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这首冷门的唐诗,虽然没什么名气,却总有一句会打动你的心

现如今盛行的现代诗歌虽然文采翩翩,但是基本上都是为了博人眼球或者是炫技(如果有足够的技巧),如果与唐诗宋词相比,真可谓是天壤之别!所以小编作为一位90后奶爸,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一些优秀的中华诗词介绍给大家,与此同时,也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能够让小赫赫同学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打开网页被第一条新闻震惊了,明星的恋情再次成为热搜第一,不禁想问,这个社会中怎么了?


柳宗元这首冷门的唐诗,虽然没什么名气,却总有一句会打动你的心


难道静下心来读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诗词,让自己体会着相隔千年的传承不是更好吗?

在之前的诗词中,小赫赫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很多经典的、冷门的、温婉的、豪迈的、凄凉的、悲壮的等等风格类型,今天咱们换一下心情,让我们品读一篇来自柳宗元少有的悲愤之诗。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柳宗元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他的一生本可以更加辉煌的,因为出身名门望族的他,在19岁的年纪就扬名天下,21岁时与好友刘禹锡一起参加科举并一举中第。但是由于永贞革新的影响,柳宗元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最终被贬为柳州刺史,虽然说是刺史,但是柳州在当时地处偏僻,荒无人烟,一位志向远大、抱负满满的人来说相当于将他的一切希望都给打碎了,最后也在柳州郁郁而终,此时的他仅仅才47岁而已。

因此,柳宗元的大多数作品风格基本上是抒发着自己的可居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尤其是在被贬至永州与柳州期间。

柳宗元这首冷门的唐诗,虽然没什么名气,却总有一句会打动你的心


但是自己的人生再坎坷,他也总是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只有一件事情让柳宗元无法面对——亲人的相继离世。

父亲与母亲的相继离世给年少的柳宗元沉重的打击,在柳州赴任的路上,陪伴他的堂弟的去世更是让他悲痛欲绝,而此时的柳宗元也只不过才23岁。而时隔半年后,另一位堂弟柳宗一也因故离开了柳宗元回到了江陵,此时柳宗元身边已经是没有一位亲人了。被贬偏远之地加上亲人的相继离去让他心中的悲伤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别舍弟宗一》,一为自己的弟弟送别,二为抒发自己内心政治上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首联

我因为这多年的飘零他乡,心灵已经倍感疲惫,现在只不过有个“零落残魂”在支撑着我,而如今,面对着即将告别的弟弟,那一点点的零落怕是再也留不住了。我俩离别的泪水只有这越江能够看到。

开篇点题,将离别之情顿时推向高潮。


柳宗元这首冷门的唐诗,虽然没什么名气,却总有一句会打动你的心


颔联

回望我的一生,坎坷不断,在被贬的路上就已经有12年了,而现如今羁旅的柳州离京城更有五六千里远,再回去似乎无望了。

颔联中几个令人心碎的词:“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将此时柳宗元内心的绝望与悲痛,通过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了描写。在这些词语里,我们能够体会到柳宗元此时在送别弟弟的时候,满怀的那种不舍,而更多的是抑郁不平与怨愤凄厉之情。确实,在柳州的时候,好几次意外(火灾)都差点葬送掉柳宗元,但是都平安躲过。此处的“万死”其实就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满怀抱负但是得不到利用的愤慨!

柳宗元这首冷门的唐诗,虽然没什么名气,却总有一句会打动你的心


颈联

颈联再次用比兴的手法渲染着自己此刻的境遇之难、之悲。我此刻所处的地方环境之恶劣有如柳州地区山林那般瘴气弥漫,而你要去的地方却是洞庭水那么美丽与开阔。

诗人此刻也许已经体会到了无法挽留舍弟的现实,他也想将弟弟留在身边,但是所处之地环境太过恶劣,又不忍心让他长久于此,他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前程的。两句话透露出的那种无奈与不舍再次感动着我们!

尾联

尾联的本意:我现在都无法保全我自己,你最好还是走吧,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奔前程去吧,咱们两个今后只能将彼此的相思之情寄托于梦境了。

柳宗元在尾联中少了无奈,多了叮嘱,一定要在那棵郢树下相见。整句可见柳宗元对宗一的不舍与期盼,虽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此句的描写过于迷离,但是在诗文中,这样的描写似乎才更有“人味儿”。

柳宗元这首冷门的唐诗,虽然没什么名气,却总有一句会打动你的心


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纵观全诗,苍茫劲健,感情浓烈,字字句句都在表达着柳宗元在与舍弟分别之时的不舍与无奈,更表达了自己身处他乡无法与亲人相聚的悲痛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