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自己從何而來,才明瞭自己將向何方

《五萬年中國簡史》由讀客文化策劃、文匯出版社出版,從第一批智人踏上中華大地開始講起,直到20世紀的晚清。

弄清自己從何而來,才明瞭自己將向何方

全書時常跨越五萬年。本書的作者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來自各大高校的9位歷史學家,他們將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讓我們看清楚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也給人啟迪,讓人思考歷史為何會如此行進。

這本書是以小專題的形式展開的,與一般相對枯燥的簡史不同,書中文字的目的不是敘事,而是解決問題。在弄清楚歷史是什麼的基礎上,注重強調歷史為何如此,這一點從各章節題目的設置上就能看得出來,如《你的身體裡流著誰的血》《秦朝為什麼在最強大的時候崩潰》《為什麼說唐朝是“平庸的盛世” 》……所以,閱讀本書不拘泥於順序,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部分跳躍閱讀。

雖然整本書是按照時間順序編寫的,但是各位作者之間互不干擾,各有特色,以豐富的史料和嚴謹的邏輯進行寫作,文字輕鬆,讀來流暢而不枯燥,觀點清晰,提出一些之前從未見過的想法,這都是各位史學家研究的成果。

弄清自己從何而來,才明瞭自己將向何方

有讀者說,喜歡姚大力老師寫的蒙元史,把整個元朝講透了,元朝對中國的疆域有重要的影響。還有人說,賡哲老師寫得唐朝也非常精彩,比如及安史之亂對於中國後來歷史的影響——尚武精神的衰退,分析得透徹。

歷史是嚴肅的,但是並非是遠離群眾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經歷創造著歷史,也解讀著歷史。這本書沒有故弄高深,沒有賣弄所學,而是真誠、通俗地講歷史變得平易近人。像一位老者,講述自己從前的故事,又像一位好友,訴說著所見所聞。你只需要靜靜聆聽,就會收穫滿滿。

雖然寫作者都是專門研究相關歷史的,但是歷史究竟是什麼樣子,有些細節未必有定論。每個人都可以對歷史上某一階段的故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保持獨立的思考也是必要的。

弄清自己從何而來,才明瞭自己將向何方

讀史可以明智,吳曉波說,從歷史的敘述中我們更可以看清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沿革和當今中國的現狀。

我們的祖先大約7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現代智人的後裔,他們一邊行走,一邊用自己的智慧適應著自然,不斷進化,不斷繁衍,使自己越來越強大;我們的龍鳳來自魚和鳥;殷商人喜歡做交易,所以現在的生意人稱為商人……往前追溯,其實一切都有緣由。

我們從哪裡而來,我們會什麼會成為今天的樣子,我們將來要做什麼。大到整個社會,小到自我成長,不忘來時的路,才能堅守方向,走得更遠。讀歷史,就是讀過去,也是讀未來。

我們身上生來自帶的一些氣質,來自種花家族的數千甚至數萬年的過去,我們也將帶著這些品質不斷前行,堅定地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