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老實說,感覺自己沒資格寫這篇影評,因為一直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信條》到底在講啥。

不過,就我這個智商,看不懂某些燒腦電影也是常有的事。比如,當年我看《盜夢空間》時,就是靠著三刷和個別大神們的影評分析,勉強給看懂了。

這次看完《信條》,我一樣故技重施,找了不下10篇影評看。還對著網傳的時間順序解析圖,想一點點理清故事脈絡。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可遺憾的是,大神們的影評也沒能讓我這個智障看懂。

不過,我這個人相當自洽,我認為:如果連解析圖都沒能讓我明白電影到底想講啥,那顯然就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導演的問題了。

電影拍到觀眾們都看不懂,那這電影還有拍的必要嗎?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雖然我已經在心裡,給這部電影貼上了三星爛片的標籤。但《信條》也並非全無可取之處,因為電影中對婚姻關係的理解,真是看到我後脊背發涼。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信條》從頭到尾,都沒交代其他男人的家庭背景。片子裡有夫妻關係的就一對——演女主的“大高個”和她的老公“大反派”。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咱先撇開電影本身不說,只講講這對夫妻身上發生了啥事。

“大高個”是個名畫鑑賞師,而她的老公“大反派”是個軍火商,手裡的錢有點不乾不淨。

為了讓自己的財富合法化,“大高個”和“大反派”聯手搞起了通過買賣名畫來洗錢的勾當。

可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膚白貌美還有著一雙大長腿的“大高個”,不想跟“大反派”過了,她想離婚。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但“大反派”就是不放她走,還拿兒子要挾她,讓她在“兒子”和“離婚”中選一個。“大高個”不願離開兒子,只能忍辱負重繼續過日子。

這個場景,我一直以為只會發生在亞洲家庭身上,因為亞洲女人專職相夫教子得多,兒子就是她們的畢生事業。

沒想到,跨個太平洋,在老美那邊也一樣。愛情至上全是鬼扯,長得又白又美,還不一樣得為了兒子忍辱負重。

更可怕的是,“大長腿”為了離開“大反派”,竟趁兩人一起出海同遊的工夫,把“大反派”推進海里想淹死他。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這跟《隱秘的角落》裡的張東昇不一模一樣嗎?不管是“一起爬山”還是“一起坐遊艇”,呈現出來的道理都一樣——愛情讓人面目全非。

“大反派”也沒理智到哪去,對方明明已經不愛他了,他還要逼著人家留在他身邊。說出來的話也直男癌到可怕。

他對“大高個”說:你花著我的錢,住著我的房子,還想走?呸!沒門!

瞅瞅這是不是很多男人的真實寫照,你花著我的錢,憑什麼不愛我?

即使我性情暴戾,人格極端,三觀不正,一身臭毛病,可你就得愛我。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在這裡穿插下故事的設定,“大反派”得了癌症,命不久矣。但他掌握了毀滅世界的鑰匙,想讓整個世界為他陪葬。所以“大反派”一直都是一副勝券在握,你逃不出我手掌心的樣子。

“大高個”為了不讓世界毀滅,佯裝妥協,和“大反派”和好如初,還給他按摩推背。

可按摩了沒一會,“大高個”就裝不下去了,一槍打死了“大反派”,還留下金句:我真的沒法忍受他以為自己已經贏了的樣子。

瞅瞅吵架慪氣的夫妻有多可怕,哪怕世界毀滅,也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贏了。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在諾蘭的電影裡,對夫妻關係的反思,《信條》並不是第一部。

早在《盜夢空間》裡,就有對夫妻關係的映射。

小李子扮演的男主和妻子一起造了個夢,在夢裡,他們有別墅有跑車,還一起白頭偕老到了70多歲。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可等夢醒來,男主的老婆卻抑鬱了,她更想回到夢裡的世界,所以選擇了自殺。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別沒事給老婆畫大餅,大餅畫了自己卻做不到,留下的可不光是空歡喜,還有對現實的失望。

在《星際穿越》裡,儘管沒了對夫妻關係的映射,卻多了對父女關係的反思。

故事講的是當宇航員的爹,去外太空尋找宜居星球,承諾女兒自己一定會回來。但因為宇宙時間錯亂等一系列原因,回來時他爹還是40多歲的帥小夥,他女兒卻成了躺在病床上的老嫗了。

但女兒堅信父親一定會回來,還因此找到了拯救人類的方法。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這個故事又講了個啥道理?當爹媽的,信守承諾很重要,父母不說謊是孩子擁有安全感的前提。

回顧諾蘭以往的作品,每一部都是在科幻外衣包裹下,講得卻是深入人心的普世價值。不光是諾蘭的作品,所謂的好電影都無一例外是這個套路。

《綠皮書》是為了反映種族歧視問題,《地久天長》是為了反映失獨現象,那《信條》反映了啥?

剝開科幻外衣,看了幾十篇燒腦影評,捋了半天故事邏輯,嗯?你發現它竟然反映的是一個物理概念。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得出這個結論前,我一直在問自己,好電影就一定得反映某種現象,傳達某種關切,透漏某種意義嗎?

有沒有這樣一部電影,什麼意義都沒傳達,可就是有口皆碑的好看。

還真有。

那些難登大雅之堂,卻在民間廣泛流傳,內容只有男女主角赤身互搏的電影,也傳達不了什麼意義,可就是奇了怪的好看。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從這個角度看,《信條》確實不失為一部好電影。畢竟你在其他電影中,從未看到過時間倒置。

而《信條》給觀眾呈現了一個獨有的世界,還提供了一個別具一格的時間概念。

李誕曾經開玩笑般說過他對喜劇的理解:喜劇就是讓人笑的,為什麼要去想那麼多意義?

但從我個人角度看,如果一部電影只給人視覺和感官上的刺激,

就像是缺了愛的性,刺激卻無味。

雖然諾蘭也有意加入了對夫妻關係的映射,卻沒能畫龍點睛,既沒有完整的邏輯關係,也沒有關聯故事核心。

就像在前文硬掰扯出意義的我,只覺得這個意義牽強又不接地氣。

《信條》的真相,和其中蘊含的夫妻相處之道

我懷疑諾蘭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多次在片子強調:不要試圖去判斷或者理解它,而是感受它。

所以,能不能理解《信條》講的故事可能並不重要,用心感受它就好。

《信條》這部電影,其實和很多好萊塢大片都是一個套路,場面宏大,特效逼真,看得就是個刺激。

只不過是觀眾對諾蘭的期望過高了,既想看到諾蘭構建起的奇幻世界,又想追尋某種意義。

這麼說來,應該是觀眾們貪得無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