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瞭解和改變的平衡之道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瞭解和改變的平衡之道

www.pexels.com

當知道有意思讀書會第三期讀的書是《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時,我去豆瓣看了下評分,9.3。當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這回賺大發了!

這本書很早就聽說過,但是始終沒有去看。兩個月前我在看闡述阿德勒心理學思想的《被討厭的勇氣》時,作者說“史蒂芬·柯維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許多內容也與阿德勒的思想非常接近。”當時對這本書印象挺深的,這次可以讀它,我非常開心。

阿德勒心理學是個體心理學,他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對於幼時經歷對人的影響,阿德勒就抱持一種“個人選擇的目的論”。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這個觀點和《高效能》中作者主張人應該積極主動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把行為形成習慣,用習慣去影響人生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時候我才理解那本書中的那句話。

《高效能》主要講述了七種習慣,貫穿個人自身和人際關係維護的方方面面, 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三個習慣是個人從依賴走向獨立所需要磨練的習慣,屬於個人領域的成功;4雙贏思維,5知彼解己,6統合綜效三個習慣是個人從獨立走向互賴所需要學習的習慣,屬於公眾領域的成功;7不斷更新涵蓋了其他六個習慣,談的是自我更新,是在人生四個層面上實現平衡而有規律的更新。

這本書讓我特別有觸動的地方有三個:

第一,作者在第一章中把思維方式比喻成地圖。他說,“思維方式是指我們“看”世界的方法,這種“看”和視覺無關,主要指我們的感知、理解與詮釋。”

人生的地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據實際情況繪製的,一種是依據思維方式繪製的,而依據思維方式繪製的地圖會出現一個情況,就是這種主觀的“看”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如果是這樣的話,再怎麼努力照著地圖走,都走不到想去的目的地。

這個說法對我的衝擊特別大,類似於網上經常說的,你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我想努力去達到目的,悶頭苦行,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我手裡的地圖,腦子裡的思維方式,是不是正確的。這些其實比行動更重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作者用鵝生金蛋的故事講述了效能平衡的道理,說產出和產能的平衡才是長久之道。人的一生,不管物質資產、金融資本、人力資本都應該遵循這種平衡的效能機制。

為什麼這個觀點對我的觸動特別大呢?因為我一直是一個“自我欺騙”的人。比如努力學習成績又不好,我會覺得自己努力了就行,沒有認真思考過哪裡出了問題,一直在逃避;比如總覺得工作好煩,會想著以後早晚要辭職,卻沒有好好思考怎麼在這一份工作裡磨練自己;又比如,和家人交流的時候還是用一如既往的方式溝通,看問題非此即彼總把自己搞到情緒的正反兩極特別痛苦。

我在群裡嚮慕言老師提問的時候,說了一句“我有點兒偏激這個表述”,她問我,“這個評價到底是別人給你的,還是自己也這麼認為?”老師這個反問讓我一下子怔住了,真的,我當時就在想,是啊,偏激這個詞是老公說我的,那麼,我怎麼看自己呢?

過去我真的不覺得在自我評價方面有什麼問題,總認為謙虛是根本,別人的評價我應該重視,但是我在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中,去看清自己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學著去準確的評價自己呢?

我腦子裡那個非此即彼的觀念,它的聲音來自於哪裡?我和慕言老師分享故事的時候也說了,那天我突然意識到,那個聲音是小時候我爸對我說的話。他不懂所謂的平衡之道,而我這麼多年來也沒有學到平衡之道,這種一味的遺傳父母的思維方式,不也是一種產出與產能的不平衡嗎?

