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艾餈是很傳統的客家地區民間小食,江浙一帶也叫做青團,這種青青綠綠的糯米糰子,在各地都有著不同的叫法,客家地區基本上統一使用艾草,叫做艾餈或者艾粄。

每逢清明佳節,客家人都會艾餈,將採下來鮮嫩的艾葉,將其和糯米攪拌在一起,搓成米糕,在中間包入花生或者芝麻餡。揉成一個個綠綠的小團團放進鍋中蒸煮,帶淺綠色的小糰子變成了墨綠色後,就艾餈。

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艾餈不僅風味獨特,更有幸福團圓象徵的寓意,接下來是艾餈的詳細做法:

材料:生艾葉,糯米粉適量,花生碎,白砂糖,芝麻,荷葉(芭蕉葉)

第1步:將艾葉洗乾淨後,晾乾。

第2步:更艾葉倒入鍋中煮透,煮好後撈出,再洗一遍。

第3步:將艾葉剁成碎末,再放進榨汁機裡面榨成汁。

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第4步:艾葉汁裡面加入適量糯米粉,揉成麵糰。

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第5步:將花生碎,白糖,芝麻混合在一起。

第6步:取出適量的麵糰揉成圓形,壓扁,然後將混合好的餡料放進麵糰裡,包好後搓圓放進荷葉上。

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最後一步就是放在蒸鍋上蒸熟即可。

艾餈圓一點,代表團團圓圓,甜蜜的代表甜甜蜜蜜。艾餈飄香,遊子歸鄉。蒸好後的艾餈,軟糯香甜,柔韌有嚼勁,食而不膩。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艾餈,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艾餈的做法有很多,比如廣州那邊的做法:

餡料材料:食用油,白砂糖,3-4個雞蛋黃,肉鬆,5-6個鹹蛋黃

外皮材料:糯米粉200克,粘米粉200克,白砂糖35克,生艾葉適量,水

第一步:生艾葉過熱水,去苦味。撈出瀝乾水分。

第二步:艾葉榨汁備用。

第三步:糯米粉,粘米粉,白砂糖混合,倒入艾葉汁,攪拌揉搓成麵糰。

第四步:鹹鴨蛋雞蛋蒸熟,取出蛋黃壓成蛋黃泥,加兩勺白砂糖,加入肉鬆和少許油。

第五步:取出適量麵糰,揉成圓形,壓扁,放入餡料封口揉圓。

第六步:放在蒸布或油紙上蒸13-16分鐘即可。

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包上保鮮紙更利於保持水分

傳統客家家鄉美食,艾餈家常做法,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在春季的清明時節前後,戶外的田間小路,房前屋後都有可能長出野生的艾葉,艾葉氣味清香,顏色喜人,在品嚐艾餈的時候,泡上一壺大紅袍,配上一下小吃,那叫一個享受!

更多美食製作教程盡在美食鮮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