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結局:為什麼父母滿嘴是愛,對孩子卻是傷害?(轉)

最近跟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家庭聊天時,他告訴我,他的父母不關心他,在他傷心難過的時候都不在意他的情緒。

而這對父母簡直心都在滴血:十幾年來含辛茹苦地養你長大,不關心能長這麼大?於是,衝突的親子雙方各自都覺得委屈無比。

而我作為一個旁觀者,我似乎看到,孩子需求和父母的回應之間,有非常大的錯位。

在父母的認知裡,吃好穿好住好,是他們幼年時候未曾得到過的幸福生活。他們如此努力工作,才能夠提供給孩子這樣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孩子應該要惜福了。

然而,孩子自幼在很好的物質條件下長大,良好的物質條件在他們看來就像是空氣一樣自然存在的東西,於是孩子期待著豐富的情感滋養。

情感這個部分,卻是這一代做父母的最容易忽視的:中國變化太快了,很多做父母的從小在相對比較拮据的條件下長大,幾乎沒有接觸過這個名為情感的奢侈品,沒有得到過情感的滋養;於是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他們很多都只懂得要滿足孩子的物質上的需求——因為物質上匱乏的痛苦,是他們曾經親身體驗過並且深刻理解的一種痛苦,而情感匱乏的痛苦,或許他們並沒有深切地覺察到。

或許這裡面的問題,需要分開幾個步驟:

1.

首先,或許我們需要接受一個事實:青春期的孩子是獨立於父母的個體

青春期的孩子們終將要離開父母,去面對他們自己人生中的風雨,用他們自己的血肉之軀,用他們自己獨有的方式方法和態度——就像我們的父母如今無法替成年後的我們遮風避雨,我們也無法替我們的孩子承擔太多。

就像我前些年有感於月光族不懂得財務規劃而導致經濟透支,於是從女兒六歲開始給她一整年的零花錢自己決定如何使用,背後的理念根源於: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一些本領才能獨立生活,那麼越小開始練習,成本就越低。

事實證明,女兒六歲開始完全獨立地使用她的零花錢,到現在十一歲,已經建立起良好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無論是和父母出行還是獨立夏令營等,根本就不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在錢方面做什麼安排。我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五年的幾千塊錢零花錢,而那些月光族和借貸族們,他們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不言而喻。

很多的生活經驗,不是父母從理論上可以教給孩子的,而是需要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去體會,去把握分寸,需要有反覆實踐的機會。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嘗試著讓孩子儘量獨立面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讓他們自己作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如果他們處在青春期,即將走向成年的這個階段,父母能夠給他們一個空間來練習那些進入成年人世界所需的種種本領,並給出一個抱持性的環境,讓那些練習時的失敗成為可以承受的損失,或許經過這個階段以後,他們就可以更加順利地面對成年人的生活。

就像《小歡喜》電視劇裡的方一凡一家,雖然父親方圓和母親童文潔起初都並不贊同兒子高考參加藝考,然而相對比較開明、民主的這個家庭,仍然尊重了兒子的選擇,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參加了藝考。所以整個電視劇裡,方一凡毫無疑問是幸福的。

2.

我們和孩子之間,本來就是漸行漸遠的模式,如果不放手,後果會很嚴重

從一開始的嬰兒期,到幼兒期,到兒童期,孩子越來越長大,自我功能越來越完備,越來越少的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照顧。從胎兒期的完全融為一體,到嬰兒早期的全方位幫助,到嬰兒晚期的部分幫助,到兒童期的逐漸放手;而一旦進入青春期,就已經是成年的前奏了,我們將要徹底面對孩子離開我們的事實,並無論如何都無法挽回。

當然,留著孩子在身邊不放手的父母也大有人在,上海海事大學的女研究生楊元元,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自己的母親,只好以自殺的方式來奪回自己人生的主宰權;清華學生吳謝宇,以殺害母親的方式來換取自己內心的自由。這樣的慘劇當然只是極端化的形式,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孩子為了奪回自己人生的權力,而和父母之間發生的鬥爭,背地裡的戰場或許非常隱匿,但只是方式方法的不同而異,其慘烈程度或許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或許是無數青少年的縮影;她的單親媽媽宋倩離婚後,把一切希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希望女兒按照自己認為的更好來生活,不許英子考南京大學天文系,差點把女兒逼得要自殺。在女兒撕心裂肺的喊出“我想要逃離你”,媽媽宋倩才開始反省自己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問題,開始改變自己對待女兒的態度。

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或許有更多這樣的家庭,還在這樣強逼孩子按照父母的方式來生活的過程中。

或許,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權利的尊重,以及我們作為父母,放他們自由的誠意。當孩子堅持要用自己的方式來生活的時候,儘量尊重他們。

3.

