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關於《老子》中的“德”

一、“德”字的本義

古文字約意豐,往往會使後人有不同的見解。要更加準確地理解上古文中關鍵字的涵義,最好上溯到它的原始意思。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關於《老子》中的“德”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關於《老子》中的“德”

查“百度百科”,我們得知古代的“德”字,同“徳”字。甲骨文“德”字是一隻眼睛在看木樁的影子運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側兩劃表示行走的意思,右側上部一豎疊加一點,表示星(還表示太陽照在木樁上),右側中部是一隻眼睛在看,右側下部是心。整個德字的含義,就是站在天文觀象臺中心點用眼睛觀看七曜的運行。因此,“德”字的最早本意是七曜的自然運行軌跡。後來“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

這個解釋,我認為與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以下稱《史》)《中國哲學簡史》(以下稱《簡史》)中對《老子》所謂“德”字的理解完全相符。

二.馮氏對《老子》中“道”“德”關係的理解

《老子》中的核心概念“道”與“德”,有著密切的聯繫。馮友蘭認為,“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之總原理,而“德”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史》P105)。由於馮氏指出了“道”即是“無名”,也就是“無”,是對於超乎形象的世界(“無名”)所強加的代號,所以,“德”也是對“無名”“無”的一種強加代號,只不過這種代號指向的是“一物”,也即具體的事物,而不是像“道”那樣指向所有的事物,即不是指向“萬物”。

進而,“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之總原理,而“德”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這句話等同於講“道生萬物”,“德生一物”。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馮氏論述為,道生萬物,在這個“生”的過程中,每個個別事物都從普遍的“道”獲得了一些東西,這就是“德”(《簡史》P98)。他又援引《管子》中“德者,得也,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故言之者無別也”這句話,同樣得出了“德”乃“道”之寓於物者,“德”即物之所得於“道”,而以成其物者(《史》P105)的結論。我在網上查到,王弼也有同樣的解釋:“道者,物這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

這些論述,至少表明了得出此結論的論據不是孤證。

三、《老子》中的“德”與後世的“道德”無關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關於《老子》中的“德”

既然“德”既與“道”都是對“無名”的代稱,它只涉及某一物的產生,那麼它又哪來的倫理涵義呢?所以馮氏認為,“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這個論斷,使《老子》中的“德”擺脫了後世附加於上的道德意義。

四、“德”與自然之性

那麼怎麼理解《老子》中的“德”呢?

我們再重溫“德”字的本義,遵循本性、本心,順乎自然,便是德,那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對於某個特定事物而言,它自然地是什麼,就是它的“德”。

焦竑所輯的《老子翼》中援引呂吉甫的話“已有形矣,則裸者不得不裸;鱗介羽毛者,不得不鱗介羽毛;以至於幼壯老死,不得不幼壯老死,皆其勢之必然也”,這就是說,事物在“生”的過程中,都從普遍的“道”獲得了一些東西,由“德”而具象化為“形”後,它就“不得不”遵守著自己的“德”。由此所見,“德”是那麼地自然而生,無須做作。

我個人認為,這中間還應當補充上一個“性”字,這樣更符合我們現代人的語言習慣。即:事物生出而具形後,就有了它的“性”(本原的性質),這個“性”是繼承於相應的“德”的。遵循本性,就是“順德”。

五、正確看待《老子》所講的“德”

對於人類以外的事物,一個“德”字揭示了我們看待它們的正確態度。虎狼之“德”所表現出的“性”,在於掠食;狐狸之“德”所表現出的“性”,在於狡詐;蚊蠅之“德”所表現出的“性”,在於叮咬。它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性”,正是因為它們順應了它們產生之前所依據的“德”。人類因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因看到、聽到、想到它們天然之“性”而擴大自己的倫理感情,從而對它們的“性”生髮厭惡,這裡面並不關它們源生的“德”的事情。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關於《老子》中的“德”

對於人類社會,對於人生,要更加複雜一些。《老子》一書因“性”系天然“德”生,就認為人類社會和人生也應當順應作為人的“德”而行,不做人為的努力,只是自然、自發地做自己能做的事,儘可能過“樸”的生活,把自己的作為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範圍以內。從此出發,太多的慾望、太多的知識都是不應當的。

也可能《老子》的原意要積極一些,“無為”指的不是完全不去作為,只是要為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地任意作為。這樣理解還好一些,但是仍然不恰當。

我們人類不同於其他事物,也不同於其他生物,積極作為才是生我們的“德”。這方面已經超出了本文範圍,不再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