第三,在讀最後一章的時候,再一次看到作者說,“如果能明智地利用刺激與回應之間的距離和人類的四種獨特天賦,我們就能獲得由內而外的力量。”

這個刺激和回應之間的距離,就是我這兩年在生活中受益頗深的一段路程。如前所說,老公之所以判斷我偏激,是因為我面對問題時候的態度是非此即彼,每次有矛盾的時候,我的答案只有兩種,要麼可以,要麼不可以,總是從一個極端偏向另一個極端,這讓他很頭疼。

好多年我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記得他總是在我很激動的時候說,你先別急、冷靜一下,我們來理性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不要一棍子下去把一切都打碎。

我從剛開始腦子一熱血湧上來的瞬間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說話開始,到哭著去說我心裡的想法,再到一二三四把問題列出來給他看。在某一天,又一次溝通中他沉默了幾秒鐘後和我說,“完了,我發現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你現在已經不和我冷戰了,可是我也快說不過你了……”

當我能學著冷靜地面對刺激和回應之間的距離,調動起自己的理智,就發現很多原來覺得難以面對的境況沒有那麼恐怖,我也並非無計可施。

兩年前剛開始養成讀書習慣的時候,我希望自己能從書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兩年後的今天再回頭看,我發現自己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在書本和自我之間找到鏈接。

看到書中一些話會想起來身邊發生的很多事兒,再用書裡的道理去思考,反過來和自己說,下次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做。

最近在我身上就發生了兩件事,回想的時候覺得書本對我的幫助特別大。

第一件事是有天晚上和老公聊天,說到最後我很生氣,覺得你為什麼總在問我的意見,但是我說出來後你又不聽。他一如既往的像沒事兒人一樣出門溜達,我在家氣得渾身不舒服,拿起手機寫下自己的想法,列出來一二三四條以後可以改正的問題。

寫完以後仔細看了好幾遍,覺得自己反思的沒有錯。為了以後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我應該在回應之前確認一下他真實的意圖是什麼,是純粹的傾訴還是確實需要意見;還應該多理解他的出發點和困難,不要總是期待他改變,雖然這種期待是我壓根沒有意識到的(我總是說,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這樣的話,這個表述就代表了我希望他做到我心裡期待的那樣)。

第二天早上再想起來這件事的時候,心裡的氣完全都沒有了,只覺得自己真的運用了積極主動的方法去反思,又希望以後達成合作共贏的目的,真正做到知彼解己。上次課讀的《共情的力量》和這本書有一脈相承的效果,我真的能做到共情自己和他人,也就能學會高效能的生活。

第二件事是我和同學之間的對話,她和我說,我的文章太私人化了,內涵不夠深刻,還說總寫我和老公之間的事兒讓她沒有共鳴。

剛看到這些話的時候我感覺有點兒被冒犯了,因為她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的我和我的文章,不知道兩年來我的風格已經改變了很多。繼而就有一種自我懷疑出現,因此才嚮慕言老師提起幫助。

在老師回覆我之前,我和她又聊了很久,因為抱著她絕對是為我好的目的,所以完全沒有產生牴觸情緒。我告訴她每個人關注的焦點(也可以說是使命宣言)是不一樣的,比如我覺得自我探索很重要,也很重視夫妻交流,所以才會寫很多自我剖析的文章,也願意在親密關係中做出妥協。如果你更關注個人成長和獨立,自然會覺得我這樣比較狹隘、會很委屈。

因為和她認識二十多年了,彼此的默契慢慢發揮作用,我們很愉快的結束了當天的話題。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昨天很晚的時候她發微信和我說,自己看到了一段話,覺得當時給我說的方法確實指偏門了,每個人應該在自己舒服和安全的範圍內慢慢去改變,那種要求自己必須怎麼做的雞血,看起來好像很美好,其實是在和自己較勁。

她說,“我決定放過自己,也放過身邊人。”深夜裡看到這些話,我心裡特別暖。

在那天的日記裡,我寫:在交流中我感覺有些不舒服的時候,自己沒有把防備豎起來,而是冷靜地思考一下她的出發點是什麼,又多問了幾個問題去了解她,慢慢的說出我的態度,這就是我學著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溝通的結果。

而她給我的反饋,也充分證明了我開放自我去迎接她的觀點以後,也讓她進一步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這次交流,就是一次特別成功的溫情互動,我們不經意間步入了雙贏的局面,也進一步做到知彼解己,說得更大一些,可能我無意間促進了朋友的自我更新。

我沒法說出來這本書給我所有的收穫,很多內容也需要後續反覆去看和實踐。《高效能》確實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解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改變自己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瞭解和改變之間的微妙平衡,更需要花心思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