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論 | 多些“吹毛求疵”的較真

近日,南通召開的一次安全生產推進會提出,“要以近乎‘吹毛求疵’的嚴格標準、‘小題大做’的嚴謹作風、‘不近人情’的嚴肅態度,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這一觀點對我們抓好當前工作予以深刻啟示。 “吹毛求疵”,指挑剔細小的毛病,聽起來有“故意找茬”或者“鑽牛角尖”的意味。可對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來說,提倡“吹毛求疵”有其必要性。胡適先生筆下曾刻畫過一位“差不多先生”,“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何必較真呢?”現實中,一些幹部也奉行“差不多先生”“好好先生”的作風,有的辦事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在原則問題上“寬、松、軟”。小疏忽,往往釀成大錯誤;100個99%相乘,結果只有36.6%。許許多多的“差不多”累計起來就會“差很多”甚至“差太多”。這都從側面提醒人們“吹毛求疵”的必要性——不放過一個細小的問題,敢於擔當責任,敢於直面問題,敢於求真、認真、較真,才能防患未然、不出差錯。 當前,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抓好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兩線作戰”的形勢嚴峻、任務艱鉅、時間緊迫,提倡“吹毛求疵”的較真就更有現實針對性。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尤其是目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各種因素疊加,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工作,更需要“吹毛求疵”的較真,也就是要有一種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細緻的作風。 就拿疫情防控來說,1%是風險,看不見的風險也是風險,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省委反覆強調抗擊疫情要確保“可知可控、精準防控”。防控如何做到精準,就是要“吹毛求疵”,就是要“較真較細”。唯有不放過一絲風險,把小事當成大事來抓,各單位各部門既各司其職、協同合作,又杜絕一切“人情往來”,形成嚴絲合縫的“閉環”,才能盡最大可能堵住漏洞,杜絕風險發生的可能。 抓經濟社會發展也需如此。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全省上下要有“倒計時”的緊迫感,咬定全年目標不動搖,開足馬力、加速推進。同時也應保持高度警惕,時間越緊,越是要頭腦清醒、分清主次,越是要守牢底線、注重質量,千萬不能降低要求,馬馬虎虎“趕進度”。嚴標準、嚴作風、嚴態度,才是我們提倡“吹毛求疵”的意義所在。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抓工作“吹毛求疵”“小題大做”“不近人情”,就是要拿出動真碰硬的勁頭,標準再高一點,作風再實一點,態度再硬一點,在嚴和實、細和深上下功夫,不折不扣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儘快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奮力奪取“兩線作戰”的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