳中,這讓她十分焦急。

此時,呂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呂后,太子劉盈(劉邦已經花甲,劉盈即位的日子近在眼前)都在城中,更何況這對母子榮辱繫於一身,一損俱損,如果二人有失,那麼劉氏和呂氏的基業即將毀於一旦:

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

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高祖和蕭何除了君臣更是朋友

除了兵馬外,長安城內的主要將領也悉數隨高祖親征,周勃、灌嬰、夏侯嬰眼下根本指望不上。有能力的謀士中,子房已然尋仙問道不理世事,婁敬、陳平也已在軍中。

剩下的核心人物,只有留守長安、不問軍事的蕭相國了。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蕭相政治內務、休養生息、徵調兵源、調配物資是一把好手,但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兵仙團伙,他無法成為正面禦敵的屏障。

不過呂后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她有兩點理由必須選擇蕭何。

第1, 蕭相的綜合能力應該是城內留守人員最高的。

第2, 蕭相目前展示出了對劉氏極高的忠誠。

在呂后的徵召下,蕭相感受到了事態的嚴重,雖然他不知道等著他的是什麼情況,但是他立刻整頓衣冠,急速入宮。

蕭相的態度成為左右局勢的決定性因素

呂后見到蕭相,立刻和他開始了一段密談,像這種密室談話,外人是難以知曉的,所以在《史記》關於此處的記載極短,而且很大程度是根據之後事態的發展反推的:

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

通過這簡單的幾句話,我們大概能得出三點信息:

第1, 呂后的計劃算不上成熟,所以只能先把兵仙(主謀)騙來再做打算。

第2, 如果這件事蕭相不參與,呂后是無法獨自完成的,畢竟自己已經成為了兵仙盯上的獵物。

第3, 蕭相最終選擇了不為兵仙站臺。

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蕭何月下追韓信

其中第三點是當下破局的關鍵,要知道蕭相當年是兵仙的保人,正是他的堅持,才使得兵仙在漢軍有了一席之地。無論是拜將前還是拜將後,兩人的關係和感情糾纏較深,難以分割。

如果蕭相站在了兵仙一方,那麼在出謀劃策時,面見兵仙時,用言語欺騙兵仙時,趕往未央宮時,他有足夠的機會選擇向兵仙說出實話,助他一臂之力,二人合力佔據長安,則接下來巴蜀、關中唾手可得,位極人臣的蕭相也可以向上突破了:

上已橈功臣,多封蕭何,至位次未有以復難之,然心欲何第一。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在這次長安陰謀中,蕭相國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最終全力支持漢家,協助呂后挫敗了兵仙的陰謀,保全了漢家江山。毫不誇張地說,蕭相的態度,成為了左右局勢的決定性因素。

在呂后的施壓下,蕭何主動放棄了當年力薦之人

漢初三傑宣告謝幕

從蕭相協助呂后誅殺兵仙一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呂后的可怕之處。這個富農的女兒,一路摸爬滾打,在協助高祖打江山時,自己也在默默修煉著帝王之術。

殺兵仙時,她心思縝密的先拖蕭何入局,逼著後者做出站隊,如果蕭相做出不妥當的舉動,呂后的腦海裡恐怕要開始思考誅殺蕭相的辦法了。因此說蕭相在呂后的施壓下妥協,倒不如說說他主動投誠選邊站到了呂后的一方。

後宮干政雖然在古代屢見不鮮,但是仔細追查起來,絕大多數的情況發生在帝王逝世後的權力重新分配的混亂時期。像呂后這樣在高祖活蹦亂跳時,就默默地將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和足量的籌碼擴散到到了打天下的功臣宿將中,這在歷朝歷代的後宮干政中,都是獨一份的。

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蕭相似乎察覺到了某些東西,在接下來的人生中選擇不問朝政,尋求自保。在漢初三傑為首的老一代退去、周勃、陳平等中生代勢力尚未完全崛起時,屬於呂后的十五年輝煌即將誕生。


參考文獻:

【1】《蕭何》 宋 徐鈞

【2】《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3】《史記·三十世家·蕭相國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