承認我們的不足

我們以及我們之前的很多代中國人的成長的環境是很匱乏的,所以我們必然無法跟這一代的孩子們相提並論。就算是搞藝術出身的專業人士,就算是以文字謀生的作者,都非常有可能在我們的孩子面前敗下陣來:

無論是知識面的寬廣程度,或者是內心對於自身感受的堅持程度,甚至是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我們都完全有可能以自己三四十歲的成年人身份,輸給那個十多歲的孩子。我們比他們強的地方,或許僅僅是多年的閱歷帶來的社會經驗;更多的,或許只是我們身為成年人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十多年前社會輿論說:80、90後是蜜罐子泡出來的孩子,是廢掉的一代;現在他們已經成為社會力量的新生代,他們真的廢掉了嗎?當然並沒有。我們看到的是,80、90後已經創造出來遠比過去的60、70後更好的世界。

再比如,大人們通常會覺得孩子還小,家裡的重要事件會對他們有很大的打擊,所以傾向於隱瞞一些家庭重要事件。《小歡喜》裡的高中生季楊楊的媽媽劉靜在兒子高三的時候發現了乳腺癌,按照很多家長的做法,這樣的事情一定不能告訴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從而影響高考。然而,這家人決定告訴了兒子,兒子用剃光頭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支持,顯示了一個小男子漢的勇氣和擔當。而對於孩子接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的猜想,或許只來源於大人內心的軟弱和企圖逃避現實。

是的,這一代的孩子們,他們在更好的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他們從小得到了遠遠優於我們的照顧,他們必然是要強過我們的。如果我們兢兢業業地工作賺錢,養大的孩子還不如我們,那麼我們的努力拼搏還有價值嗎?既然如此,承認自己不如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方面無法居高臨下地指點孩子的生活,應該不會太難吧?

4.

我們需要低下頭來,放低我們的視線與孩子相平

我們需要蹲下來,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或者,進一步示個弱,承認自己曾經不理解,不明白孩子的需求,需要他們的理解和接納,或許也會讓大人和孩子雙方都感覺到容易一些。

無論是兒童、青春期孩子們還是成年人,所有的“作”,都是為了讓重要的人看見自己,那麼,如果你覺得孩子在“作”,那就去看見他們。

當他們情緒低落的時候,去問一問他們為什麼難過?

當他們拒絕出門的時候,去了解他們為何不願意接觸外界,在害怕或是在厭惡什麼?

當他們嘗試著信任你們開口述說自己的內心的時候,請記住儘量閉上你們的嘴,尤其不要評價,不要過多地說你們的期待,當然更加不要責罵。青春期孩子對父母的期待不是這些,他們期待的是理解、接納和認同,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超乎尋常的敏感,稍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誤解,他們會覺得自己被看輕,被否定,或者被貼標籤。

他們的自尊心來自他們剛開始用自己的力量來面對這個世界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有多麼稚嫩,他們的內心就有多麼脆弱,必然是經不起多少次的失望和憤怒,或者傷心的。當然這個脆弱也是相對的,如果能夠有自己的父母支持自己,站在身後,那麼他們也可以變得強大,甚至於可以與整個世界抗爭。就像我曾經在我的文章裡提過的一個女孩子,因為學校發生的一些事情無法面對以至於休學,而在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之後,重新擁有了面對整個世界的勇氣。

季楊楊和父親的矛盾起源於父親長期的缺位,以及回到孩子身邊以後的居高臨下和指責;而父子之間的和解,開始於季楊楊摔門而出後發現忘拿東西,返回家裡時碰巧聽到的父母對話,父母對於沒有陪伴兒子十分後悔,以及想要做出補救。因為知道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後,季楊楊才在不斷的矛盾衝突和溝通中,和父母一起調整和適應。青春期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無不如此,都是在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逐漸調整適應。

當然,讓孩子收到這份關心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會不懂得該如何去給予這個理解和支持,很多孩子也因為各種原因根本不願意主動向父母求助,甚至不願意主動告訴父母自己需要什麼,那麼做父母的該怎麼辦呢?我曾經給過一個媽媽的建議是:去做些什麼,然後問孩子:我這樣做你的感受是什麼?你願意嗎?你需要我這樣做嗎?或者如果這不是你所需要的,你希望我做什麼?在什麼情況下給予你什麼樣的幫助?

路漫漫其修遠兮,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我們永遠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